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夏水襄陵
(2)属引凄异
(3)晓雾将歇
(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翻译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余秋雨先生在《三峡》里写道:“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每一个峡谷都浓缩得密密层层,在缓慢的行速也无法将他们化解开来。连临照万里的太阳和月亮,在这里也挤挨不上……”这和甲文中哪句话印证?请具体分析。
4.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甲文重在突出三峡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给人以迥乎不同的阅读感受:夏天的动人心魄、春天和冬天的沉静优美,秋天的肃杀,凄婉。
B. 乙文中“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既表现了对奇景无人能欣赏的惋惜,又暗含自己能领悟山水真谛的得意之情。
C. 同为写猿鸣甲文用“高猿长啸,属引凄异”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乙文用“猿鸟乱鸣”突出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繁多杂乱。
D. 甲、乙两文绘景有异曲同工之妙。甲文中的“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与乙文中的“高峰入云,清流见底”都是从仰视和俯视两个角度勾勒出美景的。
古诗文默写填空。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鹤楼》崔颢)
(2)______________________,终为土灰。 (《龟虽寿》曹操)
(3)_____________________ ,路远莫致之 。(《庭中有奇树》)
(4)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渡荆门送别》李白 )
(5)_____________________ ?松柏有本性。 (《赠从弟(其二)》刘桢)
(6)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野望》王绩)
(7)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8)《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奇特雄浑壮美景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_______,_____。
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
(1)第一次接触周恩来,斯诺对他的印象是怎样的?
(2)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____)
A 、国民革命军北伐 B 、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 、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 、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综合性学习。
山城重庆,长江流韵。为了让同学们走进长江校园网要开展守护母亲河网络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妙语点评〗
校园网编辑为新栏目搜集了长江沿线的新闻资料,并拟定了两个栏目名称,请你选择一个,并简述理由。
新闻资料:重庆万州栽种中山杉破解世界级生态环难题,库区消落带变身沿江水上森林;重庆江北区将彻底解决长江水域的餐饮船污水、生活垃圾直排污染江河的一系列问题;重庆云阳从源头截污防治长江水污染:人工湿地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统一收运处理农村生活垃圾。
栏目名称:A.重庆在行动 B.让一江碧水向东流
〖妙笔生花〗
校园网为此次主题活动题写了一段优美的卷首语,表达对长江的赞美。请你根据已有的部分完成这段诗意的表达,使语意连贯,语段结构完整。(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券首语:遥远唐古拉山脉,是你的脊梁;千里洞庭,是你的双眸; 。你一路历经沧桑,在浅滩中缓慢摸索,在暴雨溢漫的洪流中勇往直前。虽然遍体鳞伤,虽然百转千回,你却在 。
〖妙语解惑〗
在校园网的评论区,几位同学正在热烈讨论,看完以下同学的发言,你会怎样给丁同学留言?
甲同学:我家就在长江边,听说前两天不少餐饮船被拆了。
乙同学:太好了,早该拆了。我经常看见船上有人往水里扔垃圾,那水太脏啦!
丙同学:这些餐饮船确实有碍观瞻,与重庆这座“网红”城市太不搭调了。
丁同学:我表姐家在那里经营鱼庄十几年了,凭什么说拆就拆呀?
你的留言: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控制意义的不同能力和不同程度
②也表明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③人类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有意义的世界。
④这不仅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
⑤实际上却是由古往今来的每个人分别构成的
⑥而这个有意义的世界,表面上看是人类共有的
A. ①②③⑥④⑤ B. ①③⑥④⑤② C. ③①④②⑤⑥ D. ③⑥⑤①④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列夫·托尔斯泰》文体:人物传记。选自《托尔斯泰》(《三作家)》,作者:茨威格,法国作家,传记作品《伟大的悲剧》。列夫·托尔斯泰,俄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B.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苏诗文集》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作者被黄州期间。“记”, 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主要是记载事物, 并通过记事、记物, 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寄景抒情, 托物言志。
C. 律诗,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每首限定八句,限定用平声韵等。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
D. 《美丽的颜色》 作者艾芙·居里节选自《居里夫人传》,居里夫人,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曾获得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