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直上九霄揽明月
一舞衣袖,西昌城内,“嫦娥”翩翩启程,飞向遥远月宫。流传千年的传说,这一刻变为现实。
飞天的嫦娥
映衬着农历九月十四的月亮,组成一幅美妙图景。
清晨的一场雨没有阻挡住10时起出现的阳光,卫星按预定时间开始发射。
“各号注意,一分钟准备!”18时04分,卫星发射进入一分钟读秒。发射塔架与火箭相连的线缆瞬间脱落,搭架摆杆迅速移开。
“10、9、8……”扬声器里传来最后的读秒声。
“点火!”
“起飞!”
18时05分04秒,乳白色的火箭喷射出橘红色的熊熊火焰,火焰托举着“嫦娥一号”卫星,腾空而起,飞向浩瀚太空。
海拔1500米的西昌,有着“月亮城”之称。此时,天边出现了绚丽的晚霞,尽管夜幕尚未完全降临,但农历九月十四的月亮显得格外明亮,天幕上组成了一幅奇妙的图景。
18时30分,南太平洋上的远望三号测量船报告,星箭成功分离。紧接着,经过测算,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传来数据,卫星进入近地点为205公里,远地点为50930公里,周期为16小时的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控制中心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骄傲的嫦娥
只用了3年,就托举着自主创新的嫦娥进入太空。
1970年发射东方红一号至今,中国的卫星与地球的距离均在8万公里以内。而“嫦娥一号”离开地球的距离,整整38万公里。这一数字,使“嫦娥一号”成为中国发射的距地球最远的卫星,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据报道,从1958年前苏联发射“月球1号”探测器起,美苏欧日在49年时间里123次探访月球,实现了6次共12人的载人登月。24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说:“尽管我们晚了,但在历史长河中这四十多年的时间并不算长。能够代表全国人民送中国的首位月球使者上天,是我们科技人员的荣幸与骄傲。”
而据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介绍,从绕月探测工程2004年初正式立项,到现在“嫦娥一号”成功发射,中国航天人用了3年时间,就托举着完全自主创新的“嫦娥一号”进入太空。
节约的嫦娥
14亿元的花费,仅相当于修14公里高速路。
栾恩杰还表示,“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的深空探测正式启动。
根据此前公布的规划,中国探月工程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分步实施:一期工程实现绕月探测,二期工程实现月球软着陆探测和自动巡视勘察,三期工程实现自动采样返回。作为“三步走”计划中的第一步,绕月探测工程于2004年初正式立项。
栾恩杰介绍说,从2004年初立项研制到发射,总共用了3年半时间;工程总投资14亿元人民币,仅相当于目前国内修建14公里高速公路的费用。中国探月工程以好、快、省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
诗意的嫦娥
从“探月”改为“嫦娥”,还选在“月亮之城”。
“这颗卫星最初叫‘探月一号’,后来改为‘嫦娥一号’这个诗意的名字。”绕月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龙乐豪说,“‘嫦娥’从‘月亮城’升起,这本身不就是件富有诗意的事情吗?”神话传说和古典诗词中,“嫦娥”和她所居住的“月宫”,常常是代表着思念、爱慕等美好情感的意象。而且在“嫦娥一号”的升空地西昌,人们把美丽勤劳的彝家女子比作“月亮的女儿”。
1.这则新闻选用了四个小标题,请分析它们的作用。
2.简要分析“骄傲的嫦娥”这一部分的写作特色。
3.你认为中国首个探月卫星用“嫦娥一号”命名恰当吗?为什么?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节选自苏轼《晁错论》
1.解释下列加点词。
决大河而放之海
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
2.找出本选段的观点。
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箭技艺难道不精湛吗?
B.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博士吗?”
C.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香气远播显得更加清芬,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只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可走近去玩弄啊!
D.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和我)谈笑的是知识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是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往事:过去发生的事。 (《孙权劝学》)
B.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形:形体、躯体 。 (《陋室铭》刘禹锡)
C.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市:买。 (《木兰诗》)
D. 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求:寻找。 (《河中石兽》纪昀)
综合性学习:新闻。
(知媒体)某中学校报在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后,对全校师生开展了“你是通过什么途径获知莫言获奖”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
媒体 | 传统媒体 | 新兴媒体 | ||
报纸 | 广播 | 电视 | 互联网 | |
比例 | 12.7% | 1.6% | 30.5% | 56.2% |
(1)据表格内容,请将该问卷调查的结论补充完整:从新闻的获知途径上来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话标题)莫言获奖后,国内各大新闻媒体相继报道了莫言获奖的相关消息,以下是部分新闻媒体报道的标题:
《谁给了莫言奖金?》
《莫言悟到了诺奖密码》
《莫言代言天价香烟 诺奖只是过眼烟云》
《诺奖颁奖礼10日举行 莫言启程赴瑞典领诺奖》
《莫言作品遭抢凸显诺奖效应 过度消费折射社会心态》
(2)根据上面新闻标题,结合新闻的相关知识,探究新闻标题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用新闻)获知莫言获奖后,学校校报主编向校报指导教师提供了三个出报方案:
方案一:立即出报,转载《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媒体上的消息。
方案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不着急出报,先收集各大媒体的相关报道,然后做一期“莫言获奖”的专题,进行综合报道。
方案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三:采访本校的老师、同学,根据采访内容做一期“身边人看莫言获奖”的专题报道。 方案分析:能结合身边实际,可读性增强,但缺乏权威性和推广价值。
⑶请运用新闻相关知识,为校报主编补写出方案一和方案二的“方案分析”。
阅读下面一则消息,请写成一句话新闻,并谈谈对你的启示。
昨日,重庆市教委、重庆市大学中专招生委员会联合发出《关于对2016年高考招生中少数民族问题处理情况的通告》:31名违规更改民族成份的考生被取消201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录取资格。《通告》称,鉴于31名考生中大多数系未成年人,为依法保护未成年人,本着“教育和保护相结合”和有利于青年学生成长的原则,故不对外公布这31名考生的姓名及相关信息。
(1)我来发布一句话新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