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结合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填空。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结合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填空。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上面的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中的______,作者是鲁迅,作者的原名是______,“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表达了“我”______的心情。

 

《五猖会》 周树人 被父亲强迫背书的扫兴、无奈和痛苦 【解析】 本题涉及到了鲁迅的作品《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所写的内容:我很期盼看迎神赛会,可父亲在我即将去看的时候,父亲却让我被《鉴略》,这严重影响了我看赛会的心情。这也是《朝花夕拾》这部散文集中有批判思想的一篇散文,文中的“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是一个专制、不了解儿童心理的封建家长。​“我”当时的心情是对父亲要求我背书的忐忑、担心,对父亲不顾及我的心理的无奈和厌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jié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蹿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菜qí______  长______  轻jié______

(2)选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

(3)“长吟”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

(4)选文中的画线句主要采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水何澹澹,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②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③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写时序更替,抒发思乡之情,蕴涵生活哲理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人的成长在于经历和学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你会发现别人的一些闪光点和自己的不足,你还会发现自己的一些偏见、思想上的误区。在学习中,你会发现学海无涯,仍需努力,完善和充实自己是快乐,失败是成长也是快乐。

请以“发现”为题目,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坐在艾烟里的母亲

牧徐徐

出差正好路过老家,虽然已是晚上八点多了,我还是想来个突然袭击,回家看一眼母亲。

一起出来的同事把我送到村口,然后自己留在车里说:回来一次不容易,跟老妈多待一会,我睡在车里等你。我感激地向他点了点头,然后朝村里走去。

借着月光,我摸索着到了自家的屋前。可刚到门口,便闻到一股呛人的烟味,我赶紧敲门,但却无人应答。

“不会是家里失火了吧?我连忙扒开门缝,眯上一只眼,朝里面看——屋内,灯光昏暗,而且有一股很浓的烟雾。再仔细一看,浓烟之中竟然坐着一个在打盹的人,正是母亲。在她的腿下面,放着一大堆半燃半灭的枯枝叶。

我一边使劲地摇晃着门,一边大声叫着妈,妈……母亲这才猛地惊醒了过来,连忙给我开门。

对于我的突然到来,母亲既惊又喜,我,我,我在用艾叶熏腿……母亲有些慌张地回应道。

“腿上的关节痛又犯了?我忙问道,去年寄给您的进口止痛膏药,您不是说贴过很管用,腿早就不疼了吗?

“是管用,但天冷一不贴就又痛了。母亲吞吞吐吐地说,我舍不得贴,多贵呀,十多元钱一张。用艾叶熏一下,也能止痛的。

我听后生气地问:有什么舍不得的?贴完,我再帮您买。再说,您要是真想用艾叶灸,那也得去中药店里买制作好的艾条卷呀,哪能自己烧这么一大堆艾叶。

“药店里的艾条得花钱买。母亲反驳道,钱得省着用。

“钱重要,还是命重要?我气愤地说,这浓烟对身体有伤害不说,倘若失火了,可怎么办?

“不会的……母亲虽然嘴上不服输,但能看出来她已经认识到自己做法的不妥。

艾叶枝是母亲在端午时从山上砍回来,然后晒干,以便在冬季关节痛时,点燃焚熏……清理完艾叶枝后,我来到村口,告诉同事让他先回去,并帮我请个假,今晚我要住在老家,明天带母亲去医院……

如果这次不是来了个突然袭击回家,我是怎么也不会知道母亲居然用这种方式来给自己治关节痛,她一直都在电话里骗我说,腿已经不痛了,让我安心工作……

一生勤俭节约,只为能把儿女们培养成人、成才,可等孩子们成才,远走高飞后,她还只愿待在乡下,并依然独自过着勤俭节约的生活,不愿让儿女们为她多花一分钱,为此甚至不怕坐在半燃半灭的枯枝叶中,任呛人的烟雾一点点侵蚀自己日益苍老的身体。

(《北方人》2016年第3期)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文章朴素的语言里情感丰富,请品味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所蕴含的情感。

(1)对于我的突然到来,母亲既惊又喜,我,我,我在用艾叶熏腿……母亲有些慌张地回应道。

(2)钱重要,还是命重要?我气愤地说。

3.假如把文题改为“说谎的母亲”好不好?为什么?

