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

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即墨:古地名,在今山东平度东南②毁:诽谤与后文“誉”意思相对③厚币:丰厚礼品。④饰诈:作假骗人。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面刺寡人之者      人恒

B. 必以              务尽其

C. 先帝不以臣卑      肉食者

D. 宫妇左右莫不王    不宜偏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时时间进         人不知不愠

B. 美于徐公       臣王吏之攻宋也

C. 面刺寡人过者     时人莫许也

D. 此所谓战胜朝廷   所欲有甚生者

3.对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

B. 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

C. 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

D. 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②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

5.从(甲)(乙)两段选文来看,“齐国大治”与齐威王的哪些措施有关?概括作答

 

1.C 2.B 3.D 4.①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 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②这是你用丰厚的礼品买通我的左右来赞赏你啊! 5.虚心纳谏,广开言路;求真务实,奖罚分明。 【解析】 参考译文: 【甲】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丽。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丽。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和身边的近臣,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没有不惧怕大王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一定很厉害了。” 齐威王说:“说得真好。”于是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得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得下等奖赏。”政令刚一下达,所有大臣都来进言规劝,宫门庭院就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了敌国。 【乙】齐威王召见即墨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即墨任官,每天都有指责你的话传来。但我派人去即墨察看,却是田地开辟,人民丰足,官府无事,东方因而安宁;(我明白)这是你不巴结我的左右以求他们帮助的缘故。”随即封赐即墨大夫享用一万户的俸禄。齐威王又召见阿(城)大夫,对他说:“自从你镇守阿(城),每天都有称赞你的好话传来。我派人前去察看阿(城),见田地荒芜,百姓贫困饥饿。以前赵国攻打鄄地,你不救;卫国夺取薛陵,你不知道;(我知道)是你用重金来买通我的左右近臣以求替你说好话!”当天,齐威王下令把阿地大夫及替他说好话的左右近臣处死了(煮死)。就这样众位大臣感到惊悚与恐惧, 没有一个敢掩饰自己的虚假,务必用尽自己(真实的)情感,齐国因此大治,成为天下的强盛国家。 1.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词等。此题较为简单,弄明白句意的基础上回答即可。本题A.过错/犯过错。B.实情/情感。C.见识短浅。D.偏爱/私情。故选C。 2.这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题,此题注意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的,一句文本中的,如果课本的句子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中的虚词的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带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是否通顺,即所谓的代入法。本题A.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可翻译为“却”。B.认为。C.结构助词,的/代词,指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D.介词,在/介词,比。故选B。 3.文言断句的题目,要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虚词、结构的对称、人称的转换,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如果是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本题中,“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的意思是:但我派人去即墨察看,却是田地开辟,人民丰足,官府无事,东方因而安宁。所以A、B选项中的句子的正确的断句方式是: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的意思是:我派人前去察看阿(城),见田地荒芜,百姓贫困饥饿。所以C、D选项中的句子的正确的断句方式是: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所以,正确选项为D。 4.本题考查的是文言语句的翻译。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本题要注意“谤讥”“市朝”“闻”“是”“子”“币”“事”“左右”的意思。同时注意“能谤讥于市朝”是状语后置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判断句。 5.此题属于信息筛选题,基本是对人物的某种品质、物象的特征、事情的原因、说明的道理、得出的启示、作者的情感等的分析,注意找到对应的文中的相应的句子,然后翻译,注意题干的要求是用原文的语句回答,还是用自己的话概括。此题从【甲】文意思可以概括出“虚心纳谏、广开言路”。从【乙】文意思可以概括出“求真务实、奖罚分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它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奥斯特洛夫斯基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B. 《水浒》成功地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鲁智深和李逵,他们都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粗中有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写了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骃国的旅行经历,真实地反映了十八世纪前半期英国的社会现实。

D. “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简·爱对罗切斯特说的这段话,表现了她独立倔强的个性和追求平等爱情的精神。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孙权劝学》里“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的“经”即儒家经典,其中“五经”指《诗》《书》《礼》《易》《论语》。

B. 《名人传》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写的一部人物传记,它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列夫·托尔斯泰一生的苦难和坎坷,赞美他们高尚的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C. 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即后世说理辨析一类的论说文。我们学过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马说》《爱莲说》。

D. 戏剧冲突是社会矛盾的反映,有它一定的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构成了剧本的基本情节结构。一般地说,剧本的情节结构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郑板桥的字是有设计感的,熔楷、隶、行、草于一炉;同时兑入画竹、画兰的笔意,奇崛峭拔如‘乱石铺街’。”一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完全正确。

B. “鼠目寸光、德隆望尊、朝花夕拾、人情练达、巧妙绝伦”都是主谓短语。

C.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战火越烧越烈,与家人难通音信的现状。”此句主语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D. “浩荡离愁白日斜”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愁绪的繁多、深广、延绵不绝。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条隧道已使用多年,里面相继出现了顶部渗漏、路面坑陷、道路泥泞等。

B.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将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C.目前,有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动荡局势,难道这对世界和平有影响吗?

D.在今年的女排亚锦赛上,中国女排辉煌地取得了八战全胜的战绩,荣获冠军。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登上翠屏册,爬上三江楼,只见宜宾市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大街小巷的人群和车辆川流不息,安全问题着实令人堪忧。

B. 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掀起“创卫”高潮,经过外墙粉刷、护栏改装、路面平整等系列改造,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C. 电影《摔跤吧,爸爸》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观看者趋之若鹜,电影院竟出现人满为患、一票难求的局面。

D. 春节期间,当越来越多的人忙于抢红包并乐此不疲时,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变成了“我看着你,你却在抢红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