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鲜花课
①那天出差,在高铁站候车,闲着无事便看着来来往往的陌生人解闷。忽然,视线里出现了一个中年男人,他站在安检区外,正被人热热闹闹地包围着送行。这人棕黑面庞,西装革履,不笑的时候很有几分严肃。可是此时他不得不笑:一群人围着他,此起彼伏地寒暄着。终于到他安检了,戏剧性的一幕却来了﹣﹣一个小美女慌慌张张地赶来,往他怀里塞了一大捧鲜花。
②那是一束淡黄色的玫瑰,足有四五十枝,每枝都用淡绿色的纱纸独立包装着,极为悦目。花中还插着两枝大大的粉色百合,都是三头的。
③男人忙不迭地向送行的人们挥手再见,进入了安检区。他一手抱着玫瑰,一手拉着箱子,还单背着一只包。看着他在安检的传送带上手忙脚乱地挪动箱包和鲜花,我不由得笑起来。
④鲜花,我也收到过这样的礼物。说实话,这样的礼物是一种漂亮的麻烦。第一次被送鲜花时,我也是两手满满的行李,却还是倍加珍惜地把花抱回了郑州。上车下车几番折腾,到家后的鲜花已经枝叶凋折。曾经美丽芬芳的花朵转瞬就衰败如此,我唏嘘不已,只好将其扔进了垃圾桶。
⑤于是得出结论:鲜花这种东西,收到的时候是喜悦的,拍照的时候是娇美的,放在房间里是芬芳的,但在旅程中,却是十分狼狈的。从此再在告别时收到鲜花,我便直接将花送进机场或车站的垃圾桶,不给自己找麻烦。
⑥也于是,当这个男人带着淡淡的百合芬芳从我身边走过时,我便带着几分看笑话的意思,看他怎么处置怀里的鲜花。
⑦只见他走到候车席的一端,似乎是踌躇了片刻,然后,他解开了花束的包装纸。再然后,他开始将花分送给候车的人们,每人一枝,人人有份。
⑧发花呢?有人惊叹。哦,这种福利真不错。
⑨要钱吗?也有人这么问。
⑩送的。他强调。
⑪有老人谦让,说给年轻人吧。也有人谢绝他,说手上行李太多。他也不勉强。事实上,
这事情虽然很温馨,但他看起来仍然有点严肃,还带着些腼腆。不得不承认,这种腼腆在他脸上,很可爱,真可爱。
⑫人群微微有了波澜,候车席里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他,注意到了他。便有人凑了过来,
其中有一对小情侣点名求那两枝百合,他自然是慷慨相赠。小情侣顿时笑靥如花,还要求和他合了影。合影时,男人的笑虽然是淡淡的,却极动人。
⑬快到我这里了。看着他越走越近,我心里居然有些紧张起来,如同小孩子在等待将要分得的糖果。
⑭终于,盼到了他送的花朵。谢谢。我欣喜地接过来。
⑮多奇怪。我曾那么多次将成束的鲜花放进垃圾箱,现在,却如此珍爱他分赠的这一枝。
⑯环顾四周,整个候车室,花香弥漫,每个拿到花的人,脸上都洋溢着欢乐。
⑰﹣﹣对于人生种种,哪怕再动人,我也总觉得黯淡和虚无。比如鲜花,在我的意识深处,便是虚无之物,开得再悦目,也会很快萎谢,然后被扔掉,结局颓然。如同太多稍纵即逝的美好事物,甚至如同人生。
⑱而眼前这个男人,他明了这些吗?他一定是明了的,可是,他还是把手中的花朵,一枝一枝地送了出去,分享给陌生人。不论结果如何,他始终有分享的勇气和赠送的热情。而这些鲜花,也因了他的智慧,在成为垃圾之前,幸福地绽放到了最后一刻。
⑲所谓勇敢,不就是如此吗?即使美好易逝,也要努力绽放。所谓智慧,不就是如此吗?正因为美好易逝,更要善加珍惜。这样的人生,才是精彩有价值的呀!
⑳他给我上了重要的一课。
(摘自《大河报》2018.1,有删改)
1.通读全文,说说文章以“鲜花课”为题目有何作用。
2.品味语言,回答问题。
①结合语境,赏析第⑫段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人群微微有了波澜,候车席里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他,注意到了他。
②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⑬段画线句。
看着他越走越近,我心里居然有些紧张起来,如同小孩子在等待将要分得的糖果。
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⑲段语句的理解。
这样的人生,才是精彩有价值的呀!
