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④不得抄袭。

(1)还记得蹒跚学步时,牵着我们的那双粗粝而充满了生命喧嚣的手掌吗?还记得第一次眺望窗外时,落在窗棂上,教我们感受温暖的那一寸温厚甜糯的阳光吗?就是那一寸阳光,那一树雨露,那一枚秋天的红叶,那一双牵我跨越山河的手掌,那一张雕刻着我的光阴故事的课桌……,陪伴我在这个喧嚣浮华的人世间,任我一点点,一节节,成长为茂林修竹。请以“________伴我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2)请阅读下面的材料,自己确定一个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一个小男孩在草地上发现一个蛹,他把它带回了家,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几个小时,身段似乎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小男孩看着于心不忍,于是,他拿起剪刀把蛹壳剪天,蝴蝶脱蛹而出。可是,这只蝴蝶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小男孩内疚地把它捧回草地。

 

诗,伴我成长 每每见到你,我就像见到了一位久违的朋友一样,一种熟悉感就会蔓延开来。至今,我还记得与你从相识相依的过程。 七岁,我与你第一次接触。我一个人坐在桌前,看着《唐诗三百首》,映入眼帘的第一句话,便是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当时的我还小,并不懂得这诗的内容,只是疑惑,这“明月光”怎么会是“地上霜”呢?或许,我就是从那时起,对你产生了兴趣。 九岁,是我正式认识你的第一年。教室里,时不时地传出我们稚嫩的声音:“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还是不懂你,却对你有了一种朦胧的认知,隐约间,似乎开始喜欢上你了。 再到后来,我尝试走进你的内心,去了解你,而你,也大方地对我敞开心扉,让我走进你的世界里。 我和你,手牵手,心连心,像鸟儿一样飞翔在云端,像鱼儿一样畅游在海中。 在你的世界里,我真正地领略到了你的美好,你的意境。 在唐朝,有诗仙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与自信,有诗圣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春”的悲怆与忧愤;在宋代,有陆游的“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的安闲和自适,有辛弃疾的“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壯烈与坚定;在明朝,又有有诗人于谦的“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的凛然正气…… 在我所读的诗里,纳兰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见”让我深深地震撼:这一个“若”,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字眼啊!它包含着希望,期许,还有现实的失落,遗恨,它包含着太多的人生哲理。 在我看来,诗还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人们缓缓地诉说一段历史的凝重,见证了世态的冷暖,人情的变故,甚至还记述了一个朝代的昌盛和衰败。这滋味正如南唐后主李煜所写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我与诗,在成长的路上,从相知到相依的过程中,诗教给我很多,也让我感受到了很多,我觉得诗就像水中飘浮的绿油油的荇菜,清新可人,爽心悦目;也像一杯绿酽酽的香茗,清喉润肺,余香袅袅。人们常说“书,是一种意境”,其实,说的正是诗啊! 在成长的路上,有诗相伴,真好! 【解析】 作文(一)“________伴我成长”。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目中的关键词一明一暗。明的是“伴我成长”四字;暗的,就是要在横线上填充的词语。“伴我成长”中的“伴”字是相伴相依,是一种陪伴,是凝聚着情感体验的。其实,这“明”与“暗”是一组因果关系,“暗的”是因,“明的”是果。搞清楚这组关系,就可以在横线上填充适当的词语。在个人的成长道路上,哪些东西与自己相伴相依呢?仔细一想,内容很多,有人、有事、有物,有具体的也有抽象的,比如:亲情、友情、诗歌、音乐、理想、美德、书刊、老街、老宅等。而选哪一种素材去写,要和写作者的成长环境相结合,也要和作者的情感寄托相联系。通常情况下,文章写作时切入口要小。写作时,多采用一些生动的画面展现、传神的细节描写、鲜明的对比手法等,可以更好地凸显文章主旨。作文(二)本材料出现了两个不同的角度:小孩和蝴蝶,因此可以多维审视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发现不同的立意。从小孩的角度考虑,小孩为了让蝴蝶不受痛苦的出壳,拿起剪刀把蛹壳剪开,结果这只蝴蝶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由此可见,结果不是小孩想看到的,但是小孩这样做确实是出于好心。再者,出现这个结果的原因是小孩替蝴蝶做了不该做的事,想要快些让蝴蝶出壳。因此可立意为:(1)事虽未办好,然助人解难之心应肯定。(2)包办代替,事与愿违。(3)凡事欲速则不达。 从蝴蝶的角度考虑,蝴蝶从蛹壳里出来,经历了痛苦的挣扎过程。但是最终由于小孩帮助蝴蝶出壳,而导致蝴蝶身躯臃肿,翅膀干瘪。由此可立意为:(1)新生命的诞生总要经过痛苦艰难的过程。(2)有困难要靠自己去克服,靠外力终难成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以“我爱秋季”为内容,写一段短文,1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①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②不充③,日昃④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节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注释) ①再适:改嫁。②饘(zhān)粥:稠粥。③不充:不足,这里指喝不上。④日昃(zè):太阳偏西。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予尝古仁人之心 求:_______

(2)异二者之为      或: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在(甲)(乙)两文中都起_______ 的作用;但两文采用的表达方式不同,(甲)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 的表达方式,(乙)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 的表达方式。

4.从(乙)文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伟大抱负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查看答案

用正楷把下列文字工整地抄写。

颜体字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整体上显得大气磅礴雄壮刚强庄严肃穆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填空。

(1)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举眼风光常寂寞,__________

(2)《水调歌头》中,词人把酒问天,内心激荡,思想矛盾,最后巧妙点出词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的留恋,选择勇敢面对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行路难》中诗人面对艰难险阻,表现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中,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描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小题。

《敬业与乐业》选段

梁启超

①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②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予,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1.选文中作者阐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选文第②段中划线句属于什么论据?其具体作用是什么?

3.作者引用了庄子和孔子的名言,二者去掉一个好不好?为什么?

4.“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照作者这一标准来衡量,请从身边举一个这样“天地间第一等人”的例子并加以简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