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初心,既是原点,又是目标,回望的是过去,指向的是未来...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初心,既是原点,又是目标,回望的是过去,指向的是未来……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和感悟,请以“不忘初心”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确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不忘初心 我不是一个作家,甚至不是一个自由撰稿人,因为我从不喜欢冗杂的头衔,我只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写手而已。 有许多人夸我会“谈情”、会“说爱”,写的东西很精彩。其实我对自身感情经历的词穷让我羞愧,每每写出关于爱情的作品,会有成就感,但更多的是挫败感。写得越出彩这种感觉就越强烈。因为我于此方面的作品从没写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说我根本写不出自己的感情经历。 这些年的所念所想、所情所感都只得浮沉于深层的脑海里,能写出来的也只是些粗糙的、零零碎碎的片段。 扎西拉姆·多多在《不忘相思》中这样写道:如今明月夜更凉/搔断白发为你赋一阙新词/上半阙/老来多健忘/下半阙/唯不忘相思。我没有那么伟大,但我是个衷于回忆的人。但凡这样的人都很乐观,有许多时候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在回忆中释然现实的不愉快。因为曾经美好,所以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很美好。也正因为此,我从不忘初心。其实我描绘不出我真正的“初心”是什么,我只知道我喜欢,单纯的喜欢。 一对老年夫妇谈起青年时代,对遥远的过去激动不已,决定像年轻时那样,到河边约会。那天,老伯采了鲜花,来到河边等待,却一直不见老太太来。天快黑了,只好回家,却看到老伴儿盖着羊皮袄躺在床上。老伯嚷起来了:“你怎么失约呢?”老太太把脸埋在枕头里,羞涩地说:“我妈不让我去。”那美好的年代,虽已逝去,可不管几十年都忘不掉。我一直渴望着我们老去的时候也能像这样,人老爱未老。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他30岁便开始脱发,她笑着摸摸他的头:我看你头型挺好看啊,就是掉光了头发也不怕!他皱眉:我接受不了自己秃头的样子。她30岁那年,他突然剃光了头,笑嘻嘻地问她好看不。她笑了,眼眶却湿了。那是她接受化疗的第一天。“我爱你”三个字,讲出来只要三秒钟,解释要三小时,证明却要一辈子。 我无法给你太明了的承诺,我甚至无法保证我会永远爱着你,但我可以拍着胸脯说:“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还是唯一深爱着你。”未来充满着太多太多的不确定,我能做的只是让你一点点的相信——我就是能和你一起走完一辈子的那个人。既然相识相爱,就要分外珍惜,只有不顾一切地爱过了,才对得起那年少最赤诚的心。 不忘初心,因为忘不掉。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为“不忘初心”。构思这篇文章之前,首先要正确理解“不忘初心”的含义,即不要忘记最初时候的本心,比如那一颗与生俱来的善良、真诚、无邪、进取、宽容、博爱之心,也可以指最初的追求和梦想,多应用在感情、学习、事业、生活等方面,提醒人们去感恩,去看清人生与自身。“不忘初心,才能始终”是较常见的说法。在人生道路上要‘不忘初心’,即永远记住最初的决心、信心……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能随着时间的流逝就变得什么都不在乎。选择符合题意的素材,表达积极健康的思想作文。本题适合各类文体的写作,选择自己最能驾驭的体裁作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那七个贩子的客人,立于松树旁边,指着这一十五人说倒:‘倒也!倒也!’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相觑,都软倒了。那个客人从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枣子丢在地上,交过十一担金珠宝贝都装在车子内,遮好了,叫声:‘聒噪!’一直望黄泥冈下推下去。”

这段话描述的是哪一个情节?涉及哪些主要人物(答出三个即可)?

