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品读经典,聆听高处的声音 白 龙 ①关于读书,有一幅漫画被很多人转发:站在不同高...

品读经典,聆听高处的声音

白 龙

①关于读书,有一幅漫画被很多人转发:站在不同高度的书籍上,人们看到的风景各异;从低处的一叶障目到高处的霞光万丈,阅读的厚度,决定了人生格局与眼界心胸。如果把人类文明比作一座山峰,那么雄踞高山之巅的,就是历经世代淘洗而筛选出的经典文本。

②阅读经典,如同聆听山巅之城的智者们穿越时空的遥远回响。经典作品代表着人类精神的复杂性,标志着我们共同的先辈曾经抵达过的精神高度和思想深度。它不仅让人懂得地上有花、天上有星、人有灵魂,还让人懂得,在无穷的远方和无涯的历史中,有许多伟大作家和我们一样,思考过同样的主题,体验过相似的况味。那是一种对人心的理解和体恤,犹如一双越过时空的温暖臂膀,环住一个个困在冰冷湖面的灵魂。经典作品以锐利的穿透力,让那些只知和现实讨价还价的人们,懂得什么叫对这个世界爱得深沉、情之激越,什么叫思想的力道和思考的痛感。

③然而,在纷纭万状的信息社会,进入经典文本所构成的精神世界是困难的,也是奢侈的。那似乎是一个和我们厕身其间的世界相平行的空间,独立、缥缈而易碎,一个电话或者微信的侵扰,就能迅速把我们拉回现实。古人说,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而现在,对于奔波忙碌的现代人来说,仅仅闭门恐怕是不够的,只有在静谧无声的夜晚,待一天的工作结束,关上手机,才能翻开泛黄的书页,小心翼翼地捕捉来自遥远时空的细弱声响。那个高处的世界并不许诺我们具体的好处,但入得其门,自然会感受宗庙之美、百官之富,产生一种“只有高贵纯洁心灵能够感受到的欢愉”。

④正如登山需要阶梯,进入经典作品的世界同样需要拾级而上。词语的分量是不同的,有些轻如鸿毛、浮浪轻佻,有些则重如千钧、庄严肃穆。经典作品中的主题,一般历千载而不变,充满泛着古老铜绿的端庄大词,诸如民族和命运、历史与兴衰,等等。理解这些主题是困难的,需要借助思想的阶梯。有时,通过一部经典去理解另一部经典,方能参透义理之精妙,醉心于云蒸霞蔚的经典意象,比如国学上“以传注经”的传统就是如此。有时,理解经典也需要人生的准备。正如陈年老茶需要用沸水才能浇出厚重余味,理解经典也需要我们用老水手般的人生阅历,用经久不息的温热内心,浇开经典作品中只属于独特个体的专属气息。唯其如此,方能找到每个人心中的哈姆雷特,让经典的鉴赏者代代不绝。

⑤有人说,读书多的人容易产生一种基于知识的傲慢和自负,以及对现实生活的轻蔑。或许,过于沉溺文字上的精神世界,会让人疏离乃至拒斥现实世界,但真正的经典阅读不会如此。经典只会让人变得谦逊,因为见识了大海而更懂得什么叫沉潜往复,登上了群山之巅而更能体会山花的璀璨只若指间流沙。而愈了解人类精神的由来和思想的系谱,人们才会愈发认清自己在这个世界所处的位置,从而拥抱真正属于自己的未来,写下属于我们时代的经典。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析选文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品读经典。

