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在西部,沙子一旦摆脱了水,它们就会纵横捭阖,所向披靡。
B. 亚太地区各种自贸协定、倡议常常让非专业人士眼花缭乱。
C. 目前,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D. 这张新歌宣传照中,他静坐颔首低眉显示出的不仅仅是深情更有一番游子思家的情谊。
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娴熟 滞留 鹤立鸡群 催枯拉朽
B. 翘首 胆怯 油光可鉴 和颜悦色
C. 轮廓 泻气 筋疲力尽 抑扬顿挫
D. 劳碌 教诲 正巾危坐 一丝不苟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溃退(kuì) 绯红(fěi) 翘首(qiǎo) 杳无音信(liǎo)
B. 窒息(zhì) 刹那(shà) 畸形(jī) 殚精竭虑(dàn)
C. 镌刻(xié) 蒙昧(mèi) 侏儒(rú) 屏息敛声(liǎn)
D. 锃亮(zènɡ) 凛冽(lǐn) 酷似(sì) 藏污纳垢(gòu)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一)请以“紧紧握住你的手”为题写作。
(二)人的一生,总有一些记忆值得珍藏,总有一些情感值得珍惜,总有一些人值得感恩,总有一些道理值得感悟,总有一些错误值得反省……
请以“值得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有真情实感,恰当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2)书写规范,卷面整洁。(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阅读选文,回答后面小题
量子卫星通信
崔金泰
①2016年8月16日,我国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量子卫星﹣﹣“墨子”号。它的成功发射,把量子实验从地面搬上太空,从而构建一个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和科学实验体系,这必将开创安全通信的新时代。
②量子卫星之所以能保障通信安全可靠,是因为量子卫星让信息传递者和接受者交换令信息无法被破解的量子秘钥,而这个秘钥利用量子的奇异特性实现的,它是“量子纠缠”。
③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科学家阿兰•阿斯佩首次用实验证实了“量子纠缠”现象的存在。这里所说的量子纠缠,是指在两个处于“纠缠态”的微观粒子中,无论它们相距多么远,若对其中一个的特性进行任何修改,那么就像孙悟空和其分身“心有灵犀”一样,都会立即在另一个粒子上出现反应并做出相应改变。利用这种特性产生的量子密钥,就可以保证任何外人都无法破解通信密码。因为量子密钥一旦被截获或被测试,其状态就会立即发生改变。有人对此用“肥皂泡”作了形象的比喻:如果有人尝试在信息传播中拦截,那就像碰到了肥皂泡,而肥皂泡一碰就会破灭 。
④那么,天地之间是如何进行量子通信的呢?具体来说,先将量子信号从地面发射并穿透大气层,卫星接收到量子信号并按需要将其转发到另一特定卫星,即量子卫星上;量子信号再从量子卫星上穿入大气层到达地球某个角落的指定接收地点。 量子信号的携带者光子在外层空间传播时几乎没有损耗, 在技术上能实现纠缠光子在穿入大气层后仍然保持其纠缠特性, 就可在量子卫星帮助下实现全球化量子通信。
⑤“墨子”号量子卫星通过使用信息加密技术,使其可以在相距数千千米的通信者之间分发量子密钥。这颗卫星开始是在北京和乌鲁木齐之间分发量子密钥,然后还计划向奥地利发送量子密钥。它的预定目标是,在两年内利用卫星建立一个可靠、不会被破解的通信网络, 并为建立全球量子通信网络奠定基础。
⑥在量子卫星未发射之前,我国多家企业已将量子密钥分发技术投入市场,并在银行之间或政府机构之间建立了这类网络。但是这些光纤网络只能在数十千米的距离内发挥作用, 再远就不行了。因为在地面传输信息时,光子通过空气和光纤时会被分散和吸收,从而对网络的干扰较大。有了量子卫星后,由于光子在太空中传播几乎没有损耗,因而量子卫星开展的量子通信实验距离为1200千米,远远超过了陆地上300千米的最远距离。
⑦总之,量子卫星不仅是一种全新的加密通信手段,并将成为新一代信息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的关键技术和日益普遍的电子服务安全基石,成为保障未来信息社会的重要基础之一。
1.概括选文①---③段说明的主要内容。
2.第③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③段“利用这种特性产生的量子密钥,就可以保证任何外人都无法破解通信密码”,
概括说说“这种特性”是什么?
