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楹联(yíng) 苍穹(qióng...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联(yíng)  苍(qióng)    意(qiè)    言简意赅(gāi)

B. 红(yīn)   地(ké)       污(gòu)    销声迹(lì)

C. (gěn)   据(jié)      阴(huì)    级而上(shí)

D. 桥(jiàn)  然(mò       洞(xuè)    然而至(piān

 

A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在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A.正确;B.应为殷红(yān)、地壳(qiào)、销声匿迹(nì);C.应为作梗(gěng)、拾级而上(shè);D.应为栈桥(zhàn)、洞穴(xué)。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作文题目:你的______,让我记住了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凡涉及考生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回答小题。

南京古都“桥”名、“巷”名知多少

(分类统计)

表一:南京古都“桥”名分类统计表         表二:南京古都“巷”名分类统计表

分类标准

桥名

数量

用数字命名

半边桥、二道桥等

14

用动物命名

龙江桥、锁龙桥等

10

用植物命名

莲花桥、花家桥等

4

与食物有关

盐仓桥、糖坊桥等

4

按材料结构

虹桥、宝塔桥等

16

 

分类标准

巷名

数量

用数字命名

二条巷、三条巷等

8

用人物命名

秦状元巷、黄状元巷等

10

用物品命名

箍桐巷、璇子巷等

18

用动物命名

饮马巷、宰猪巷等

9

用家宅命名

许家巷、许府巷等

9

 

三(空间分布)

表三:南京古都范围内“桥”“巷”数量空间分布表

  区划

类别

秦淮区

鼓楼区

玄武区

建邺区

桥的数量

45

21

18

11

巷的数量

22

21

17

5

 

 

 

 

 

 

(成因分析)

南京古都的“桥”“巷”名的命名及空间分布与                  密切相关。

自然与生活有机统一。南京占据长江中下游的特殊地理位置。桥、巷代表了人口出行和生活的需要,南京古都的桥、巷地名分布的数量与人口分布的密集度基本成正比。

凝重的历史沧桑感。南京的桥、巷的地名反映了历史沧海桑田之变。如“逸仙桥”。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按其所愿,葬于南京的紫金山。但因为南京当时的城市交通系统还不是很完善,为了便于运载孙中山先生灵柩,于是就修建了中山大道,当时,中山东路上的一座石桥十分破旧,国民政府下令,重建此桥,并改名“逸仙桥”。逸仙是孙中山先生的号。

异彩纷呈的平民文化。南京许多地名源于民间传说,有着浓郁的平民文化色彩,折射着昔日南京百姓的生活状况和文化心态。每一条“老地名”或许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特色。

当然,南京的“桥”“巷”名还与“唯才是举”的科举文化,朱门豪宅的士族文化,浓郁的古商业文化密切相关。

(地图截图)

(生活链接)

2014年3月1日至2日,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南京市选拔赛如期举行。参赛的小选手们听写生僻字词手到擒来,然而却被“逸仙桥”地名难住,究其原因,他们压根就不知道哪里有座“逸仙桥”,又为何名为“逸仙桥”。

1.阅读(分类统计),选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南京古都“桥”名中按材料结构命名的最多,用植物命名和“与食物有关”的命名最少。

B. 南京古都“巷”名中用物品命名的最多,用数字命名和用人物命名的巷名数量相差不大。

C. 南京古都“桥”“巷”名中都有用数字和动物来命名的,其中用动物来命名的都极少。

D. 南京古都“油坊桥”的命名应该是与食物有关,“沈举人巷”应该是用人物来命名的。

2.阅读(成因分析),请将材料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10个字以内)

3.阅读材料,从“桥”“巷”名的数量分布推断南京古都人口的数量分布情况。

4.阅读材料,按要求下列答题。

(1)下面加点的词语有何表达效果?

每一条“老地名”或许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特色。

(2)为什么先介绍“分类统计”与“空间分布”,再介绍“成因分析”?

