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学问和智慧(节选) 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有许多人...

学问和智慧(节选)

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有许多人从事研究工作,搜集了很多材料,但往往矻矻穷年,找不到问题的中心,得不到任何的结果,纵有结果,亦复无关宏旨——这便是由于没有智慧。而有智慧的人则不然,他纵然研究一个极小的问题,也能探骊得珠,找到核心所在;其问题虽小,而其映射的范围,却往往甚大。譬如孟德尔研究豆子的交配,居然悟出遗传的定律,奠下了遗传学和优生学的基础,就是一个例子。再说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在达尔文以前,何曾没有富于学问的生物学家,看见过海边的蚌壳、山中的化石、类人的猩猿、初民的种族?何以不能发现物竞天择,最适者存的天演公例?等达尔文发现以后,赫胥黎慨然叹曰:“这个道理,傻子都应该知道,为什么我以前不知道?”于是,他奋身而为达尔文的“牛头狗”,为他张目。当代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有人称他为牛顿后第一人,他的相对论是科学上一个稀有的创获,但是他自己却对人说:“我的发明其实很简单,只是你们看不见罢了!”他能看见别人所看不见的,便是他的智慧过人之处。

1.选段论述的观点是  ___________

2.画线句中的“这个道理”是指  _________

3.“我的发明其实很简单,只是你们看不见罢了!”这句话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1.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 2.达尔文的进化论 3.一些看似简单平常的现象中也会隐藏着有价值的东西;我们要树立发现意识。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议论句”,即是论点,首先看标题,再看文首文尾。本题可抓住第一段首句中心句回答即可。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通读文段,就知“这个道理”是指前文所说的达尔文的进化论。据此回答即可。 3.本题考查阅读感悟能力。在谈启示时一定要正面积极,同时,要根据文章内容尤其是牛顿所说的“我的发明其实很简单,只是你们看不见罢了”,即提醒我们要有发现意识,要有善于发现的慧眼。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与谢中书书》

(乙)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按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选自《春秋战国异辞

(注释)(ōu):唱歌。(qú):大道。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晓雾将(散尽)    B. 未复有能其奇者(和,跟

C. 秦青弗阻止,劝阻    D. 行云(阻止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郊衢/薛谭学讴秦青    B. 康乐以来/谓尽之

C. 薛谭乃求反/新陈代    D. 辞归/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4.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甲)文是书信体—— 一种应用性的文体,信中体现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

B. (甲)文中“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一句表现了山水相映之美。

C. (乙)文中薛谭“辞归”的原因是他认为秦青没有什么技艺但后来薛谭知错能改,变骄傲为虚心,这是难能可贵的。

D. (甲)文描绘了“山川之美”,(乙)文说明了学习必须虚心、持之以恒不能骄傲自满、半途而废。

 

查看答案

九年级(1)班准备开展以“梦想与明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任务。

(1)请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16字)

____________

(2)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拟写一段开场白。(不少于8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材料,写出探究结果。

(材料一)我国数学家陈景润为解决“哥德巴赫猜想”,坚持每天凌晨3点起床学外语,同时每天去图书馆。最终他成为了数学大师。

(材料二)贝多芬小时候弹钢琴专注时,手指在键盘上磨得滚烫。为长期弹下去,他在琴旁放置一盆凉水,把手指浸在水中泡凉后接着弹,水撩在地板上积少成多,漏到楼下房东家里他都浑然不知。

 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他对我叙述的我国近百年来的大事记感到十分惊讶。他断然宣称,那些事不过是一大堆阴谋、叛乱、暗杀、大屠杀、革命和流放,是贪婪、党争、虚伪、背信弃义、残暴、愤怒、疯狂、仇恨、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所能产生的最严重恶果。

(1)选段出自名著《____》,选段中的“我”是指_______

(2)请从“他”对“我”国历史的评价进行分析,“他”的国家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孝敬”是国家之法,也是个人之律。先说孝。孝者,善之基石。______。对待老弱病残,眼里不斜视,心里不轻看,是“敬”的起始;面对庸人俗事,脚下不趋炎,嘴上不附势,则是“敬”的延续。平等相待,才是最质朴的“敬”的姿态。

①那便如树之没有根须,水之没有泉眼

再说敬。敬老扶弱,应是人的本能和天性

③有道是:“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对父母不孝顺,对长辈不尊敬

④扶弱,需要随时为弱者助力,给弱者递上自己物质和精神的“拐杖”

⑤敬老,需要时刻为老人着想,把老人视为自己眼里和心里的“座上宾”

 

查看答案

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阅读不同于浏览,阅读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净化心灵境界。一个人能坐下来看一个小时书,是需要安静的,代表了他的一种生活境界,除了增加一个人的思想深度外,还会引人深入思考。②所以,我们要在全社会创立一种读书的氛围,鼓励大家坐下来多读书,特别是要完整地读一本书。③既然是读电子书,也要尽可能完整地读,因为随便翻两页的阅读,无助于深入了解作者的思想,难以深入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