5.在互联网+时代,有不少同学热衷于网络小说、动漫作品,觉得这些比经典作品要通俗、有趣、刺激。结合选文,说说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1.我们要品读经典,聆听高处的声音。 2.对比论证,将古人与现代人的阅读环境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在纷纭万状的信息社会,进入经典文本所构成的精神世界是困难的,也是奢侈的”这一观点,使论证更加有力。 3.首先提出“在纷纭万状的信息社会,进入经典文本所构成的精神世界是困难的,也是奢侈的”这一观点,然后通过对比论证证明观点,最后强调进入经典文本所构成的精神世界的美妙感觉。 4.示例:品读经典是一件相伴终生的事情,我们要在节假日、在繁忙的学习之余,远离电子产品,把更多的时间用于读经典,在品读经典中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完善我们的人格。 5.示例:我认为这些同学的做法是不对的。经典作品思想丰富、重如千钧、庄严肃穆,阅读之后会增加人的思想厚度,给人以“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而网络小说、动漫作品虽然通俗、有趣、刺激,但思想肤浅,没有教育意义,甚至还会将读者引入歧途。作为一时的娱乐可以,但要想提升一个人的气质与精神还是要阅读经典作品。(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的掌握。论点是议论文的核心、统帅。中心论点一般出现在以下四个地方:一是文章的标题就揭示中心论点;二是在文章的开头点明中心论点;三是在议论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四是在层层深入论述的基础上,在文章的结尾的总结中推出中心论点。结合本文的内容来看,本文的标题即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我们要品读经典,聆听高处的声音。 2.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及作用的把握。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结合句子内容来看,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将“古人”的阅读环境与“现代人”的阅读环境进行对比,强调了“在纷纭万状的信息社会,进入经典文本所构成的精神世界是困难的,也是奢侈的”。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思路的把握。要求学生掌握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提出问题(提出论点或论题)——分析问题(证明论点)——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或强化论点)”。结合第③段分析。首先提出分论点:“在纷纭万状的信息社会,进入经典文本所构成的精神世界是困难的,也是奢侈的”,然后通过“古人”的阅读环境与“现代人”的阅读环境进行对比,强调了“在纷纭万状的信息社会,进入经典文本所构成的精神世界是困难的,也是奢侈的证明观点,最后强调进入经典文本所构成的精神世界的美妙感觉。 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如何阅读经典,然后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阐述自己如何品味经典书籍即可。如:利用零碎时间阅读;要兼顾阅读的深度和广度。阅读当然是读的越多越好,这里的多不仅仅是指书籍的多少,同时也是书籍涉及范围的大小,阅读要尽可能涉猎各个方面的内容,这样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更方面的知识;同时,读书要注意区分精读和泛读,不能囫囵吞枣,要注意领会书中的真理和真义,要深入挖掘书籍要告诉读者的东西,同时要看经典,不要看那些没深度和内容的网络小说。 5.本题考查学生对阅读感悟的表达。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对经典的了解,阐述网络小说、动漫作品的肤浅,对人类思想的触动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别被标签化思维所累

赵 强

①近年来,一些新闻热点事件,常常发生“舆论反转”现象。事件公布的最后真相,往往与此前引发热议的说法大相径庭。

②真相还在穿鞋,谣言已行千里。的确,在舆情的流变过程中,有关部门应急措施不当、舆情反馈不力,是导致舆论不断激化的关键原因。若能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舆情引导,一些传言、谣言就很难有市场。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在各种舆论热点事件形成、发酵和传播过程中,“标签化思维”同样扮演了重要角色。

③这种标签化思维,是人们习惯以“贴标签”的方式,用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个群体、某类事物的刻板印象,评判具体的人、具体的事。在一系列舆论热点中,许多人在对事实不甚了解的情况下,就草草作出评判,原因在于受非白即黑、以偏概全的标签化思维所累。

④标签不是舆论的原罪,它是舆论自带的基因。在日常交往中,人们习惯于借助各种标签,了解和评估某个对象或某种事态。这些标签包含特定价值和行为判断,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人际交往成本。人们不用为了某个对方不太熟悉的事物多费口舌,只需要用一个彼此熟知的标签,就能让对方茅塞顿开。周恩来总理当年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时,把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介绍成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一下子就让外国友人心领神会。这就是巧用标签的典型事例。

⑤标签能够辅助认知,但这并不意味着凡事都应该进行标签化认知、标签化思考,甚至养成一种标签化思维习惯。同时还应当看到,由于舆论的推波助澜,标签化思维正愈益展现出非理性、情绪化的特征,反过来又恶化了舆论生态。

⑥标签化思维的形成,分为编码和解码两个过程。不难看出,标签化基本遵循以下编码路径:把个案泛化为普遍现象,把偶发总结为必然结果,把特殊描述为一般情况,把细节论定为事物全貌。比如,官员都是腐败的,城管都是暴力的,路人都是冷漠的,老人都是讹人的……

⑦标签化思维发挥作用,则是人们对标签化进行解码的过程。当一个标签形成甚至根深蒂固之后,人们就会用这个代表总体印象的标签,对群体中某个具体个体进行评判。比如,一起普通医患纠纷,如果当事者是官员身份,舆论关于官员的所有负面印象,就会立刻被调动起来,压向当事人。事情的本来面貌,反倒鲜有追问。

⑧事实是第一性的,舆论是第二性的。客观地说,标签化思维的形成,确有现实基础。比如舆论场上存在的仇官仇富情结,的确是这个群体中的少数人行为不端、引起公愤形成的。问题在于,个别官员、个别富人的为非作歹,最终却要所有官员和富人一起买单。无论从认识论角度,还是从社会效果看,这都是有害的。

⑨回顾若干起舆论热点的舆情演变,舆论诉诸惯性思维,在事实尚未调查清楚之前,就匆忙评判的现象并不鲜见。各种谣言之所以能够满天飞,恰恰也是因为它们“印证”了标签化思维形成的刻板印象。在舆论效力越来越大的今天,作为舆论参与者,我们每个人恐怕都得冷静思考一下,该如何克服标签化思维,该如何保持冷静、客观、理性。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4.联系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你对“标签化思维”的认识。(不少于100字)

