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市文明办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市文明办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更多的人了解、研究国学经典。

B. 大风吹跑了空气中的尘埃,增进了空气质量,让武汉人得以再一次呼吸到清新空气。

C. 从2017赛季开始,“渝军”将以重庆当代力帆足球俱乐部为名征战中超联赛。

D. “一带一路”描绘了一幅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新思路,它不仅会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而且将为世界经济积蓄巨大的能量。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语序不当,应该是“策划与开展”。B项搭配不当。应将“增进”改为“改善”。D项搭配不当。应将“新思路”改为“新蓝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拜金主义的“洪流”不论如何      ,如何冲击,始终      不了我的理想。

②可是他穿过铁道,要      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③刚吃完饭,应该休息休息,让血液去肠胃里工作。如果急着看书,血都跑到脑里去了,会消化不良。而且刚吃饱比较糊涂,读书的      也不好。

A. 汹涌  毁灭  登上  效率    B. 泛滥  毁灭  爬上  效果

C. 泛滥  消灭  登上  效果    D. 汹涌  消灭  爬上  效率

 

查看答案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 (suī)    迄今  阴(huì)   触目伤怀

B. 清(chéng)  琐屑  如(pì)    俯首帖耳

C. (gòu)    惨淡  沌(hùn)   沁人心脾

D. 唐(tú)     交御  怅(chóu)  见利忘意

 

查看答案

请以“温馨的记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文体特征应鲜明。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人不知而不      愠:______    (2)不逾      矩:______

(3)好之者不如之者  乐:______    (4)博学而志  笃: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贤哉,回也!”是孔子对颜回的赞誉之词。这一则孔子所举的事例体现了颜回怎样的品质?

4.下面对选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内容涉及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等三个方面。

B. 从选文第一则可知,孔子提倡的学习,不只是纯知识的书本学习,更重要的是“为人”的学习。

C.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强调的是要善于向周围的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学习。

D.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句中“择”字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说明了学习的关键在于他人身上,只有“择其善”,去“其不善”,自己才能有所进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故烧高烛照红妆

苏伟

①我养在阳台上的朱顶红开花了,君子兰也开花了。

②花虽然不多,却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欢乐。自从发现碧绿的叶子中间挺出来亭亭的花茎,花茎上骄傲地托起小小的花苞,我的心里就溢满了渴望。每天都要去细细地观察花茎长高了多少,花苞长大了多少。有时禁不住抱怨长得太慢,让我等得太心焦。可也给了我足够的时间,让我想象花开的样子。朱顶红去年春天已开过一次,那六瓣的花形、艳艳的朱红,至今仍开在心窗之下;那馥郁的甜香似乎依旧留在唇吻之间,让我盼望重温旧岁的欣喜。君子兰却是第一次开花,以前又从未见过君子兰花,这几个花苞留给我太多的悬念,太多的想象与向往。

③在我的期盼之中,朱顶红和君子兰同时开放了,于是我也有了双重的快乐。朱顶红好似故友,未负佳期,如约相访,让我深感花的多情。体味着浓郁的花香,我心旷神怡。君子兰就是新交的知己,让我顿生相见恨晚之慨,它的花形有似朱顶红,但要玲珑得多,小巧得多,花色橘红,花香幽微,恰如“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君子,称它为花中君子的确名副其实了。故友重逢的喜悦、心仪知己的快乐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心醉,让我醺醺然,陶然忘忧。

④沉浸在喜悦中的我,又常常害怕花期过后的萧条与寂寞,于是格外地珍惜花开的日子。李清照于海棠花开之时,在《如梦令》词中写到:“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多情善感的女词人惜花的心情我也一样有,于是每天下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阳台上去看望故友与新知,轻嗅她们临风的花香,近观她们静处的娇姿。东坡亦有诗云:“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豁达、粗犷如东坡尚且对花如此爱惜,害怕娇艳的花一朝零落,就是在夜晚也要点上蜡烛,欣赏盛开的花朵。更何况我也觉得灯下观花如灯下观美人,自当别有情调、别有韵味。于是在花开的夜晚,我也打开阳台上的灯,在幽幽的灯光下看花,花色似乎多了层次,花朵上仿佛也有点点珠粉映射出珠光。花更像戴了一层面纱的美人,多了一分朦胧,一分深邃。于是我深深地沉醉,深深地感叹古人的多情和浪漫。

⑤花开花谢是自然的规律,我们谁都无法让花永开不败。但一年里有了这几日的盛开,这几日的沉醉,就酬报了我三百多个日子的浇灌,三百多个日子的期盼。那开在灵魂深处的花,也足以为我抵挡人生夏日的骄阳、人生冬季的严寒,让我的心拥有人生夏日的清凉、人生冬季的温暖。

1.本文行文思路清晰。请结合各段内容填空,理清本文的思路。(每空只填一字)

①开花→②______花→③______花→④______花→⑤议花

2.朱顶红和君子兰虽在“我”的期盼中同时开放了,但她们带给“我”的感受不完全相同。其不同之处表现在哪里?

3.文中李清照和苏轼的有关诗词,对“我”产生了哪些影响?

4.本文最后一段话很富有哲理,其中“那开在灵魂深处的花”包含了哪些深层含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