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林壑美   尤:特别

B. 路转      回:曲折、回环

C. 有亭然临于泉上者  翼:翅膀

D. 饮少醉      辄:就

2.把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语段(甲)为什么在写“太守宴”前要先写“滁人游”?

4.语段(甲)和语段(乙)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5.同样是被贬,柳宗元在自然美景面前未能释怀,范仲淹依然怀有忧国忧民之心,欧阳修却以旷达的胸襟坦然视之,你更欣赏谁的人生态度?为什么?

 

1.C 2.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3.为了给“太守宴”创设一个欢乐的氛围,并蕴含着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 4.语段(甲)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语段(乙)表达了作者希望百姓生活太平祥和,官员能与民同乐的社会理想。 5.【示例一】我更欣赏柳宗元。他这种直面人生、快意倾吐的率真就如同永州荒野名不见经传的小石潭一样美得那么清澈幽静,别具一格。 【示例二】我更欣赏范仲淹。因为即使身处人生逆境,也不在乎个人得失,依旧怀有忧国忧民之心,现如今国家的建设更需要这样的人。 【示例三】我更欣赏欧阳修。因为他以百姓的快乐为个人理想,这种与民同乐的情怀与胸襟更值得后人景仰和学习。 【解析】 (乙)参考译文: 我来到这里,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清简,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之后,于是每天同滁州的人士来游玩,抬头望山,低首听泉。(春天)采摘幽香的鲜花,(夏天)在茂密的乔木下乘凉,刮风落霜结冰飞雪之时,更鲜明地显露出它的清肃秀美,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那时)又庆幸遇到民众为那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为此根据这里的山脉河流,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让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 宣扬皇上的恩德,和民众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于是就写下(这篇文章)来为这座亭子命名。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翼:名词活用为状语,“像鸟翅膀一样”的意思。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字词:“得”领会;“寓”寄托。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要从文章的主旨和结构的角度去回答,反应当时的社会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太守治理有方,为下文的太守与众人乐做铺垫。首先写“滁人游”,是为了引出下文中作者“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以突出作者的心中感受。同时为了给"太守宴"创设一个欢乐的氛围,并蕴含着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考查。两篇文章都是围绕“乐”而写:建亭取名为丰收的快乐;与滁人共游为“乐”,宣扬皇上的恩德,和民众共享欢乐,与民同乐。 5.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欣赏谁都可以。但是必须结合各自的作品写出理由。如甲乙两文的“乐”都抒发了欧阳修与民共乐的思想,但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及文章相关内容,正当四十岁的盛年却自号“醉翁”,而且经常出游,加上他那“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种种表现,都表明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范仲淹的“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忘掉外物好坏与个人得失的与民同乐,体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作品。

B. 这首诗的首联,叙写作者被贬到荒凉之地二十三年的人生经历。

C. 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作者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后恍如隔世的感慨。

D. 这首诗的颈联,对仗工整,蕴含哲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这两句诗富含哲理而被后世广为传诵,从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网讯2017年,“中国制造”的足迹出现在全世界各地,屡创佳绩。在肯尼亚的边远地区,四达时代“万村通”工程为村民们带去数字电视的便利;在里约奥运会赛场上,作为奥运会器材供应商的泰山体育集团提供了近万件运动器材;在多哥洛美港集装箱码头,中国制造的巨型吊车夜以继日地调配货物……从智能手机到家电,从铁路到大桥,“中国制造”正在以日益提升的实力获得海外的认可和接受。

材料二:

(1)给材料一拟一个恰当的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认真观察材料二的漫画,按照一定顺序介绍漫画内容, 并说明漫画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有人说《西游记》是“一个师父仨徒弟”,其实取经队伍中还有一位称唐僧为师父的“徒弟”。请结合相关故事情节,说说这位“徒弟”成为取经队伍成员的过程以及这位“徒弟”在取经过程中的作用。

(2)《水浒传》中宋江绰号“及时雨”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下面故事情节做具体分析。

第十八回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第二十一回  “宋江怒杀阎婆惜”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在人类文明进程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关键的一步。一般而言,城的发展往往早于市。①_____,城墙、堡垒、护城河构成防御设施,封闭是其主要特征。市的功能主要是流通,交易场所、街道是主要设施,开放是其主要特征。②______,反映了由军事和政治意义的城镇向现代的经济、文化为主的城市的发展走向。

 

查看答案

古诗文填空。

(1)__________,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其一)]

(2)不应有恨,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3)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描写夜晚洞庭湖波光月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以神来之笔捕捉到了四时之景的诗情画意,其中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6)槲叶落山路,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7)古诗词中有很多写“雪”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