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从历史中学什么
(1)历史是一株古树,斑驳中隐含着清晰地年轮;历史是一部旧书,久远中弥漫着醉人的馨香;历史是一位长者,沧桑中印记着丰富的过往。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把握其精要,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教益。
(2)学会一种思维——历史思维。人类历史长河漫漫,气象万千,如果不懂历史思维,不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极有可能迷失在资料与细节的汪洋之中。因此,学习历史,首先学会运用历史思维,掌握历史的辩证法。历史思维主要包括三点:一是长时段的视域。观察问题,不 能局限于一时一事,不能基于个别时段的历史现象,轻率作出长时段的历史结论。要坚持将研究对象置于较长的历史时期冷静观察、深入分析。二是整体的视域。不能见孤木以为森林,不能用局部的考察代替整体的把握,更不能用个别案例的结论代替对全局的认识。三是发展的眼光。不能把研究对象静止化,要善于从纷繁变幻的社会现象中探索变化原因、发现变化规律、把握变化本质。掌握了历史思维,做事就会着眼长远,不斤斤计较于一时得失;就会善谋全局、总揽八方,不因枝节失大体;就会因时应变,善于引领潮流,“不畏浮云遮望眼”。
(3)掌握一种本领——鉴古知今。人们记录历史,研究历史,绝非仅为发思古之幽情。司马迁说写史是“述往事,思来者”。他的《史记》令古今迷惘者悬崖勒马,迷途知返。“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学习历史,可了解治乱盛衰之源,通晓兴衰成败之道。以史为鉴,服务当前,以史经世。德国总统勃朗特在二战之后向犹太死难者的惊世一跪,不仅没有辱没他以及德意志民族的形象,反而使他的形象更加高大;相反,日本国家首脑参拜“靖国神社”,祭拜二战要犯,即便他们翻扣了历史这面镜子,但勃朗特这面镜子却折射出一部分日本人对待历史的态度。事实上,无论个人还是国家,我们都要从演变的历史中,从前人处理、应对的成败得失中,学到有益的东西。我们必须回望历史,审慎判定所处的时代方位。
(4)养成一种品格——砥砺气节。人类历史之河波澜壮阔、奔腾浩瀚,个人在其中不过是沧海一粟。一个真正懂得历史的人,不会过分在意一己荣辱得失,而更关心这条长河的未来走向。如古人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抚今追昔,会感受到一股贯通古今、回荡于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学习历史可以使我们开阔胸怀,善于从历史因革损益中、从前人成败利钝中砥砺气节。中国历史具有教化功能,主张通过真实的记载弘扬道德、培育正气、警醒后人。我们应从前人立身行事、所言所行、身世沉浮中,定是非、辨善恶、明得失。
(5)历史是一把严苛的标尺,度量分毫误差;历史又是一眼灵动的清泉,滋养贫瘠的心田。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2)段的论证思路。
3.选文(3)段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答谢中书书 (_______) (2)晓雾将歇 (____)
(3)夕日欲颓 (_______) (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 “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繁多杂乱。
D.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4.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秋风引
唐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诗中写“秋风”有何作用。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名著阅读题。
(1)在拉格多,格列佛到了语言学校,三位教授正坐在那儿讨论如何改进本国语言。他们有两个计划分别是什么?
(2) 《格列佛游记》中慧骃国的居民分为哪两大类?他们各有哪些特性?作者借此讽刺什么?
(3)简答格列佛为何成了利立浦特国举国称颂的英雄?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们彼此之间感情不和,早已分道扬镳了。
B. 班会上,他夸夸其谈,出众的口才使大家十分佩服。
C. 他的捏陶技艺已达登峰造极的地步,泥巴在他手中好像有了生命。
D. 秋风中叶子簌簌而落,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西汉史学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这部书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的三千多年历史。鲁迅先生曾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诗歌305篇。分风、雅、颂三大类。形式以四言为主,采用了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C. 庄子,春秋时期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D. 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源自晋·陶潜《桃花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