链接材料:近日,在网上和微信朋友圈热传一段《龙口:“碰瓷大妈”多次拦截过往车辆》的视频。多数人看到这段视频后,思维里跳出的第一个词语就是“碰瓷”,这点并非空穴来风,从众多舆论的批判声中就体现了出来。但当所有舆论都在指责这位“碰瓷大妈”的不道德行为时,一则官方消息的公布让众多网友傻了眼,据龙口公安局东莱派出所经过多方调查取证,确定该女子是精神异常,她的拦车行为不属于碰瓷。

 

查看答案

学问和智慧(节选)

罗家伦

①学问固然不能离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有学问的人,虽然不一定就有智慧,正和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有很深的学问一样,但是智慧却必须以学问做基础,才靠得住。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灭的。它好像肥皂泡一样,尽管可以五光十色,但是一触即破。唯有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才不是浮光,而是探照灯,可以透过云层,照射到青空的境地。唯有从学问中锻炼出来的智慧,才不是瞬息幻灭的肥皂泡;它永远像珍珠泉的泉水一般,一串串不断地从水底上涌。也唯有这种有根底的智慧,才最靠得住,最为精澈,最可宝贵。

②若把学问譬作建筑材料,那智慧便是建筑师的匠心。有木、有石,甚至有水泥钢骨,绝不能成为房子;就是懂得材料力学、结构原理,也只可以造成普通应用的房子,而绝不能造成庄严壮丽的罗马圣彼得(St.Peter’s)或巴黎圣母(Notre Dame)教堂。这种绝代的美术作品,是要靠艺术家的匠心的。但是材料愈能应手,匠心愈能发挥;构造的原理愈进步,艺术家愈能推陈出新。材料与技术对于作风的影响,整个的美术史,尤其是建筑史,都可以证明。所以学问与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1.第①段中加点词语“有根底的智慧”指的是

2.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结合选段内容,联系下面的名言警句,说说你对“学问和智慧”的认识。

缺乏智慧的灵魂是僵死的灵魂,若以学问来加以充实,它就能恢复生气,犹如雨水浇灌荒芜的土地一样。

——阿布尔·法拉治

 

查看答案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下列对诗歌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北风卷地白草折……千树万树梨花开”,句中“即”“忽如”准确地表现了诗人发现春天提前到来的惊喜之情。

B. “散入珠帘湿罗幕……都护铁衣冷难着”描写了雪后严寒,视线从帐外逐渐转入帐内。诗人选取居住、睡眠、穿衣、拉弓等日常活动来表现天气的寒冷,进而从侧面表现出将士们乐观的战斗情绪。

C.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表现了送别的热烈与隆重——在营帐摆开筵席,搬来各种乐器,且歌且舞,开怀畅饮。

D.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旗帜在寒风中毫不动摇、威武不屈的形象是将士的象征。一动一静,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

2.“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中“空”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班级开展了“关注食品安全”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5月4日,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开展校园及周边“五毛食品”整治工作的公告》。自即日起,在全省开展“五毛食品”整治工作,以加强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学生“舌尖上的安全”。食品生产和经营活动必须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不得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严禁使用非食用物质进行生产加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加强日常监管和案件查处,加大监督抽检的力度和频次,依法严厉查处生产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两超一非”等违法行为,坚决取缔无证生产“五毛食品”的“黑窝点”“黑作坊”。

材料二:“五毛食品”,即单价为“五毛”左右的调味面制品(辣条)、豆制品、肉制品、水产制品、膨化食品、糖果、饮料等小食品。此类食品价格低廉,口感辛辣刺激,色泽艳丽,颇受儿童、青少年的青睐,但其可能存在高油高糖高盐或甜味剂、防腐剂超标的问题,不利于身体健康。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国家二级营养师朱屾山介绍,许多零食的主要成分是糖类、钠盐、各种调味剂、各种添加剂。长期食用这类垃圾食品,不仅会摄入过多的食物添加剂,还会摄入较多的盐分,埋下健康隐患,会造成营养素的摄入不足。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说说应如何杜绝“五毛食品”流入市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格列佛游记》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我又看到另外一个人在做把冰烧成火药的工作。同时他还给我看了他写的一篇关于火的可锻性的论文,他打算发表这篇论文。

还有一位最巧妙的建筑师,他发明了建筑房屋的新方法……他的根据是他的办法和两种最精明的昆虫——蜜蜂和蜘蛛——的方法相同。

(1)选段中“建筑房屋的新方法”是 ____________;这是格列佛在________国所看到的。

(2)作者构思这一情节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