 

查看答案

填空。

《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作者在刻画这些人物时,非常注意他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如同是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的人物形象,但__________粗中有细,豁达明理;__________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名楼调查)

 

建造年代

文化名人

名楼印象

黄鹤楼

公元223年

崔颢、李白、白居易等

濒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秀,辉煌瑰丽。

岳阳楼

公元220年前后

滕子京、杜甫、范仲淹等

盔顶建筑,覆黄琉璃瓦,翼角高翘,下瞰洞庭,前望君山。

膝王阁

公元653年

李元婴、梁思成、王勃等

雄踞南昌抚河北大道,坐落于赣江与抚河故道交汇处。依城临江,瑰玮绝特。

蓬菜阁

1061年

苏东坡、袁可立、戚继光等

坐落丹崖山巅,拔海而起,与浩渺的碧水相映,云烟繚绕,构成一幅“仙阁凌空”的美丽画卷。

 

(名楼佳句)

①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②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③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④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名楼点评)

名楼集中展示了中国古代科技建筑水平以及精神方面的追求:岳阳楼是儒家思想的典范,蓬苿阁是道家对仙境的向往。(宁波文化学者:戴松岳)

1.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 四大名楼都临水而建,原建造年代都比较久远。

B. 四大名楼历来是文人骚客荟萃之地。

C. 四大名楼周围都有优美的自然环境。

D. 四大名楼集中体现了儒、释(佛教)、道三大文化的交融现象

2.结合“名楼佳句”,任选三句,分别写出这些诗文表达了哪些不同的感情?

3.“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近年来旅游市场快速发展,“大众旅游”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为此,班级开展“学生旅游利弊谈”的辩论大赛,正方的观点是“学生旅游利大于弊”,反方的观点是“学生旅游弊大于利”,你支持哪方观点?请阐述你的理由。(字数60字左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语言不仅是从历史继承而来的财富,而且保持着与时代最为紧密的互动。在网络时代,语言成为社会发展的忠实记录仪和显微镜。近年来,一个个“热词”聚焦社会热点,体现时代变化,蕴含着人们对自身生活、社会变革与人类发展的理性思考。人们从“八项规定”“两学一做”中看到了我们党实现自我净化的努力,从“一带一路”“天宫二号”中看到了国家的发展进步,从“洪荒之力”“厉害了我的哥”中看到了流行文化的变化,也从“获得感”“撸起袖子加油干”中感到了百姓的期待……语言既折射时代变迁,又在与时代的互动中,不断丰富着自身。读懂一个时代,应该从读懂它的语言开始。

②除了传承历史的人文价值、观察时代的窗口价值,语言在今天还具有极强的经济价值。很多人或许想不到,语言中潜藏着巨大的经济宝库。随着语言文字事业的不断前行,我国提供语言文字类产品及相关研究咨询、技术研发、工具应用等专业化服务的现代服务业迅猛发展。传统的翻译业只是其中一种,人工智能如何“说话”、大数据如何检索,都离不开语言服务。来自国家语委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我国专门从事语言服务或相关服务的企业数达到72500家,行业年产值超过2800亿元人民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国已形成千亿元规模的语言产业“蛋糕”。

③不仅如此,语言还能为其他事业的推进提供必要支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要脚踏实地干出来,也要好好“说”出来。打好扶贫攻坚战,需要加快民族地区和农村的普通话普及;发展信息产业,需要加强语言资源建设和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树立核心价值、传承中华文明,需要发挥语言文字的文化功能,大力加强中华语言文化建设与传播……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使用语言,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

④也许,语言最大的发展就是增加它的包容性,它不排斥任何一个平凡的个体,也不会遗漏时代前进的每一个脚步。让人捧腹的最新“段子”,“斗图”不休的个性车贴,成千上万的影视剧弹幕……不经意间,你就是时代的见证者,一言一行也在推动这个时代进步。更好地使用语言,让我们与历史和时代相遇。

(摘编自张烁《读懂时代,从读懂语言开始》)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列举了许多当下“热词”,论证了语言具有观察时代的窗口价值。

B. 文章从语言在实现中国梦中的作用和表现,论证了语言对其他事业的推动作用。

C. 文章重点论述了语言对时代的作用和价值,而对语言的历史人文价值并未详述。

D. 文章在最后认为,增强对时代语言的包容性,是推进语言发展的有效途径。

2.以下事例,适合放在文中哪个段落?请简要阐述理由。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增强语言文字服务能力,使语言文字工作更加适应实施国家重大战略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需求。

3.读懂时代,为什么要从读懂语言开始?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农家院里的瓮

刘江滨

自父母先后去世,已离故乡八九年了。尽管每年清明节都回老家到父母坟前祭拜,但只是在麦苗青青的田野朝着村庄远远瞭上几眼,从没进过村。前些天,也许是有了点岁数的缘故,突然想到生我养我的村庄看看。于是便趁着假期有了一次故乡行。

