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赵树理同志二三事 汪曾祺 ①赵树理同志身高而瘦。面长...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赵树理同志二三事

汪曾祺

①赵树理同志身高而瘦。面长鼻直,额头很高。眉细而微弯,眼狭长,与人相对,特别是倾听别人说话时,眼角常若含笑。听到什么有趣的事,也会咕咕地笑出声来。有时他自己想到什么有趣的事,也会咕咕地笑起来。赵树理是个非常富于幽默感的人。他的幽默是农民式的幽默,聪明,精细而含蓄,不是存心逗乐,也不带尖刻伤人的芒刺,温和而有善意。他只是随时觉得生活很好玩,某人某事很有意思,可发一笑,不禁莞尔。他的幽默感在他的作品里和他的脸上随时可见(我很希望有人写一篇文章,专谈赵树理小说中的幽默感,我以为这是他的小说的一个很大的特点)。赵树理走路比较快(他的腿长;他的身体各部分都偏长,手指也长),总好像在侧着身子往前走,像是穿行在热闹的集市的人丛中,怕碰着别人,给别人让路。赵树理同志是我见到过的最没有架子的作家,一个让人感到亲切的、妩媚的作家。

②树理同志衣着朴素,一年四季,总是一身蓝卡叽布的制服。但是他有一件很豪华的“行头”,一件水獭皮领子、礼服呢面的狐皮大衣。他身体不好,怕冷,冬天出门就穿起这件大衣来。那是刚“进城”的时候买的。那时这样的大衣很便宜,拍卖行里总挂着几件。奇怪的是他下乡体验生活,回到上党农村,也是穿了这件大衣去。那时作家下乡,总得穿得像个农民,至少像个村干部,哪有穿了水獭领子狐皮大衣下去的?可是家乡的农民并不因为这件大衣就和他疏远隔阂起来,赵树理还是他们的“老赵”,老老少少,还是跟他无话不谈。看来,_________。但是敢于穿了狐皮大衣而不怕农民见外的,恐怕也只有赵树理同志一人而已。——他根本就没有考虑穿什么衣服“下去”的问题。

③他吃得很随便。家眷未到之前,他每天出去“打游击”。他总是吃最小的饭馆。霞公府(他在霞公府市文联宿舍住了几年)附近有几家小饭馆,树理同志是常客。这种小饭馆只有几个菜。最贵的菜是小碗坛子肉,最便宜的菜是“炒和菜盖被窝”——菠菜炒粉条,上面盖一层薄薄的摊鸡蛋。树理同志常吃的菜便是炒和菜盖被窝。他工作得很晚,每天十点多钟要出去吃夜宵。和霞公府相平行的一个胡同里有一溜卖夜宵的摊子。树理同志往长板凳上一坐,要一碗馄饨,两个烧饼夹猪头肉,喝二两酒,自得其乐。

④喝了酒,不即回宿舍,坐在传达室,用两个指头当鼓箭,在一张三屉桌子打鼓。他打的是上党梆子的鼓。上党梆子的锣经和京剧不一样,很特别。如果有外人来,看到一个长长脸的中年人,在那里如醉如痴地打鼓,绝不会想到这就是作家赵树理。

⑤赵树理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农村才子。王春同志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过树理同志曾在一个集上一个人唱了一台戏:口念锣经过门,手脚并用作身段,还误不了唱。这是可信的。我就亲眼见过树理同志在市文联内部晚会上表演过起霸。见过高盛麟、孙毓起霸的同志,对他的上党起霸不是那么欣赏,他还是口念锣经,一丝不苟地起了一趟“全霸”,并不是比划两下就算完事。虽是逢场作戏,但是也像他写小说、编刊物一样地认真。

⑥赵树理同志讲话很“随便”。那一阵很多人把中国农村说得过于美好,文艺作品尤多粉饰,他很有意见。他经常回家乡,回来总要做一次报告,说说农村见闻。他认为农村还是很穷,日子过得很艰难。他戏称他戴的一块表为“五驴表”,说这块表的钱在农村可以买五头毛驴。——那时候谁家能买五头毛驴,算是了不起的富户了。他的这些话是不合时宜的,后来挨了批评,以后说话就谨慎一点了。

