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题文)从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我们感受到祖国江山的雄奇壮丽;从林徽因的《你...

(题文)从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我们感受到祖国江山的雄奇壮丽;从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我们感受到春天的温柔与娇美;从穆旦的《我看》中,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生机勃勃……

请以“我眼中的大自然”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表达你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悟。

 

我眼中的大自然 哪里是欣赏美景的最佳去处?大自然。哪里是我们玩乐的人间天堂?大自然。哪里是抛掉一切烦恼,只有快乐,没有忧愁的地方?答案仍是大自然。自古以来,多少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又有多少人宁愿在她的怀抱里安详地度过一生。大自然就宛如一位天仙,灌溉了人们心中的那颗种子,让它慢慢生根、发芽,最后开花结果;大自然又仿佛一位安详的母亲,舒展人们紧皱的眉头,安抚着一颗颗受伤的心灵。而对于爱好音乐的我来说,大自然就是一首歌,一首轻快而又令人愉悦的歌。 春天,自然是那首歌的前奏,轻轻的,柔柔的,如同一阵春风,吹入你的心田,荡漾起一片涟漪。看!她的步伐多么轻盈!不仅我感受到了,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睁大眼睛,竖起耳朵,欣赏着她优美的舞姿,倾听着她柔和的舞步声。只要是她所到之处,都会充满欢声笑语。不信,请看:燕子在呢喃,原野再次披上了绿色的新装,大地沐浴着春光,万物生机勃勃。你以为就这些,那可就错了。你瞧:一片片油菜绽开了黄澄澄的花,向人们点头致意;一棵棵钻天杨,灰白的身躯泛出了淡淡的绿,在湿润的春风中微微摆动;一朵朵牵牛花现出了各自的小喇叭,迎接着她的到来…… 紧接着,歌曲的抒情部分——夏天开始了。大概有许多人认为,夏天十分火辣,让人热得受不了,因此应该是高潮部分,可是我却不这么认为。你可曾仔细地观察过她、理解过她呢?其实,她也是很文静的。当夜晚降临,晴朗的天空里布满了星星,亮亮的,一颗一颗的,像撒在深蓝布面上的碎金子,晶莹透亮,总让人觉得那里头藏着无限的秘密。密密麻麻的星星,总是静静地闪耀着,跳动着,在那不属于我们的世界悄悄地绽放生命的光芒。望着它们,仿佛自己已进入到另一个空间,总会不自觉地陷进去,无法自拔。 接下来就是歌曲的高潮部分——秋天出场了。你瞧,那一团团、一簇簇的红是什么?啊,是那火红的枫树林,看上去是那么热烈,那么充满生机,就像是太阳般散发着光和热。不止是枫叶,远远望去,还有那黄里带绿的杨树叶、暗红色的槐树叶,都如同一片燃烧的火,那么烈,那么狂,那么令人痴迷。你再看,那一片片、一阵阵的黄是什么?噢,是那金黄的稻田。田里的稻谷已经成熟,沉甸甸的穗子压得稻杆抬不起头来。一阵风吹过,掀起起伏的稻浪。 最后就轮到歌的结尾——冬天了。冬天带来的寒气遍布着世上的每个角落,就是晴朗无风的时候也是干冷的。光秃秃的树枝可怜巴巴地指着天苍天,曾经生机勃勃的绿叶终于支持不住,只好脱离母亲的怀抱,在空中飘荡或被埋进土壤里。放眼望去,尽是一片片的白,白得令人傻住,白得令人呆住,白得令人忘记了自己,忘了一切…… 多么动听的歌啊!是那么地婉转,那么地悦耳,跌宕起伏。让我们用自己的生命去演奏它、拥抱它吧!拥抱我们的、属于每个人的大自然吧。 【解析】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试题,只要理解这个题目的意思,难度不大,学生的写作空间较大,容易打开思路,写作方向可大可小。从本题目中,我们可以得出两个关键词语,一个是“我”,另一个是“大自然”。其中“我”限定了人物,“大自然”点明了写作内容。很明显这是一篇写景的作文。主题是“大自然的风光”。要注意题目中“我眼中”一词决定了文章不仅要写自然风光,还要写出“我”的感受。写作时要先确定写作顺序。可以按照“我”的行踪为线索,记叙“我”这一路走来所看到的自然风光,以及“我”的感受。还可以按照一年四季的顺序来描写四季的风光,突出不同季节的特点,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雪之梦

