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 李良旭 ①夜色渐浓。肖老师还在办公室里批改着语文试...

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

李良旭

  ①夜色渐浓。肖老师还在办公室里批改着语文试卷。肖老师边批改,脸上边露出满意的笑容。她为学生聪明、认真而感到高兴。当她批改到王小朋的试卷时,脸色顿时由晴转阴,只见她在试卷上用力打了个叉,由于用力过大,试卷都被戳穿了,殷红的墨水渗透了试卷的背面。只听见肖老师嘀咕道:“这王小朋也太笨了,这道题我都讲了三四遍了,他怎么还做错?”肖老师情不自禁在试卷的下方写上了一行字:小朋啊,这样一道简单的题你还准备做多少次才能做对?

②试卷发下去了,同学们拿着试卷聚精会神看了起来,许多同学还互相对比着试卷。肖老师下意识往王小朋这边看去,只见王小朋的眼睛紧紧停留在试卷上一动不动,同座位的同学想看下他的试卷,他立刻将试卷合了起来,脸色通红。

 ③下课了,同学们三三两两走出教室,王小朋一个人默默地走到窗前,他目不转睛地眺望着窗外。

 ④不知什么时候,肖老师走到他的身边。肖老师笑道:“在看什么呢?”

  ⑤王小朋看见是老师,用手指着窗外说道:“我在看那树枝上的一只蝴蝶。”

  ⑥肖老师顺着王小朋手指的方向一看,果然有一只蝴蝶在翩翩起舞。肖老师含嗔道:“这么大了,一只蝴蝶好像也没看过?”

 ⑦王小朋说道:“看到这只蝴蝶,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

  ⑧“什么问题?”肖老师疑惑地问道。

  ⑨王小朋若有所思地回答道:“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

 ⑩肖老师“扑哧——”一下笑出声来,她有些揶揄地说道:“你瞎琢磨这个干什么?应该把精力用在为什么老做错题上。

  王小朋自言自语道:“我在想我老做错题和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学会飞行有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肖老师一下愣住了,她抬头看着窗外树枝上的那只蝴蝶,好像也陷入了沉思,只听到她也喃喃自语道:“是啊,蝴蝶的翅膀究竟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

 又是一堂活动课,同学们在教室里有的在做作业、有的在互相交流着……这时,肖老师推门进来了。

 忽然,同学们都停下了手上的事,目光全都投向了黑板,只见肖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一行字: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

  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面面相觑,不知道老师是什么意思,有的还忍不住笑出声来。肖老师开口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讨论一个有趣的问题,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

  同学们听了,立刻纷纷议论开来。有个叫崔子涵的女同学站起来回答道:“我看过《动物世界》,上面好像说过蝴蝶的翅膀要扇动6次才会飞行。”另一个叫许静的同学回答道:“听我奶奶说过,蝴蝶的翅膀要扇动8次才会飞行。”又有一个叫李平平的同学说:“我看过一本科普读物,上面好像说蝴蝶的翅膀要扇动9次才会飞行……”同学们说出各种答案,最多的说蝴蝶要扇动21次翅膀才会飞行。

听了同学们的回答,肖老师心中涌动起一股股暖流。她感慨万千地说道:“谢谢同学们,听了你们的回答,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蝴蝶要飞翔,必须要反复扇动自己薄如蝉翼的翅膀,才能够自由地飞翔。同样的道理,同学们在学习中,有时也需要反复地扇动自己的翅膀,才会避免差错,这是一种阵痛,也是一种必然,任何事欲速则不达。”说到这里,肖老师看了看王小朋,她发现,王小朋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腰杆明显地挺直了许多。

肖老师最后说道:“我也曾经反复扇动自己的翅膀才学会了飞翔,就是到现在,我有时对一个问题,也需要反复思考,才会做出正确的答案。”

同学们会心地笑了。大家伸出两只手,上下摆动着,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扇动着翅膀……

1.根据文义,用简洁的语言填写下面表格。

 

主要事件

起因

一道简单的题肖老师讲了三四遍,王小朋还是不会做。

经过

 

结果

 

 

 

2.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

肖老师一下愣住了,她抬头看着窗外树枝了沉思

3.第⑩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文章线索有着串联全文、贯通文脉的作用,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指出并说明理由。

5.文中的肖老师主要有哪些特点?结合文章内容做简要分析。

 

