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

文言文阅读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冠,博通经史,好贾谊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丁母忧。五年,调福昌主簿。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

(注释): ①磔裂诡异之弊:割裂文辞,追求怪异的流弊。磔(zhe):分裂  ②避此人,出一头地:回避这个人,给他出人头地的机会。③丁母忧:指为母守孝。④旧:指先前写作的人。

1.下列句中“以”字用法与“故文多不工”相同的一项是(       )。

A.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B. 刀劈狼首    C. 公亦此自矜    D. 屠惧,投

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苏轼是眉山人,十岁就跟随父母,游学于四方,同时跟母亲学习。刚成年就已博通经史。

B. 嘉佑二年苏轼参加礼部考试,一篇《刑赏忠厚论》让欧阳修惊叹,最终定他第一。

C. 苏轼的制策写的很好,从宋初以来,制策被列入第三等的,只有吴育和苏轼两人。

D. 苏轼以《春秋》经义策问取得第一,殿试中乙科。欧阳修赞叹“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母之否乎   

(2)冠,博通经史

(3)置第二

(4)修梅圣俞曰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2)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1.C 2.B 3.(1)答应、允许。(2)等到。(3)只是。(4)对……说。 4.(1)你如果能成为范滂一样的人,我又怎会不和范滂的母亲一样深明大义呢?(2)我从前有的见解,嘴里不能说出,现在看到这本书,说到我心里了。 【解析】 1.C项句中“以”字用法与“以故文多不工”相同,都是“因为”之意。A目的连词“来”。B介词“用”。D介词“把”。 2.B项“最终定他第一”错。原句是“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想定他为进士第一名,但怀疑是自己的门客曾巩写的,便放在了第二名。 3.考查文言词语的义项。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比”:等到。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而“许”在现代汉语中也有“答应、允许”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汝”“顾”“昔”“是”“得”等字词的翻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诗歌,完成文后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2.你从诗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诗歌赏析

夜归丁卯桥村舍

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

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紫蒲低水槛,红叶半江船。

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

1.“桥响犬遥吠”表现了月下村舍怎样的氛围?试作简要分析。

2.“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参照画线的文字仿写句子,同唱一首献给母亲的歌。

母亲得知我生病,急匆匆赶到我的病床前。我微微睁开双眼,发现母亲正慈祥地看着我,那是一种怎样的眼神啊!那是晨曦对娇花的沐浴,那是春风对碧水的轻抚,那是          ,那是         

 

查看答案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视野是衡量一个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所以,到了16岁左右时,年轻人得有点大视野。 

①16岁之后,年轻人会进入一个视野拓展期,

②16岁之前的孩子,眼中大多是孩子气的东西;

③而随着高度的上升,视野会变宽。

④在这个阶段,你所看到、接触到以及思考到的,都将会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⑤这是16岁左右的年轻人所经历的一般过程。

A. ①③②④⑤    B. ②④⑤③①    C. ①②⑤③④    D. ②①④③⑤

 

查看答案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山朗润起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沧海》中运用想象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特定时间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即景抒情又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