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期______
(2)去______
(3)委______
(4)顾______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待君久不至,已去。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用原文回答)?
4.“期日中,过中不至”一句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对子骂父”一句说明父亲友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5.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怎样一个道理?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这个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据有关人士保守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在六千万元以上。
B. 传统文化培养了中国民众高尚文雅的气质和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
C. 很多人喜欢运动,但专家提醒,适量运动才能增加人体的免疫力,运动要讲究科学性。
D. 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也许是在为自己的“早晚”这一信念而进行的搏斗中,溪水分道扬镳了:一部分水说,这一条路会早一点儿到达目的地,而另一部分水认为另一边是近路,于是他们分开来了。
B. 再瞧瞧那沿江攒聚的怪石奇峰,峰峰都是瘦骨嶙峋的,却又那样玲珑剔透,千奇百怪。
C. 阿!闰土的心里有无边无际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D. 古刹当年的盛况,于此可见一斑。
阅读《卖白菜》节选,回答后面的问题。
终于挨到了集上。母亲让我走,去上学,我也想走,但我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白菜的价钱。母亲回答了她。老太太蹲下身,开始翻动我们那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又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
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老太太开始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经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大婶子,别撕了,放到这时候的白菜,老帮子脱了五六层,成了核了。”母亲也劝说着她。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的、洁白的菜帮。在清冽的寒风中,我们的白菜散发出甜丝丝的气味。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搬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母亲用秤钩子挂住白菜根,将白菜提起来。老太太把她的脸几乎贴到秤杆上,仔细地打量着上面的秤星。
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
母亲因为偏头痛,算了一会儿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我找了一根草棒,用我刚刚学过的乘法,在地上划算着。我报出了一个数字,母亲重复了我报出的数字。
“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
“你自己算就是了。”我说。
老太太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地揭开,露出一沓纸票,然后将手指伸进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母亲也一张张地点。
等我放了学回家后,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那个蜡条篓子摆在她的身边,三棵白菜都在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为被老太太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我的心猛地往下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过了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
“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娘,”我哭着说,“我……”
“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眼泪就挂在了腮上。
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1.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一段“终于挨到了集上”一句中“挨”字的含义。
2.文章结尾写“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请你说说作者“依然沉痛”的原因是什么。
3.选文画线部分对母亲的眼睛进行了描写,请你结合这一处细节描写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
4.文章运用了颇多的笔墨详细描写了卖白菜的全过程,然而就在写到老太太将钱付给母亲后,戛然而止,紧接着写了“我放学回家后”发生的事情,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
黄山著名的巧石“猴子观海”,是一只石猴蹲在狮子峰顶,也真难为它有这么好的耐心,千万年来一动不动地 着眼前 的烟云。遇到晴朗的日子,虽然没有云海茫茫,却是别有一番景观。
A. 观望 飘走 B. 观望 飘逝
C. 观看 飘荡 D. 观赏 飘忽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怅惘 吝啬 涟漪 B. 怠慢 阴诲 隔膜
C. 繁衍 积攒 箫瑟 D. 屹立 瑕想 萦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