⑦赵树理同志抽烟抽得很凶。据王春同志的文章说,在农村的时候,嫌烟袋锅子抽了不过瘾,用一个山药蛋挖空了,插一根小竹管,装了一“蛋”烟,狂抽几口,才算解气。进城后,他抽烟卷,但总是抽最次的烟。他抽的是什么牌子的烟,我不记得了,只记得是棕黄的皮儿,烟味极辛辣。他逢人介绍这种牌子的烟,说是价廉物美。

⑧赵树理同志担任《说说唱唱》的副主编,不是挂一个名,他每期都亲自看稿,改稿。常常到了快该发稿的日期,还没有合用的稿子,他就把经过初、二审的稿子抱到屋里去,一篇一篇地看,差一点的,就丢在一边,弄得满室狼藉。忽然发现一篇好稿,就欣喜若狂,即交编辑部发出。他把这种编辑方法叫做“绝处逢生法”。有时实在没有较好的稿子,就由编委之一自己动手写一篇。有一次没有像样的稿子,大概是康濯同志说:“老赵,你自己搞一篇!”老赵于是关起门来炮制。《登记》(即《罗汉钱》)就是在这种等米下锅的情况下急就出来的。

⑨赵树理同志的稿子写得很干净清楚,几乎不改一个字。他对文字有“洁癖”,容不得一个看了不舒服的字。有一个时候,有人爱用“妳”字。有的编辑也喜欢把作者原来用的“你”改“妳”。树理同志为此极为生气。两个人对面说话,本无需标明对方是不是女性。世界语言中第二人称代名词也极少分性别的。“妳”字读“奶”,不读“你”。有一次树理同志在他的原稿第一页页边写了几句话:“编辑、排版、校对同志注意:文中所有‘你’字一律不得改为‘妳’字,否则要负法律责任。”

⑩树理同志的字写得很好。他写稿一般都用红格直行的稿纸,钢笔。字体略长,如其人,看得出是欧字、柳字的底子。他平常不大用毛笔。他的毛笔字我只见过一幅,字极潇洒,而有功力。是在劳动人民文化宫见到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刚成立,负责“宫务”的同志请十几位作家用宣纸毛笔题词,嵌以镜框,挂在会议室里。也请树理同志写了一幅。树理同志写了六句李有才体的通俗诗:

古来数谁大,

皇帝老祖宗。

今天数谁大,

劳动众弟兄。

还是这座庙,(劳动人民文化宫原是太庙)

换了主人翁!

1.在汪曾祺笔下,赵树理兼具了“认真”和“随便”两种矛盾的特质,文中哪些方面体现了他的“认真”和“随便”,填写下列横线。

认真:

随便:

2.第二小节划横线句子“看来”后面还有一句话,请根据上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补充出来。

看来,_________

3.赏析下列两句话。

(1)他戏称他戴的一块表为“五驴表”,说这块表的钱在农村可以买五头毛驴。(描写角度)

(2)据王春同志的文章说,在农村的时候,嫌烟袋锅子抽了不过瘾,用一个山药蛋挖空了,插一根小竹管,装了,狂抽几口,才算解气。(加点字)

4.请说说文中最后一段引用赵树理的诗有何作用?