4.第⑥段中加点词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5.选出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
A. 我国第一颗量子卫星用“墨子”命名是对其科学精神的传承,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
B. 第⑥段中划线句运用了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突出了量子通信距离远的特点。
C. 量子卫星能保障通信安全可靠的原因是量子卫星让信息传递者和接受者交换令信息无法被破解的量子密匙。
D. 目前,量子卫星作为一种全新的加密通信手段,已经成为我国电子服务的安全基石和保障信息社会的重要基础之一。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总有些感恩有始无终
米立
①待在家里的那几天,父亲的脸笑成了一朵花,我却犯了愁:一是连着几日,我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养老院;二是我不知道该怎样跟父亲提这件事。
②父亲似乎看出我的顾虑,一再追问,我被迫说出此番回来的目的。
③我说:“爸,我在北京的工作很稳定,没法回来陪你,但是,我的收入又不高,不能把你接到北京照顾,所以,我想帮你找家养老院,你在那里生活,我也会放心一些。”我极尽诚恳地说着这一切,但心里明白,只是借口而已。父亲听完,神情黯淡下来。
④虽然我知道他不会和我一起去北京,他肯定舍不得离开这个生活了一辈子的家,可他如果真要待在家里,我难免又会心烦。毕竟这是生我养我的父亲,在他的生活快要不能自理的时候,我不允许自己不以为意。
⑤没想到,父亲回过神来,笑着说:“我觉得咱们社区的那家就很好,我明个儿就搬过去。”
⑥那家养老院,我考察过,环境太差,我于心不忍。父亲固执地开始收拾一些生活用品。他一边收拾,一边喃喃自语:“去养老院好,去养老院好,去了,孩子也省心。”
⑦看着父亲在昏暗的灯光下佝偻的背影,我再也忍不住了,鼻子发酸,潸然泪下。但是很快,我就抹去腮边的泪水,生活让我只能这样选择。
⑧那个晚上,父亲的言语一直不多,他不停地摆弄家里的物件,翻翻这个,动动那个,一副极其舍不得又无奈的表情。我不忍看下去,早早回到自己的房间。
⑨那天晚上,我久久无法入睡,从门缝里钻进来的灯光告诉我,父亲也是一夜未眠。夜晚那么漫长,父亲的叹息声时不时地穿过厚厚的门板,冲击着我的耳膜。
⑩第二天一早,当我肿胀着双眼,出现在父亲面前时,他一脸快乐的表情,仿佛从来就没有伤感过,没有失落过。
⑪早餐是父亲做的,煎蛋、豆浆,还有几个热乎乎的包子。我一眼便认出那几个包子是原来上中学时,校门口那家的。我非常喜欢吃他们家的包子,后来上大学,偶尔回来,父亲一大早便骑上自行车,给我买回来。现在,父亲老了,骑不动车子了,一定是早上赶了好远的路才买回来的。
⑫父亲见我发愣,笑着说:“快吃,快吃,一会凉了,我早上晨练,专门用保温瓶给你带回来的。”
⑬最后,我把早点一扫而光。收拾完毕后,父亲最后一次检查家里。一路上,父亲一直走在前面,我看不清他的表情,但我能看到他的背影。想起年少时,父亲第一次送我上幼儿园的情形:他一直把我抱在怀里,直到进了幼儿园,才极其不舍地把我交给老师。初去的那几天,我总是哭闹,后来,父亲把我送到幼儿园,他一直站在幼儿园的栅栏门外,看我在院子里玩耍。隔着栅栏门,看到父亲,我再无惧怕,玩得很开心。現在,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时的感觉。每天放学,我都渴望父亲早些出现在幼儿园门口……
⑭而此刻,父亲就像一个孩子,我把他送进养老院,他是否也会不适应,是否也会想着有一天,我会出现在养老院门口,接他回家。
⑮我再也忍不住了,泪如泉涌。正是眼前这个人,给了我一个家,陪着我渐渐长大。我从背后抱着父亲,开始觉得我是那样渺小、自私、卑鄙不堪。以前,父亲有我有家,后来,我离他越来越远。现在,我竟然让他连个家都没有。想到这里,我忍不住失声痛哭,父亲一直没有转过身,但我感觉到手背上有父亲掉落的泪。
⑯我哽咽着说:“爸,咱不去了,咱回家吧。”他拼命地点头。
⑰几天后,我带着父亲回了北京。我可以吃得差一点、穿得差一点,可是给了我生命、给了我家的这个男人,我再也不想让他受半点委屈。自此以后,我会一直在父亲身边,站成一棵树,开满一树感恩的花,花叶不败,感恩无终。
(选自《读者》,2017年第6期)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选文三次写到“我”忍不住流泪,分别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
3.有人认为“父亲送我上幼儿园”那件事应放在“父亲给我买包子”之前写。你认为可不可以这样写?试说明理由。
4.选文在⑰自然段,改换称谓,称父亲为“这个男人”,请说说作者这样改的原因。
5.请谈谈你读了这篇文章的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