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一场流泪的宴席 王晓静 ①那一年师范毕业后,我在...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一场流泪的宴席

王晓静

①那一年师范毕业后,我在一所学校担任班主任。班里有个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进班时的成绩是第一名,但总是低着头走路,看上去自卑落寞。每到中午放学时,同学们都争抢着涌向食堂,只有他静坐着看书,好像一点也不饿的样子。有次我故意把教案忘在讲台上,在外面踱了十几分钟后回到教室,偌大的教室里只有他一个人。他一见我进来慌得赶忙把手放进桌斗。我装作没看见的样子若无其事地说:“看我这记性,教案忘带了。”他正咀嚼着食物红着脸朝我笑笑,赶紧埋下了头。我快步走出教室,眼眶不由得酸了。我刚才看得清清楚楚,他左手一袋榨菜,右手一个馒头,十几岁正长身体的男孩,整天吃的就是这些啊!

②我找到学生入班时填的家庭情况表,他的表里,亲人一栏赫然写着爷爷奶奶的名字,家人工作栏里写着务农。“他的父母呢?难道他是个孤儿?”男孩苍白的面容一直在我脑海里旋转,我的心渐渐地变得柔软,又有些许疼痛。

③那时住在教师公寓里的我每天都自己做饭,有时候就喊他过来一起吃。刚开始,他怎么都不肯,满脸都是羞涩不安。我劝慰他说:这是对优秀生的奖励,只要在班里考第一名的学生都有这个待遇。我知道以他的资质会一直稳居第一。果然,他学习更努力了,不仅在班里一直是第一名,在年级里也遥遥领先。慢慢地,他不再那么拘谨了,有时还会早早来,帮我洗菜切肉。而我为了他的自尊心,没把这事告诉任何人。

④高考结束了,那个暑假,他在县城的一家饭店打工。有次我经过那个饭店,看到他正满头汗水地端着一摞盘子疾步走过,身上那件泛白的背心像水洗了一样湿答答的。我背过脸去,心里酸痛不已,生活的重负不该早早地压在这个年少的孩子身上啊。

⑤通知书下来时,他飞奔着来找我,兴奋地说:“老师,我考上了!”我激动地站了起来。我知道,那个大学是他的梦想。他忽然说:“老师,今晚我想请你去‘一品阁’吃饭,你一定要来啊。”他眼巴巴地看着我,眼里满是真诚的感情。我脑海里马上浮现出他在饭店里大汗淋漓的样子,那是他的血汗钱啊!更何况,“一品阁”是我们这儿最高档的饭店,我怎么忍心花他辛苦挣来的钱?我不顾他的哀求,果断拒绝了。

⑥他大概看出了我的坚决,低着头默默地走了。那清瘦的背影写满了失落和难过,他微微驼着的背好像承载着什么沉重的负担,走得很慢很慢。

⑦我呆呆地坐着,脑海里满是他的背影。忽然,我明白了,他不能承受的是我这三年对他的关心。这一蔬一饭之恩对我来说不算什么,毕竟单身的我经济上还算宽裕,但对于他来说,他必须要报答,不管是什么形式。而我却剥夺了他的权利,所以这种不能回报的恩情才会压得他直不起腰来。

⑧我马上冲出去,朝着他喊:“晚上我们去吃饭!”他回过身,远远的,我看到他的笑容在风中瞬间绽放,从没见他笑得那样灿烂过。

⑨那顿饭我和他都喝了点酒,一向内敛寡言的他,话变得特别多。我当时脑袋晕晕的,记不清他说了些什么。只清楚地听到,他说他早就知道:我说的奖励制度只是个借口,是为了能让他吃好饭。他的父母早亡,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家人之外的温暖。

⑩那是我吃过的最辛酸疼痛的谢师宴。它让我触摸到一个少年坚韧而善良的心。他伏在桌上一直哭,我抚着他抽动的肩膀,忍不住也掉下了泪,那是疼痛的泪,欣慰的泪,也是幸福的泪。我相信,懂得感恩的他怀抱着这份温暖即使遇到再多的风雨,也会微笑着走下去。善良已如种子播撒在他年轻的心中,并发芽开花,一派鸟语花香。他不会再觉得凄苦,因为心中有爱的人是不会感受到尘世冰冷的。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1.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件小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结合语境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那清瘦的背影写满了失落和难过,他微微驼着的背好像承载着什么沉重的负担,走得很慢很慢。

