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头两句叙事抒情,在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中表现了豪放洒脱的气概。
B. 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
C. 诗人说“落红”实际上是自吐心曲,诗人辞官归隐,是为了给年轻的更有才华的人提供更多的升迁机会。
D.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沉,决心继续关心国家大事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阅读《小石潭记》选段,完成小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加点字
A潭中鱼可百许头
B斗折蛇行
C不可久居
D乃记之而去
2.选出下列句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 全石以为底 B. 卷石底以出
C. 以其境过清 D. 不以物喜
3.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 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4.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小题。
安全的空中旅行
①现在,长途旅行乘坐飞机是最节省时间的方式,但总有些人会认为飞机不安全。即使不得不乘坐飞机出行,整个飞行过程也是惶恐不安的。为什么人们会觉得乘坐飞机不安全呢?他们在担心什么?
②很多人认为在陆地上行驶的交通工具,不管汽车还是火车,如果遇到机械故障,一般可以停下来检修,等待故障解除或救援,而飞机就不同了。其实这种担心有些杞人忧天,现代化的民航客机一般都有2—4台涡轮风扇发动机,即使在飞行中一台发动机停工,也可以使用另外的发动机,安全地降落在附近的机场。相反,如果你认为地面上的交通工具可以在行驶中随便停车检修,那真是大错特错了。近年来无论是在公路上还是在高铁上,都出现过因停车而造成的重大事故。
③颠簸在飞行中比较常见。遇到气流颠簸,飞机就变成了一个载着几百人的过山车,忽上忽下,乘客轻则心惊肉跳,重则人仰马翻……我们不得不承认,飞机颠簸起来可不像汽车在路面上颠簸那样。大型客机飞行在大气对流层的上部,对流层就是风雨雷电的所在之处。还好,现代客机一般都装备气象雷达,通过雷达回波图可以准确判断前方的雨云,再加上地面航空气象部门的预报,基本上可以避开恶劣天气。
④不过,阳光明媚时,你也别洋洋得意,高空中才真是“无风三尺浪”。即使在没有云的高空,飞机也经常遇到“晴空颠簸”。这是大气活动造成的,通常出现在6000米以上的高空,是与对流云团无关的乱流,气象雷达也监测不到。遇到这种颠簸也不可怕,飞行员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和处理预案,乘客只要乖乖地听从空乘人员的要求,在座椅上系好安全带,感受一下肾上腺素上升的刺激就好了。
⑤有些第一次坐飞机的乘客会问:为什么不给我降落伞?万一……我还可以跳伞!跳伞这事可不是一般人能完成的。从几千米高、-40℃左右的空中跳伞,呼吸着稀薄的空气、面对未知的着陆点,你还有勇气和自信吗?而且几百人从4—6个舱门跳出飞机,你以为你是空降兵吗?
⑥实际上,在绝大多数航空事故中,飞机仍然是可控的。在可控的情况下迫降,成功率非常高。与其盲目惊慌地跳出飞机,还不如把身家性命交给经验丰富的飞行员,让他从容地化险为夷。
⑦无数事例证明:———————— 。据统计,民航飞机造成多人伤亡的事故率约为三百万分之一。也就是说,要积累三百万个航班,意味着你每天坐一次飞机,也要8200年才有可能遇到一次飞行事故。
1.空中旅行是安全的,有三个原因,下面哪一项与原文不符。( )
A. 即使遇到故障,飞机也有备用发动机使它安全降落。
B. 遇到恶劣天气,飞机装有气象雷达,基本能够避开恶劣天气。
C. 在可控的情况下迫降,成功率非常高。
D. 晴天若遇到暗流,飞行员有足够的时间和处理预案。
2.给第⑦段横线处填上一句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坐汽车、坐火车没有坐飞机安全。
B. 飞机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
C. 坐飞机死的人最少。
D. 民用航空飞机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
3.上飞机时有乘客要求发放降落伞。如果你是空乘人员,你认为该不该向乘客发放?并请解释原因。
4.第④段画横线句中的“通常”能否去掉,为什么?
阅读沈从文《云南的歌会》选段
大伙儿唱得最热闹的叫“金满斗会”。有一次,由村子里人发起,到时候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六人围坐一桌,足足坐满了三十来张矮方桌,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十二月花》,和其他本地好听曲子。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仅是这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来会的妇女占多数,和逢年过节差不多,一身收拾得清洁索利,头上手中到处是银光闪闪,使人不敢认识。我以一个客人身份挨桌看去,很多人都像面善,可叫不出名字。随后才想起这里是村子口摆小摊卖酸泡梨的,那里有城门外挑水洗衣的,打铁箍桶的工匠,小杂货商店的管事,乡村土医生和阉鸡匠,更多的自然是赶马女孩子、不同年龄的农民和四处飘乡赶集卖针线花样的老太婆,原来熟人真不少!集会表面说是避疫免灾,主要作用还是传歌。由老一代把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全部传给下一辈。反复唱下去,到大家熟习为止。因此在场年老人格外兴奋活跃,经常每桌轮流走动。主要作用( )是在照规矩传歌,( )不问唱什么都不犯忌讳。就中最当行出色的是一个吹鼓手,年纪已过七十,牙齿早脱光,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地唱下去。除爱情故事,此外嘲烟鬼,骂财主,样样在行,真像是一个“歌库”(这种人在我们家乡则叫做歌师傅)。小时候常听老太婆口头语,“十年难逢金满斗”,意思是盛会难逢,参加后才知道原来如此。
1.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面善:
熟习:
2.填入文中括号内的关联词语,符合原文的一组是( )
A. 虽然 但是 B. 因为 所以
C. 既然 那么 D. 不是 而是
3.文中画横线句,“这个唱法”指代什么内容,请用原文回答。
4.文中画波浪线语句,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5.请用四字词语概括本段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善待自然,人类生活的家园会更美好;漠视自然,将会受到无情的报复。近日,我校开展“保护环境,爱我西安”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踊跃参加,并完成下面题目。
(活动一:活动宣传)
请你为此次活动续写一条宣传语。(要求:字数相同、结构相同、语义相和 )
保护自然环境,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环保行动)
请列举两条,你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做到环保的事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填空。
他离群索居,自我封闭,惟有音乐和大自然能给他一些安慰。他自己写道:“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爱田野……我爱一棵甚于爱一个人……”——在维也纳时,他每天从黎明到黑夜,在田野里,他独自散步,帽子也不戴,顶着太阳,或者冒着雨。
上面的文字出自罗曼·罗兰的《_________》,文中的“他”指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