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己卯上元,予在儋州,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苏轼《书上元夜游》)

(注释)①上元:农历正月十五。②儋州:苏轼被贬之地,现属海南。③民:指汉族。夷:指当地少数民族。④屠沽: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⑤再:同“在”。 ⑥过:苏轼的小儿子。⑦韩退之:唐朝文学家韩愈。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放杖而笑,孰为得失?

2.作者苏轼在(甲)(乙)两文中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态度?请简要概括。

 

1. (1)(月光下)庭院的地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还有相互交错的水藻和荇草,这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 (2)(我)放下拐杖,不禁笑了笑,什么是得,什么是失呢? 2. 作者在【甲】【乙】两文中表现出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 【解析】 乙参考译文:己卯年农历正月十五,我在儋州,有几个老书生来拜访对我说:“如此好的月夜,先生能不能一起出去呢?”我便很高兴地跟随他们,走到了城西,进入了和尚的住所,经过了小巷,各地的百姓聚居在一起,生活井然有序。回到家中已经三更了,家里的人闭门熟睡,睡得很鼾甜。(我)放下拐杖,不禁笑了笑,什么是得,什么是失呢?苏过问我为什么笑,大概是自己笑自己吧。然而也是笑韩愈钓鱼没有钓到,还想要到更远的地方钓鱼,却不知道在海边的人也未必能钓到大鱼。 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字词:“如”,好像;“交横”,交错纵横;“盖”,原来;“得”,得到。 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和把握。甲文,结合“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现出作者豁达乐观的心态,是作者在文中的议论抒情句,,以“闲人”将心中复杂微妙的情感表达出来;乙文,苏轼也被贬,但他能与当地人一起游玩,表现了他的安闲自适、随遇而安、自我排遣的心情,文章四次写到“笑”和文末对“得与失”的思考表达了苏轼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断句准确的一项是(      )

A.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B.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D.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悬泉瀑布,飞漱间      间千二百里

B. 未复有能其奇者        念无为乐者

C. 自康乐来              不疾也

D. 欲界仙都              水陆草木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倒影        荣峻茂    B. 负势竞      横柯

C. 御风        猛浪若    D. 许里      叫无绝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可是我到达浦口的时候又不名一文了,我也没有车票。没有人可以借钱给我;我不知道怎样才能离开浦口。可是最糟糕的是,我仅有的一双鞋子给贼偷去了。哎哟!怎么办呢?又是‘天无绝人之路’,我又碰到了好运气。在火车站外,我遇见了从湖南来的一个老朋友,他成了我的‘救命菩萨’”。

以上文字选自《红星照耀中国》,选文中的“我”是谁?

A. 董健吾    B. 贺龙    C. 邓发    D. 毛泽东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著有《昆虫记》一书。他在《蝉》中,用文艺的笔调客观记录了蝉的习性和成长规律,是带文学性的说明文。

B. 一般说来,八句的律诗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也必须押韵。

C.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D. 在敬谦辞中,贵宾来临说“莅临”,称己见解说“拙见”,请人保存说“惠存”,称人父亲说“令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