 

1.认真:表演起霸 编辑刊物 随便:吃饭穿衣 说话随便 抽烟随便 2.能否接近农民,不在衣裳。(意思接近即可) 3.(1)语言描写,将自己戴的手表和“五头驴”联系起来,可见赵树理语言幽默丰富,关心农民疾苦,以及他的“随便”。 (2)用“蛋”这个量词,形象生动写出了他抽烟的方式,烟量之大,也侧面写出了他为人不拘小节。 4.总结全文,表达了赵树理对人民当家作主的喜悦,进一步显示了赵树理为文和为人通俗易懂、贴近群众的特点,赞扬了赵树理永远站在劳动人民立场,为劳动人民发声的高尚品质。 【解析】 1.考查对文章要点信息的筛选和提取的能力。通读全文,梳理脉络,分清层次,综合考虑,提取要点,找到关键句,必要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即可。如“认真”可提取第5段中间的“我就亲眼见过树理同志在市文联内部晚会上表演过起霸”,第5段段末的“写小说、编刊物一样地认真”。“随便”可提取第3段的“他吃得很随便”,第6段的“赵树理同志讲话很随便”,第7段“赵树理同志抽烟抽得很凶”等。 2.属于补写。补写语段或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文章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此题要注意补写的语句在语段的中间,应当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如可填“能否接近农民,不在衣裳”,又总结了上文,也开启了下文“他根本就没有考虑穿什么衣服‘下去’的问题”的内容。 3.赏析文句。此题比较容易,因为题干已经给出了分析方向,即分别从描写的角度和品味词语的角度分析作答。(1)“他戏称他戴的一块表为‘五驴表’,说这块表的钱在农村可以买五头毛驴”使用了语言描写的方法。可见赵树理对农村生活之熟悉,以及他的或为人赤诚,敢于发声。(2)“装了一‘蛋’烟”的“蛋”,是写抽烟的方式和烟量之大,从侧面写出了他为人随和豪爽的性格特点。答题时最好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体会语句所表现的人物的形象特征。 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具体考查最后一段引用赵树理的诗的作用。考查语段内容的作用,要考虑到语段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语段正好是文章的结尾,所以就有收束全文,点明主旨的作用。要把文章所表达的中心答出来,即表达了赵树理对人民当家作主的喜悦,进一步显示了作为政府干部的赵树理与人民心贴心的高尚品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生路上,难免有失意、忧伤、挫折相伴相随。有时,你也许会感叹人情冷暖,而实际上,只要你打开心中那扇真诚、豁达的门,诚挚地与他人交往,就会发现,人间处处有真情:有时,在前进的路途中,你也许会明显地感觉到“山重水复疑无路”,而实际上,只要你打开心那扇智慧、勇敢的门,就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

请以“打开心中那扇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查看答案

“微信”是时最热门的社交信息平台,同学们也几乎人人都加入了“微信圈”。为了引导同学们合理、适度地运用“微信”这种信息交流方式,班级开展了以“聚焦微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你所在小组准备围绕“初中生使用微信”展开调查,请你设计4个调查问题。____

(2)同桌张维是个“微信控”,几乎每天都要在微信里晒自己和家人的照片,也特别喜欢用微信的“摇一摇”功能结交陌生的朋友,你联想到网络上“利用微信头像、照片等进行诈骗”的新闻报道,想提醒他注意保护隐私和上网安全,你这样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100-12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完成小题。

在“主题探究学习:新闻”综合性学习中,班上要主办一期新闻小报。成下面任务。

1.为新闻小报设计三个栏目(每个栏目4个字)。并简要说明栏目内容。

例:栏目 警钟常鸣 内容 点评班级存在问题,教议结合

栏目①   内容   

栏目②   内容   

2.为近期校园内发生的事情写一则消息,只写标题和导语(不超过20字)。

①标题:         

②导语:         

 

查看答案

下面两段文言文(选段)均选自《水经注》,阅读后完成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相类,林木高茂,略尽冬青。猿鸣至清,山各传响,泠泠不绝。

[注]①纡:弯曲;②形容:形状;③类:相似;④泠泠:声音清脆。

1.两文都抓住了两岸之山的特点进行描述。甲文中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突出夏水的特点。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略无处 (2)沿阻绝

(3)引凄异 (4)泠泠不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相类。

4.文中写到高猿长啸,乙文中写到猿鸣至清,试思考两篇文章描写猿鸣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查看答案

填空。

(1)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2)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