4.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手法方面富有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古代服饰中的审美意识
①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演变。
②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不同派别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服饰美学思想中,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审美主张。如儒家倡“约之以礼”,墨家倡“节用”,法家倡“自然”,反对修饰。
③魏晋时期是政治经济最为混乱的年代,但在精神上却是极自由解放的时期。最有名的竹林七贤,主张道家的自然主义思想,抨击虚伪的儒家名教,以蔑视朝廷,不入仕途为潇洒超脱之举。表现在装束上则是袒胸露臂,披发跣足,以示不拘礼法。《晋记》载:“谢鲲与王澄之徒摹竹林诸人,散首披发。”这种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摆脱了汉代儒教的礼法束缚,直接展示人格个性之美。
④如果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种内在精神的释放,那么,唐朝的服饰则是对美的大胆追求。据史料记载,唐代服饰色彩之华丽,女子衣装之开放是历代没有的。唐代出现追随时尚的潮流,其石榴裙流行时间最长,《燕京五月歌》中“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条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儿女染红裙。”安乐公主的百鸟裙为中国织绣史上的名作,官家女子竞相效仿,致使山林奇禽异兽扫地无遗。服饰风格是与现实分不开的,唐朝前期经济繁荣,手工艺发达,对外交流频繁,博采众长,首都长安堪称中国古代的“巴黎”。
⑤到了唐代后期,服饰审美中那种真率奔放的阳刚之气不得不让位于细腻含蓄的阴柔之韵,此种审美倾向的转变,是与当时唐朝由盛转衰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的。
⑥宋朝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服饰以纯朴淡雅为美。明代是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史上最鼎盛的朝代,服饰华丽异常。这是因为明朝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封建意识趋向于追求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此外,明代中期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发达的手工业和频繁的对外交流,使其服饰从质料到色彩到图案都追求艳丽,形成了奢华的风气。到了封建社会末期,西洋文化逐渐向东渗透,留学生脱长袍马褂,变西装革履,也与当时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有密切联系。
⑦在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服装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饰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成了区分社会等级的标志。唐贞观年间曾两次下诏颁布服饰颜色和佩带的规定。在清朝,官服对于黄色亦有禁例,皇太子用杏黄色,而普通皇子的官服颜色则为金黄色,而下属各王等官职不经赏赐是绝不能用黄色的。
⑧纵观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中国古人审美意识对服装的影响,服装从最早的遮羞蔽体功能,经过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演变,从等级制度的代言人,到后来标榜个性的象征物,走过了漫长的岁月,而审美意识贯穿其中。今天,我们只有紧抓时尚脉搏,吸收传统文化之精华,了解现代人之审美情结,才能设计出中国民族服装的时尚精品。
(本文有删改)
1.阅读全文,说说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服装各有怎样的特点。
2.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如儒家倡“约之以礼”,墨家倡“节用”,法家倡“自然”,反对修饰。
3.阅读第④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据史料记载,唐代服饰色彩之华丽,女子衣装之开放是历代没有的。
近年来,济南市大力发展传统文化,很多历史悠久的古迹被重新发掘出来。“蓬莱院”是隐藏在济南的老街巷“霞侣市”的一座传统道观,取“闹中求静”之意,面积虽小,却有悠久的历史。
(1)在蓬莱院门口,有这样一幅对联:“德配天地,道贯_____”。请你把它补充完整。
(2)济南是历史文化名城,历下亭、兴国禅寺、铁公祠、万竹园……很多历史古迹遍布全城,请仿照下面的句子,写一句话。
蓬莱院是隐藏在闹市中的隐士,简单却不失风骨。_____,_____。
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①_____,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②关关雎鸠,_____。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③_____,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④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⑤_____,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⑥无丝竹之乱耳,_____。(刘禹锡《陋室铭》)
⑦杜甫《登楼》中表现对祖国山河热爱和对民族历史追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列各题。
诣红楼院寻广宣①不遇留题
李益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②。
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③。
注:①广宣:一位善诗的僧人,与作者常有往来,诗酒唱和,过从甚密。②红楼:长安城东北角的安国寺内朱红色的大楼,巍然屹立,富丽堂皇。③户钩:开门的工具。
1.诗歌通过描绘_____、_____、_____、红楼等景物,表达了诗人的_____情感。
2.诗歌第二句中“倚”字用得最妙,试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徧:通“遍”,遍及,普遍
B.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孚:为人所信服
C.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加:增加
D. 公将鼓之 鼓:击鼓进军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B. 肉食者谋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也
C. 既克,公问其故/其如土石何
D. 登轼而望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本文是《左传》中的名篇,记录了齐鲁长勺之战的故事,长勺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B. 本文详写了曹刿战前、战后的“论战”,而对交战的过程略写,这样写是为了突出中心,表现曹刿的远见卓识,深谋远虑。
C. 曹刿入见后与庄公的一番对话,使庄公明确了战争胜利的基础是近臣的拥护、神灵的保佑和百姓的支持。
D. 战中,只用两个“未可”,两个“可矣”简短的语言描写,就表现出了曹刿在瞬息万变战场上的沉着冷静,以及对战争敏锐的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