毛志成

①每年入冬后,我就格外盼雪,盼那纷纷扬扬、弥天漫地的飘雪,盼那厚厚实实、清清白白的积雪,盼那花花点点、扑朔迷离的残雪。

②中国缺雪已有经年,北京尤甚,好像那雪只飘落在人们的回忆中,消融在人们的遐想里。

③下雪了!窗幔上的微光告诉了我,街上的喊声告诉了我,孩子们跳下床、冲出门的脚步声告诉了我。

④我那颗一下子复活了稚气、复活了回忆的心,似乎顿时浸润在琼花中,净化在玉屑里。

⑤冲出房门,冲上街头,我不禁索然了。

⑥这算得上雪吗?灰蒙蒙的天懒懒散散地洒下几粒近乎尘埃、近乎细沙般的东西,扭扭捏捏地登上楼顶,娇娇滴滴地落在路面,似乎对路旁的枯树、两侧的民宅不屑一顾。它们写在路面上的,也只是一首闪烁其词的晦涩诗,貌似博大而实际浅薄。它们赶不上步履匆匆的行人脚步,更挂不上他们的头顶,染不上他们的眉梢,只在那涂着脂粉的脸上骚动了几下,在那施过铅黛的瘦眉上悬了几星儿。

⑦这哪里是我梦中的雪!

⑧我梦中的雪,纷纷扬扬,铺天盖地,创造着地球上最伟大的宏观美。漫宇琼瑶,满天寒凛,以世上第一流的平等气度博施于山,普赠于涧,广铺于野,慨惠于林。泼辣辣地洒下来,登华厦,覆寒宅,染眉头,醉心间。不弃枯木朽株,不漏病妪衰叟,不能把寒门少女的俭朴衣装染艳,但能把她们的双颊染红。

⑨而眼前的雪,是奢华而悭吝的雪,是徒有虚名的雪。淡淡的、薄薄的、灰灰的,远看有色而近观无形,经不住行人的步履,徒在万千足迹后面遗下了泥泞。好奇的中学生为了验证书上的话“雪花都是六角形的”,伸出他们的手承接良久,手心里也只是积存了几滴冷露。

⑩雪停了,几乎用不着太阳的帮忙,只需几缕小风,楼顶、屋顶、街头、枝头上的薄粉顿消,路面上那一层薄薄的浊水化而为冰,像是推出了一张古板的脸。

这哪里是我记忆中的雪后!

我记忆中的雪后,是壮丽冬景的最佳镜头,是一幅圣洁绘画的定稿。纯洁、晶莹、清寒的美学元素在大地上铺下了旷远的情怀,铺下了博大胸襟,铺下了冷凝的火焰。步履声声,韵律浑朴,深深浅浅的足迹伸向高山,伸向田野,伸向一切历史车轮在转动的地方。

即使春天的帷幕已经拉开,造物主已经着手打扫冬景的遗迹,舞台上出现的也不是一片空白,而是人们那即将储存在心中的深情回忆。旷野中的雪已经花花点点、斑驳陆离了,但松枝上还有,远山上还有,大道的车迹里还有。远山大道上有雪迹,人的胸襟就会扩展;翠柏苍松上有雪迹,人的情思就会延伸。

梦中的雪,我多么愿意它变成雪中的梦。

请造物主飘落一场真正有气魄的雪吧,借以成为我展开新梦的襁褓……

1.对全文来说,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盼那纷纷扬扬、弥天漫地的飘雪,盼那厚厚实实、清清白白的积雪,盼那花花点点、扑朔迷离的残雪。

(2)灰蒙蒙的天懒懒散散地洒下几粒近乎尘埃、近乎细沙般的东西,扭扭捏捏地登上楼顶,娇娇滴滴地落在路面,似乎对路旁的枯树、两侧的民宅不屑一顾。

3.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眼前的雪和“我”梦中的雪各有什么特点。

4.文章花了不少的篇幅写记忆中雪和记忆中雪后的美景,这样写有必要吗?请分别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沁园春•雪》的作者是;____,“沁园春”是;____,“雪”是;____

2.在上下阕之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词句是;__________。能揭示全词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

3.指出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

(1)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_____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______

 

查看答案

乡 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作者:______,选自;_________

2.朗读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应该是(      

A. 急速、悲壮    B. 欢快、幸福

C. 缓慢、忧伤    D. 轻柔、平淡

3.全诗是采用什么顺序、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

4.作者在《乡愁》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其乡愁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查看答案

诗文积累

(1)望长城内外;_________________

(2)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

(3)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人谋而不中乎;_______________

(6)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口语交际

(1)李军在上学路上因帮助一个走失的小孩寻找他的爸爸妈妈,迟到了。对于老师的查问,李军既不能表现自己,又不想受到老师的批评,他该怎么说才能达到以上目的,又显得自然得体呢?

___________________

(2)快期末考试了,你正在看世界杯球赛直播时,妈妈发现了,告诉你马上考试了,学生应以学业为重,不能在看世界杯了,你会怎么和妈妈沟通呢?

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