5.结合(地图截图)和(成因分析)两则材料,请用简洁的语言向小选手们介绍“逸仙桥”。(要求:从“逸仙桥”的地理位置和来历两个角度来介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拔掉心底的篱笆

①我小时候学习成绩不错,但不知从哪儿听来的;一个人如果学习成绩优秀,那么他在体育方面多半会很差。另外,我常常感冒,这让我更加确信我是个体质弱的人,不适合竞技类的运动项目。

②有一次学校举办运动会,我很想报名田径比赛,但你知道,我是不会报的。

③那天体育老师找到我: 你怎么没报项目?我把心底的担忧倒了出来。体育老师的话,刷新了我小时候的“常识”:你错了,人都会感冒,不时地感冒一次,恰恰证明你的免疫系统是敏感且运转正常的,反倒可能说明你体质好;跑步是可以练出来的,也许你在耐劳方面出色,来试试吧!

④你完全能想象我当时有多高兴,猛然发现自己的先天条件并无缺陷,甚至有优势,那些被我看得比山还重的束缚,仅仅是因为过去的我孤陋寡闻。我最终报名参加了长度最长的长跑比赛,拿了第三名。

⑤高二时,学校文理分科。从小到大,我的数学成绩没有语文成绩好,虽然也不低,师长们多年来在耳边不停提醒我:你数学需要提高啊! 你偏科啦!我渐渐也承认了这个现实:我脑子不灵,于是我报了文科班,但依旧对数学这一科怕得要死。分科之后,教我们数学的是当地名声赫赫的泰斗级老师。

⑥有一次他问我:你成绩那么好?为什么不把数学也兼顾一下呢?我说:老师,我从小数学就偏科,我不擅长学数学。

⑦他接下来的一番话刷新了我读高中时的“常识”:你错了,咱们现在学的内容跟以前的知识并没太大联系,从前学得不好,现在可能学得好;你刚刚的表达不准确,什么叫“我不擅长数学”?数学领域分为代数、几何,等好多部分,涉及的能力有人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我看你的逻辑能力就很强,可能擅长数学中的一部分。

⑧我听到这话别提多高兴,感觉整个人都解放了:原来,“科学表明”,我在数学领域不但不是废物,而且非常“有戏”。那学期的考试,数学满分值150,我拿了142分。

⑨参加工作后,一位读者朋友过了不惑之年,想学外语,但恐于年龄大学不成,问我怎么办。说实话,我没法盲目地激励他。众所周知,人岁数一大,大脑会退化。后来,我偶然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中老年人计算速度及注意力方面确实下降了,但脑细胞丝毫没减少,在模式识别、逻辑推理方面不降反增,年纪大了也不存在“舌头变硬学发音会吃力”这一说。我赶紧把这喜讯告诉他,他像我小时候一样欢喜,如今已经学有小成了。

⑩人的很多恐惧和心理障碍,都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抑或是早年间被别人在脑海里围起来的篱笆。你经历得越多,知道得越多,就越有可能发现很多自己以前觉得是问题的地方其实都不是问题。另一个方面,可能这世上从来就不存在什么难以逾越的篱笆,有时候,脚下的障碍其实是一排娇弱的花。

(摘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1.联系全文,说说你对标题“拔掉心底的篱笆”含义的理解

2.请梳理全文,完成下列表格

时间

心底的篱笆

拔掉篱笆后

小时候

以为学习好则体育差

A_____

高二

相信语文好则数学弱

B_____

参加工作后

C_____

英语有小成

 

 

3.语言品味

(1)体育老师的话,刷新了我小时候的“常识”(赏析加点词语)

(2)感觉整个人都解放了:原来,“科学表明”,我在数学领域不但不是废物,而且非常“有戏”。(从语言风格的角度赏析句子)

4.“可能这世上从来就不存在什么难以逾越的篱笆,有时候,脚下的障碍其实是一排娇弱的花”,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5.成长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心底的篱笆,说说留在你心底的篱笆是什么?结合本文给你的启示说说该如何拔掉它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湖中人鸟声俱

(2)余一小舟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4)是金陵人,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下面对文章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用白描手法描写景物,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颇有韵味。

B. “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字,写出了作者独赏雪景的悲凉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

C.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通过视觉来写大雪后一片安静的恬淡情境。

D. 文章条理清楚:首先交代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接着记叙赏雪的具体经过,最后叙及在湖心亭的奇遇。

4.这篇文章可谓是痴人赏奇景,你认为奇景“奇”在哪里?痴人“痴”在何处?请分别概括。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填空。

(1)客路青山外,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_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停杯投箸不能食,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4)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5)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孤山寺北贾亭西,_______________。(自居易《钱塘湖春行》)

(7)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民族危难之际,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被俘临刑之时,文天祥《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现出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