1. 经过:肖老师发现王小朋在琢磨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 结果:肖老师在和同学们讨论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时帮助王晓鹏树立了信心。 2. 愣住:为王小朋思考做错题和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学会飞行有没有什么必然联系这一问题而感到惊讶。 沉思: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学会飞行,要如何帮助王小朋才能让他在学习上飞翔。 3. 第⑩段画线句子运用了语言描写。形象地写出了肖老师认为王小朋观察蝴蝶与学习无关,表达了对王小朋的担忧和关心之情。 4. 本文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扇动翅膀的蝴蝶。因为文章主要是围绕“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来展开论述。暗线:肖老师对王小朋的态度。从刚开始肖老师对王小朋做错题的不满和对他观察蝴蝶这一行为的不在意、生气,到后来通过和同学们探讨之后,对王小朋的认可、鼓励。 5. 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富有教育机智、注重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第四段中:肖老师下意识的朝王晓鹏看去。第六段中:不知什么时候,肖老师走到他的身边。 【解析】 1.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先迅速浏览文章,获得整体印象:文章第①~④段是事件的起因,讲简单的题肖老师讲了三四遍,王小鹏还是不会做;第⑤~⑭段是事情的经过,写肖老师发现王小鹏在琢磨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第⑮~⑲段是事件的结果,写肖老师在和同学讨论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时帮王小鹏树立了信心。然后抓住每一部分的内容,按照“人物+事例”的形式进行简明扼要的概括。 2.本题考查理解词语的含义。解答此题,首先明确“愣住”和“沉思”的本意,前者通常表示因为惊讶而暂时未能作出反应,后者指认真、深入地思考,然后要结合后文句子进行理解,“愣住”要抓住上文句子“我在想我老做错题和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学会飞行有没有什么必然联系”理解,“沉思”要结合下文句子“是啊,蝴蝶的翅膀究竟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以及肖老师利用课堂讨论帮助王小鹏树立学习信心这一事件进行理解。 3.本题考查赏析描写。“你瞎琢磨这个干什么?应该把精力用在为什么老做错题上”可以辨析所用的描写方法是语言描写,通过运用反问的句式,表达了她对王小朋这一行为而感到气愤。“应该把精力用在为什么老做错题上”则表现出肖老师对王小朋学习的担忧和关心之情。 4.本题考查把握文章线索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可从题目入手,提取关键词“蝴蝶”。从文章第⑥~⑲段都是围绕蝴蝶展开论述的,故“蝴蝶”是本文的明线。文章第①~⑤段描写的是肖老师在不经意间透漏出的对王小朋不一样的感情,即觉得王小朋有点“笨”,第⑥~⑲通过对“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这一问题的提出,并和同学们进行探讨,最后,得出“蝴蝶要飞翔,必须要反复扇动自己薄如蝉翼的翅膀……同学们在学习中,有时也需要反复地扇动自己的翅膀……任何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并对王小朋投以眼光,即肯定他的感情变化为暗线。由此回答即可。 5.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从“肖老师下意识往王小朋这边看去”,“不知什么时候,肖老师走到他的身边”可以看出肖老师关爱学生;从肖老师面对学生的提问,没有直接反驳,而是耐心思考,说明肖老师尊重学生;从肖老师对王小朋提出的“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学会飞”这个问题和同学们进行探讨,最终得出“同学们在学习中……任何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使王小朋恢复了自信,同学们也学到了道理,可以看出肖老师是一个富有教育机智,注重教育方式方法的人。据此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两角钱

有时只是举手之劳,就能帮助别人,但我们对好多举手之劳的事情却总是熟视无睹,而不愿意伸出手来。

那天下午,我去邮局寄信,人很多,大多是在附近工地干活的民工,才想到是他们发工资的日子,在往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里寄钱。

我寄了一摞子信件,最后算邮费,掏光了衣袋里所有的零钱,还差两角钱。我只好掏出一张一百元的票子,请柜台里的女服务员找。她没有伸手接,望了望我,面色不大好看。为了两角钱要找一百元的零头,这确实够麻烦的,难怪她不大乐意。

我下意识弯腰又翻裤兜的时候,和一个男孩子的目光相撞。他穿着一身尘土仆仆的工装,就站在我旁边的柜台的角上,个头才到我的肩膀,瘦小得像个豆芽菜。我发现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抿着嘴,冲我似笑非笑的样子,有些怪怪的。而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好像那里藏着刺猬一样什么扎手的东西。这更让我感到奇怪了。

没有,裤袋也翻遍了,确实找不出两角钱。我只好把那张一百元的票子又递了上去,服务员还是没有接,说了句:你再找找,这才两角钱还没有呀。可我确实没有啊,我有些气,和她差点没吵起来。

这时候,我的衣角被轻轻拉了一下,回头一看,是那个男孩子。我看见他的手从裤袋里掏了出来,手心里攥着两角钱:“我这里有两角钱。”说完这句外乡口音很重的话,他羞涩地脸红了。原来刚才他一直想帮助我,只是有些犹豫,是怕我拒绝,还是怕两角钱有些太不值得?我接过钱,有些皱巴巴的,还带有他手心的温热,虽然只有两角钱,我还是谢了他。他微微地一笑,只是脸更有些发红了,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寄完信,我去附近的超市买东西,破开了那一百元的票子,有了足够的零钱。我又回到邮局里,不过,那时已是落日的黄昏,不知那个孩手还在不在?我想如果那个孩子还在,应该把钱还给他。

