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 )
A. 周作人看中国书有一条标准十分独特,就是看作者“对待人的态度”,特别是“对待女人、儿童的态度”。
B. 徐悲鸿熟练地运用解剖、透视、和记忆形象的非凡能力,捕捉动物最为传神的瞬间,把猫的娇敏、牛的敦厚、鹰的雄健描绘得淋漓尽致。
C. 是否引导学生攻读原著?是当前大学人文基础学科(文、史、哲)教育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D. 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来的特征各异:“70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后”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市文明办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更多的人了解、研究国学经典。
B. 大风吹跑了空气中的尘埃,增进了空气质量,让武汉人得以再一次呼吸到清新空气。
C. 从2017赛季开始,“渝军”将以重庆当代力帆足球俱乐部为名征战中超联赛。
D. “一带一路”描绘了一幅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新思路,它不仅会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而且将为世界经济积蓄巨大的能量。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拜金主义的“洪流”不论如何 ,如何冲击,始终 不了我的理想。
②可是他穿过铁道,要 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③刚吃完饭,应该休息休息,让血液去肠胃里工作。如果急着看书,血都跑到脑里去了,会消化不良。而且刚吃饱比较糊涂,读书的 也不好。
A. 汹涌 毁灭 登上 效率 B. 泛滥 毁灭 爬上 效果
C. 泛滥 消灭 登上 效果 D. 汹涌 消灭 爬上 效率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 恣睢(suī) 迄今 阴晦(huì) 触目伤怀
B. 澄清(chéng) 琐屑 譬如(pì) 俯首帖耳
C. 尘垢(gòu) 惨淡 混沌(hùn) 沁人心脾
D. 颓唐(tú) 交御 惆怅(chóu) 见利忘意
请以“温馨的记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文体特征应鲜明。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人不知而不愠 愠:______ (2)不逾矩 矩:______
(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______ (4)博学而笃志 笃: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贤哉,回也!”是孔子对颜回的赞誉之词。这一则孔子所举的事例体现了颜回怎样的品质?
4.下面对选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内容涉及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等三个方面。
B. 从选文第一则可知,孔子提倡的学习,不只是纯知识的书本学习,更重要的是“为人”的学习。
C.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强调的是要善于向周围的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学习。
D.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句中“择”字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说明了学习的关键在于他人身上,只有“择其善”,去“其不善”,自己才能有所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