3.文中写了“我”与“学生”之间的一段情谊,请任选一个人物分析其品质。

4.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5.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像文中学生的老师——“我”,对于生命中的贵人,我们会永生不忘,请简要说说感动你的一个故事。(50字左右)

 

1.①“我”发现班里一个男孩中饭时一个人在教室啃馒头榨菜。②“我”以奖励的方式让他到教师公寓吃饭。③高考结束,学生通过打工挣钱请“我”去“一品阁”吃饭。 2.生动形象地写出因“我”拒绝他的邀请后他失落难过的沉重心情。 3.示例:“我”:一位充满爱心,关心学生、尊重学生,教育方式独特的老师。学生:既自卑又自尊,坚韧善良、知恩图报。 4.交代学生家境贫困,是个孤儿的情况,为下文“我”以奖励的方式帮助、照顾他的生活做铺垫。 5.示例:我父母离异,心情低落,甚至想到自杀,是我小学的班主任老师发现了我的异样,了解到我的情况后给我做了深入的思想工作,让我认识到这种想法的可怕,看到生活中还有希望。他就是我的贵人。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根据主要人物的活动,采用“人+事”的方法进行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细读文本可知,本文一共写了三件事:一是我发现他在教室里吃馒头和榨菜。二是我让他到老师公寓吃饭。三是他打工挣了钱请我吃饭。据此事件进行概括。 2.试题分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或是表现手法等。赏析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的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结合语境分析可知,这句话运用了外貌、神态描写,表现了他因为我拒绝了他的邀请后内心的失落与沉重之情。据此理解作答。 3.试题分析: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解答要抓住刻画人物的各种描写手法来分析;从叙写的事件上来分析;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注意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文章中的老师让学生到自己家里吃饭,不告诉别人同学,可知他是一个爱学生并尊重学生的老师。学生不想去他里吃饭,考上大学后,用打工的钱请老师吃饭。可见学生是一个自尊又自卑、懂得感恩的人。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段落作用。需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分析。在内容上,这一段交代了这位学生的家庭情况,表现了他家的贫穷;在结构上,为下文叙写我让他到我家去吃饭做了铺垫。据此理解作答。 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本题为开放类试题,不设统一答案,只需言之成理即可。作答时,列举一位老师给自己帮助的例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时习之    B. 曲肱枕之

C. 不思则罔    D. 博学笃志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学而不思则______

②思而不学则______

③好之者不如之者______

④博学而______

⑤回也不改其______

者如斯夫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②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这句话被选为复旦大学的校训,下面不能作为被选原因的一项是(    )

A. 学习要有创见,不能只学着回答问题,还要学会提问。

B. 既要广博学习,又要勇于追求。

C. 要多问问题,但不要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空想,要多想当前的事情,与自己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的事情。

D. 做人要高大刚毅而自强不息,力求自我进步,永不停止。

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句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查看答案

请你根据要求,在学校开展的以“书香校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完成下列相关任务。

(1)下表是某同学在活动中搜集到的有关阅读的数据材料,请你从“人均阅读量”和“人均阅读时长”中各得出一条结论。

(2)下面是两位同学在校园网上发表的关于“读书感受”的帖子。现在请你结合自身的阅读经验,运用比喻方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你的读书感悟,以跟帖的方式与他人分享。

探源人:读书如开窗,开窗可以清洁室内空气,读书能够净化人的灵魂。

采蜜者:读书好比饮食,有些只需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少数则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

 

查看答案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______(A.爬  B.伏)在菜花上。

(2)她就是那个来对我______(A.启示  B.启事)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

(3)我庆幸它居然没有被卖出去,仍四平八稳地______(A.搁  B.躺)在书架上。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小红刚转到我班,有些同学还不认识。

B. 王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对我说:你要注意保护嗓子啊!

C. 在失意的季节里,我们要把人生的每一片枯暗都染成娇艳的花瓣。

D. 由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突然渐渐地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朝花夕拾》——鲁迅——周树人

B. 《再塑生命的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美国

C. 《论语》——孔子——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战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