他还真的在那里,还站在柜台的角上,那些民工还没有汇完钱,他是在等着大人们一起回去。我向他走了过去,他看见了我,冲我笑了笑,因为有了那两角钱,我们成了熟人,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

走到他的身边,我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看到他那样的笑,总觉得他是在为自己做了一件帮助人的好事,才会这样的开心。能够帮助人,而且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尤其是帮助了一个看起来比自己大许多的大人,心里总会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吧。我当时就这样想,干嘛要打破孩子这样美好的感觉呢?一句谢谢,比归还两角钱,也许,更重要吧?我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头,问了问:“还没有走呀?”然后,我再次郑重地向他说了声:“谢谢你啊!”他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

以后,我多次去过那家邮局,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孩子,但我怎么也忘不了他。他让我时时提醒自己,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能够伸出手来去帮助他人,一定要伸出手来。

1.试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任选其中两种),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具体分析。

2.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中“干净透明”的含义。

3.“我”原想把钱还给男孩子,后面又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这是为什么?

4.文中最后写到男孩子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请写出男孩子此刻的心理活动。

5.男孩子帮助“我”的仅仅是两角钱,请结合全文谈谈为什么“我怎么也忘不了他”?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甲)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注]①五色:形容“石壁”色彩缤纷。  ②歇:消散。  ③康乐:指山水诗人谢灵运。  ④与:参与,引申为赞赏。

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王命急宣

(2)虽乘御风不以疾也

(3)哀转久

(4)四时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赞美之情,请从文中各摘录一句直接抒发这种情感的句子。

4.两文都写到了“猿呜”,请分别说明“猿呜”各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填空

(1)________,将以遗所思。(《庭中有奇树》)

(2)老骥伏枥,____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3)几处早莺争暖树 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树树皆秋色, ________。(王绩《野望》)

(5)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6)_____________;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7)《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是: ___________

(8)《渡荆门送别》中李白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综合性口语交际

大家看了里约夏季奥运会后都表示大有收获,感慨良深。你班准备开展一个“奥运精神大家谈”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以下是活动中将要回放的一则新闻,请结合新闻内容,为之拟写一个标题,20字以内。

(1) 8月22日晚间消息,女排夺冠激发了网友庆祝的热情,也刷新了奥运开幕以来微博互动量的峰值。微博8月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女排夺冠当天,微博上奥运相关内容的讨论量达7462万,互动量达1.1亿,达到开赛以来的新高。

“女排精神”成为国人共同的关注点。女排夺冠相关内容的互动量在当天达到7285万次,相关视频在微博上的播放量达3.4亿次。朱婷是当天微博上被提及最多的运动员,提及量达到1245万次,紧随其后的惠若琪微博提及量也达到1083万。奥运会期间女排曾两次引爆微博。1/4决赛逆转东道主巴西的视频,24小时内在微博上播放量达到4795万次。半决赛击败荷兰后,朱婷以607万的提及量成为当天最热门运动员。在微博和尼尔森联合发布的体坛风云榜上朱婷排在第4位,比前一天大幅提升12位。排名前20的运动员中有5位来自中国女排。

(摘引自《新浪体育》)

标题:

(2)这个夏天,奥运健儿们挥洒汗水,超越自我的同时,他们的很多画面,都让我们感动不已:因病儿征战七届奥运的丘索维金娜;梦断裁判手,挥泪别拳台的吕斌;大战后相拥握手的林丹李宗伟;豪取23金而挥泪告别泳池的菲尔普斯……

请你从以上人物或你所知道的其他人物中任选一位写一段话,在“感动时刻”这一环节中为大家描述一个令人感动的画面。(要求运用至少一种辞)

(3)经过多日的比拼,中国代表团一共获26金、18银、26铜,奖牌总数70枚,在金牌榜上位居第三,比上届减少了12枚,是近5届奥运会的最差战绩,上一次中国代表团金牌数少于26枚还是在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上。

部分网民就此事发帖评论,针对以下观点,请你以网民“南楼花开”的身份跟帖,谈谈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南山风:大国实力早就不需要用金牌数来界定了,我们的评价标准早就应该从“金牌论”“唯结果论”改变过来,成为“唯过程论”!

扁舟出海:中国体育青黄不接,老队员体力不济,新队员意志不强,训练不刻苦金牌数下降是必然的!

闲看孤云:运动员无论谁都会有压力!他们很辛苦,不容易啊!

南楼花开: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________(作者)写的一部文笔优美的________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6月至10月在我国________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该书绝大部分素材来自作者采访和考察的第一手资料,客观地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________的真实情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