4.有读者认为,在文章结尾处加上一个精练的语段,才能把文章的主旨表达得更全面。如果让你来加,你会写点什么?(不超过30个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紫色葡萄慈父心

(1)小院里有棵葡萄树,是父亲在我双腿瘫痪后的第二年栽下的。栽树的时候,父亲把我推到院子里,一边挖坑,一边告诉我,葡萄树是有灵性的,种的时候许个愿,如果能实现,它就能长得旺盛。父亲说:“许个愿吧!”就这样,我们父女俩把美好质朴的心愿寄托在了这棵小小的葡萄树上——希望我能够尽快好起来。

(2)父亲伺弄葡萄树的精心和殷勤一如照顾他有病的女儿:浇水要浇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水;施肥要施还散发着青草味儿的牛羊粪;松土自然要用手把土细细碾碎……父亲每天早上都要把我推到葡萄树前,仔细地看上一阵儿。葡萄树每长出一片新叶,父亲就兴奋得像个孩子,说:“你瞧,发芽了!发芽了!”后来,父亲还很有信心地说:“等到咱们能在葡萄树下乘凉的时候,你就好了……”

(3)葡萄树长大了,正如父亲所期望的那样:枝繁叶茂。父亲用粗铁丝和钢筋精心地给葡萄树搭了架子。第二年,长长的藤蔓就爬满了半个院子,碧绿肥嫩的叶子在小院的上空舒展着热烈的情怀,生机勃勃!

(4)然而,我,依然坐在轮椅上。

(5)其实父亲心里也明白,他的女儿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在他身边欢快地跑,轻轻地跳了,可他依然痴望着、幻想着有一天能出现奇迹……

(6)那年,郁闷孤苦的我拿起了笔,开始了文学创作。

(7)葡萄树在第三年结了果。连父亲也未料到,他栽下的葡萄树竟是优质品种,不但个大味甜,而且熟得早。夏日里,那些成熟了的葡萄一串串挂在小院里,阳光透过叶隙落上去,照得葡萄颗颗晶莹剔透,硕大滚圆,既好看又诱人。

(8)从此父亲又多了一项任务。炎热的午后,父亲总会踩上凳子,摘两串紫珍珠般晶莹的葡萄,用清凉的井水洗了,端到我的书桌上,对我说:“累了就歇歇,吃点葡萄,解暑。”我便停了手中的笔,津津有味地吃葡萄。葡萄被井水洗过,凉凉的,又酸又甜,真好吃!葡萄汁顺着下巴流下来,我全然不顾。父亲看我贪婪的样子,一脸满足地笑。有时候他怕影响我,悄悄地进来,放下葡萄,又悄悄地出去。

(9)几年过去了,葡萄树越来越旺盛,一到夏天,它厚厚的绿阴就遮满了小院。当父亲坐在葡萄树下戴着老花镜读我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时,他的眼角眉梢都挂满了笑意。父亲已经接受了我不能走路的现实,当初许的愿也许早已忘了,但父亲明白:有一种站立更能升华为至高无上的尊严,那就是心灵的站立!

1.仿照例子,概括两个表现父亲“慈父心”的情节。(字数不要求相同)

例:父亲为我栽下葡萄树,寄托希望。

2.品读下面的句子,结合其中加点部分说说其表达效果。

①葡萄树每长出一片新叶,父亲就兴奋地像个孩子,说:“你瞧,发芽了!发芽了!”

②有时候他怕影响我,悄悄地进来,悄悄放下葡萄,又悄悄地出去。

3.结合全文内容说说“郁闷孤苦的我拿起了笔”中的“拿起了笔”的具体含义。

4.结合全文,简要概括题目中的“慈父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