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到了一九二○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我被派到上海去帮助组织反对赵恒惕的运动。那年(一九二二年)冬天,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我本想参加,可是          ,结果没有能出席。我回到湖南,大力推动工会的工作。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1)文中的“我”是谁?

(2)下列有一本书不属于材料中提到的“三本书”是(    )

A.《共产党宣言》    B.《资本论》

C.《阶级斗争》      D.《社会主义史》

(3)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文字。

 

(1)毛泽东 (2)B (3)忘记了开会的地点,又找不到任何同志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作品的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本题考查的是《红星照耀中国》,对其中的作者、人物、情节要有准确的把握。《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根据语段中“我”的活动,可以明确片段中的“我”是毛泽东,他提到的“三本书”分别是《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和《共产党宣言》。根据对作品的了解可以知道,“我”没能出席第二次党代表大会的原因是忘记了开会的地点,又找不到任何同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是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斯诺可能报道了(    )

A. 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    B.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 台儿庄战役胜利    D.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查看答案

(题文)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结束的。”“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以下说法不符合相关史实的是(    )

A. 红军长征是历史上的壮举。

B. 长征的胜利,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C. 红军长征过程中宣传了革命的思想。

D. 长征的胜利,意味着中国民主革命取得了成功。

 

查看答案

美国人埃德加·斯诺是较早向世界报道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外国记者。1937年10月,其西北革命根据地采访录《红星照耀中国》在英国出版,引起世界轰动。1938年12月,该书在上海发行的中文版却更名为《西行漫记》,其改名原因最有可能是(    )

A. 凸显延安的抗战中心地位    B. 便于该书在中国顺利发行

C. 准确界定采访活动的区域    D. 遵循新闻采访的中立原则

 

查看答案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    )

A. 八一三事变    B. 西安事变    C. 九一八事变    D. 七七事变

 

查看答案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这是斯诺对以下哪一事件的评价(     )

A. 五四运动    B. 红军长征    C. 北伐战争    D. 抗日战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