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天的晚会上,他的衣服很不合身,显得捉...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天的晚会上,他的衣服很不合身,显得捉襟见肘

B. 五一节那天,湖滨公园里的游人鳞次栉比

C. 做玻璃制品时,操作者要一气呵成,稍见耽搁,作品就失败了。

D. 这部电影自上映以来好评如潮,人们谈论起来津津乐道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适合用排除法,先纵观全项,把明显错误的先排除,缩小判断范围减轻判断难度。A.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不合乎题意,是错误的;B.鳞次栉比:不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不合乎题意,是错误的;C.一气呵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合乎题意,是正确的;D.津津乐道:形容对这件事十分地感兴趣,很感兴趣地谈论。强调地是说个不停,与“谈论”语意重复,且不符合题意。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百感交急    斤斤计较    狼藉    隧道

B. 原形必露    得心应手    窥见    燥热

C. 在所不惜    谈笑风生    挑拨    侵蚀

D. 花团锦族    入木三分    主宰    淤积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pì)   绕(yíng) 时(chà)   怒不可(è)

B. 慢(daì)  劣(zhuó)  实(dūn)   接而至(zhǒng)

C. 绊(jī)   归(xǐng)  默(jiān)  分崩离(xī)

D. 杂(rǒng) 日(lì)    矗立(chù)   五彩斑(lán)

 

查看答案

作文。

请任选一题作文。要求:1.内容具体,具有真情实感;2.字数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名、人名;4.不得大篇幅引用,不得抄袭。

(1)这是一个爱的世界,爱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父母对子女拳拳的爱,子女对父母眷眷的爱,老师对学生殷切的爱,学生对老师纯真的爱,朋友之间诚挚的爱,邻里之间融融的爱……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爱都表现得轰轰烈烈,动地惊天。在很多时候,爱就是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轻轻的手势,一次安静的倾听,一次不经意的回眸……这才是生活中的大爱啊!体悟出这样的爱,才能真正地理解生活,理解世界。

  请以“大爱无声”为题写一篇文章。

(2)人生路上,有太多令我们感动、欣赏的美好东西,在我们心底留下了深刻感人的记忆:一缕翠绿,让我们欣喜;一道风景,让我们留恋;一份真情,让我们幸福;一次信任,让我们鼓舞……他们都像一坛坛香醇的美酒,让我们回味无穷。

请以“让_________常驻心间”为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大胆想象,讲述故事,也可抒发感情,发表议论。要求: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

 

查看答案

老圣人

赵长春

(1)袁店河有个说法:人读书多了,读得出不来了,就叫“圣人”。这个说法有点讽刺和嘲弄。

(2)老圣人也被称作“圣人”,当年,他被唤作“圣人”,原因不得而知。现在老了就加了个定语,“老圣人”。

(3)老圣人做的事情有些不同于他人。就拿春分这—天来说,他要把村里的小孩子们召集起来,在村中老槐树下的大碾盘上,立蛋。

(4)立蛋,就是春分这一天,将鸡蛋立起来。老圣人先示范,轻手撮一鸡蛋,竖在平展的碾盘上,屏息,慢慢松开,鸡蛋就立起来了!然后,他给孩子们分鸡蛋,一人两枚,围绕碾盘,看谁先立起来,发奖。

(5)这个时候,是村子里春节过后的又一次小热闹。不过,大人们不多,年轻人更少,这时候,老圣人看着孩子们,一脸的笑

(6)人们说:“这有啥意思?自己买鸡蛋,再买些铅笔、写字本文具盒……”老圣人说:“这很有意思。就拿春分立蛋来说,是老祖宗们四千多年前就玩的游戏,一辈辈、一袋袋,传到现在了,会玩的人少了,人家外国反而玩疯……”老圣人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让孩子们立鸡蛋,心静一下,比玩游戏好。”

(7)说话间,已经有好几个孩子将鸡蛋立起来了。孩子们很开心地围拢着老圣人,听他讲春分,讲节气,讲碾盘的故事。

(8)碾盘也有故事,碾盘很老了,村里人用了好多年,如同村口的老井。现在,条件好了,人们不用碾盘了,包括石磙,还有老井。老井早就被填埋了,一些石磨、石磙,还有马槽,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后来,人们才知道,被人偷跑了,卖到城里了……老圣人就操心老槐树下的大碾盘。有个夜晚,老圣人突然喊了起来,就在老槐树下。原来,那些人又来偷了!

