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与友_____   (2)去后_____

(3)相委而______  (4)下车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

4.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

5.你认为陈元方这样的待客方式和待客态度是否合适?你的理由是什么?

 

1.约定才离开拉,牵拉 2.(1)正午时您没有来,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2) 友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就进了门。 3.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4.意识到自己错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 5.示例一:合适。因为父亲的朋友“无信”“无礼”在前,对“无信”“无礼”之人无需以礼相待。示例二:不合适。尽管父亲的朋友曾经失信、失礼,但他毕竟是一个长辈,而且他已经认错,并在想办法弥补过错,陈元方的待客之道当然不对。 【解析】 选自《世说新语》 作者:刘义庆 年代:南朝宋 参考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期”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在这里是“约定”的意思;“下车引之”的意思是“便下车拉元方”,“引”的意思是“拉”。 2.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信”“惭”“引”“顾”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文默写填空

(1)请写出连续两句描写春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3)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_________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5)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6)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7)回乐烽前沙似雪,________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8)王湾《次北固山下》 中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1)你班将召开一次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班会,届时想邀请本校心理咨询室的袁老师参加,班上推荐你去邀请,你会对袁老师这样说:“                                   

(2)“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然而,大千世界,鱼龙混杂,友分益损。古人这样告诫我们:“匹夫不可不慎取友”,可见,如何认识和选择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课题。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拟写标语)为激发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请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设计活动)请为本次活动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活动一:

活动二:

(探究材料)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用一句话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①15岁的小明在同学的生日宴会上认识了出手大方的王大哥,王大哥经常请他去餐馆吃喝,带他去网吧玩游戏。工作繁忙的父母没时间陪他,王大哥则成了好朋友和崇拜的偶像。一天,王大哥突然对他说:“有一个小子总跟我过不去,我不便出面,你替我教训教训他,反正他也不认识你。”被王大哥这么一蛊惑,原本老实听话的小明手拿木棍,朝那个人的头上猛击一棒,致其重伤。

②小刘、小彭、小陈都是某校初三学生,也曾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父母眼里的好孩子。一次外出游玩时,三人结识了社会青年郑某。郑某通过钱和烟的诱惑,逐渐将他们拉拢成自己的小弟,三人跟随郑某四处游荡,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

探究结果:

 

查看答案

(题文)仿写句子,使前后构成排比句。

亲情是树,每个人都是它的一条根,让它吸收营养永葆青春;

亲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亲情是火,每个人都是它的一根火柴,让它永不熄灭温暖四方。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散步》《秋天的怀念》的作者分别是莫怀戚和史铁生。

B. 冰心,原名谢婉莹,是我国著名的诗人、作家、翻译家和儿童文学家。

C. 泰戈尔是日本诗人、哲学家和民族主义者,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D. 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除编有《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礼是由传统和习俗形成的行为规范。

B. 传统文化培养了中国民众高尚文雅的气质和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

C. 重礼仪的民族,都是古代经济较为发达,衣食生活比较充足。

D. 礼尚往来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喻户晓的礼节,也是人们交往的准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