这个冀南平原的小村,变化之大可用“惊奇”二字来形容。临街所有的墙面都粉刷了白灰,整齐划一;原来坑坑洼洼、乱堆着柴火秫秸的街道消失了,代之以平展展的水泥路面,干净整洁;大多房子都是近年新盖的,门楼贴着彩色的瓷砖,漂亮气派,还有数座二层小楼矗立村间,惹人眼目。记忆中的村庄难觅踪影,让人怀疑是否走错了地方。

那天不算太冷,虽然不足够晴朗,天上的太阳依然放射着暖意。我去看望堂哥,进了院门,堂哥正坐在屋檐下晒太阳,闭着眼睛听收音机里的京戏,身旁放着小凳,上面有一杯茶正袅袅冒着水汽。我环视一下宽敞的院落,东南角摆放的七八只大瓮,粗粗笨笨的,十分突兀,闯入眼帘。

作为农村长大的孩子,我理解堂哥对瓮的感情,也了解瓮的过去。

瓮在农村曾是一件不可或缺的家什,存水、腌菜、储粮是它的三大功用。

改革开放以来,实行责任田,家家原有的瓮显然不够用了。为了省钱,许多农家用水泥砌成瓮。家里有粮,心中不慌,除了上交的公粮,余下一瓮一瓮的粮食成了农民心里的定心丸,腰杆子硬了,笑容挂在脸上,连走路都更显笃定。后来连公粮都不用交了,打下的粮食全部收到自家的瓮里。像堂哥这样,那些瓮就是他勤劳致富的奖励证书,是他光荣岁月的见证,怎舍得毁掉?

瓮还能当“储藏柜”,家里给老人孩子买的点心,买来的瓜果等,都可以存放到瓮里,既恒温保存,还能避免老鼠偷吃。老鼠的尖牙利齿能把木柜咬出洞,却拿陶瓷和水泥做的瓮一筹莫展。瓮还能当“保险柜”,农家主妇常常把钱用布包好塞到粮食里,至于是哪只瓮,埋有多深,这个秘密除了主人谁能知晓呢?

如今,瓮的这些功用成了昨天历史。家家都有自来水,龙头一开哗哗流淌,和城市一样,吃饭、洗衣、如厕全搞定,再也用不着水瓮了。现在可随时吃时令蔬菜甚至是反季蔬菜,不用大瓮腌菜了,即便喜欢腌菜,也是用瓶瓶罐罐腌一点,讲究精致和品位,只是作为爽口的小菜,谁还把咸菜作为主菜呢?

收麦收秋时节,粮商的联合收割机开到地里从收割到脱粒一气呵成,一手收粮,一手付钱,农民和城里人一样都吃上了“商品粮”,米呀面呀从农贸市场购买就成。如果说比城里人多了一层方便,就是可以把从田间收获的部分粮食放到面粉厂,用的时候只需扣除加工费就行啦。

瓮,这个傻大笨粗、分量沉重的物件,在今天已基本淡出了现实生活,慢慢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了。或许将来再从课本上读到“请君入瓮”“瓮中捉鳖”“瓮牗绳枢”等这些成语的时候,孩子们再也看不到实物了,只能从插图上想象它的模样。我在想,堂哥那些包括被儿子砸了一个口子的瓮,还能保存到几时呢?

(摘编自2018年03月24日《人民日报》)

1.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离别故乡八九年,从没有回到生他养他的村庄,岁数大了,趁清明回老家拜祭,才有了一次故乡行。

B. 文章的第三段写堂哥晒太阳、听京戏、品茶,没有写迎接寒暄的场面,暗含着亲情的疏远,二人在情感上产生隔膜。

C. 文章的标题“农家院里的瓮”是全文的线索。文章围绕“瓮”展开,作者借助“瓮”在农家地位的变化表达了复杂的情感。

D. 文章通过过去和现在“瓮”的功用的对比,突出了“瓮”的过时,表达了“落后的东西必然要被先进的设备代替”的主旨。

2.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1)“我环视一下宽敞的院落,东南角摆放的七八只大瓮,粗粗笨笨的,十分突兀,入眼帘”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孩子们再也看不到实物了,只能从插图上想象它的模样”句子中,加点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3.堂哥为什么会对瓮怀有浓厚的感情?请简要概括。

4.第二段写冀南平原的小村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5.文章的写作对象是“瓮”,“瓮”在文中的意蕴非常丰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