(9)老圣人说,每个人都有故事,每个村子都有历史,每一家都是传奇。这老碾盘,每家的祖辈都吃过它碾出的面、小米、苞谷……他说的故事,有个后来上了大学的孩子写了出来,写进了他的书里。老圣人保护老碾盘,差点儿拼了老命。

(10)春节,村上的人多了起来,都从外面回来过年,掂了年货去看老圣人。他说:“别看我,看看咱们的老槐树、老碾盘。”老槐树、老碾盘,就成了村子一景。

(11)还有,与别的村子相比,村上喝酒、赌博的人少,打骂老人的事基本没有,这也与老圣人有关。他喜欢管闲事,不怕人家烦。他说:“人都光想着赚钱了,不行,还得讲老理,这就是仁义礼智信。这些老理,是几千年的好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脸面。”

(12)想一想,对,就是当年孔圣人周游列国时说的,提倡的。

(13)老圣人有一方墨,古墨,好多年了,油亮,沁香。他有个治疗小孩子感冒、头痛的验方,就是点燃油松枝,烘烤古墨,然后按摩孩子的额头。古墨微软,香香的透出凉意,有股幽幽的药味。几声喷嚏,打个冷战,小孩子就好了!他还治疗痄腮,研墨,毛笔蘸汁涂抹腮边,一圈一圈,如此两三天,就好了

(14)老圣人说:“古人凭心,诚信为本。墨也讲究,内有冰片、麝香、牛黄等,为的是读书人安心、静心。学须静也,静须学也。可惜,好多人做不到了。”

(15)老圣人九十多岁了,身体很好。他习惯饭前喝水,小半碗白开水。有记者采访,问这是不是他的长生之道。他说:“哪里呀,儿时家贫,每当吃饭,父母先让孩子们喝水,喝完检查,如果碗里控出来水,就少给饭……”说着,老眼泛出泪花,又笑道:“现在多好,吃啥喝啥,都有!”

(16)老圣人大名叫王恒骧,袁店河畔人。

(17)叫他“老圣人”,我觉得有些委屈了他,在袁店河的语境里。

(18)不过,“圣人”的真正意思是很有讲究的。在袁店河,也只有他能配上这个称呼。

(19)现在,读书的人少了,越来越少,谁还能再被称为“圣人”呢?

(原载《百花园》2017年2期)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老圣人”做了哪些“不同于他人”的事。

2.品味第⑤段画线句,展开合理想象,将“老圣人”此刻的心理描写出来。(60字以内)

3.说说第段两处加点的“就好了”有何表达效果。

4.联系全文回答,“我”为什么觉得在袁店河的语境里,叫他“老圣人”有些委屈了他?

5.文中多次出现“老碾盘”,请探究其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文后小题。

(材料一)2017年12月15日晚,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这座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标志性的“双奥”场馆,又一次见证了奥林匹克历史性时刻: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在此揭开了神秘面纱,正式亮相。

北京,这座将成为全球首个夏季、冬季奥运会举办城市的东方文明古都和现代国际大都市,又一次为奥林匹克大家庭奉献了出色的会徽,这必将成为精彩、非凡、卓越的北京冬奥会和北京冬残奥会的重要标志之一。

“冬梦”(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

“飞跃”(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会徽)

(材料二)2016年7月31日,北京冬奥组委从长城发出邀请,面向全球征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会徽设计方案。

会徽设计征集工作在2016年11月30日16时截止,征集工作历时4个月,共收到设计方案4506件。据悉,设计方案分别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以及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等13个国家。来自专业设计机构和高等院校的设计方案达到3198件,占总数的71%。通过北京冬奥组委官方微博参与和关注会徽征集活动的人数超过700万。

(材料三)会徽专家评审委员会主席蒋效愚表示,这次会徽设计方案征集呈现出                      、专业性强三大特点。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征集时,有很多作品是非专业人士提供,体现出国人对祖国第一次举办奥运会的热情参与。而这次专业人士特别多,不仅得益于北京冬奥组委在之前的精心筹备,更反映出随着中国的发展,许多优秀设计师涌现出来,特别是经过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洗礼,设计师普遍对奥林匹克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蒋效愚还介绍,冬奥会会徽和冬残奥会会徽同步征集设计,采用统一设计语言,是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奥委会的要求,同时也是近年来几届奥运会和残奥会、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设计潮流,平昌冬奥会和东京奥运会都采用了此方法。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会徽评选过程中感受到两个鲜明特色。第一,冰雪运动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元素的结合,是这次会徽设计的总体趋势和普遍特征;第二,冬奥会会徽实际上也是一个时代文化精神的体现,笔墨当随时代,而设计也当随时代,会徽的设计、色彩的运用、字体和图形的结合,都有一种对中国时代发展的由衷表现。

在反复比较、认真筛选之后,中外评审从入围复评的作品中选出了10件设计方案,并进行打分排序。中外评审在评审过程中达成了高度的共识——会徽主题一定要具有较高的设计水平,艺术形式具有中国特色,创意设计突出冰雪主题,易于国际传播。经过投票,801号作品在10件入围作品中获得总分第一名,这就是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的原型。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新闻内容。(不超过40字)

2.观察(材料二)的两幅会徽,简要谈谈它们各自的特点。

3.结合(材料二)的内容,将材料三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会徽专家评审委员会主席蒋效愚表示,这次会徽设计方案征集呈现出_____________、专业性强三大特点。

4.下列对“冬梦”和“飞跃”的设计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这两个会徽除拥有“BEIJING2022”字样外,还具有较高的设计水平。

B. 这两个会徽设计色彩非常明快,整体上动感十足,是一个时代文化精神的体现。

C. 这两个会徽同步征集设计,采用统一设计语言,符合多年来奥运会会徽的设计潮流。

D. 这两个会徽将冰雪运动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元素的结合,易于国际传播。

5.结合(材料三),说说会徽的特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