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玉米饼里加了糖 ①那一年我上高中,住校。由于家里生活拮据,我不得不每个月回家取粮...

玉米饼里加了糖

①那一年我上高中,住校。由于家里生活拮据,我不得不每个月回家取粮。月末这天,我心事重重地回到家。后天班里要组织郊游,要求每个人自带食品,同学们都很期盼这次活动,大家商量着要在郊外吃一顿大餐,所谓的大餐,就是大家每人带一点儿好吃的,然后集中起来享用。可我带什么呢?我每月的生活费只有三十元钱,没有一分钱是多余的,买一个面包都要三两元钱,如果买些吃的,半个月的生活费就没有了。去还是不去,这然我顿时陷入了两难。

②母亲觉察到了我的情绪,问我有啥事,我便将郊游的事告诉了她。母亲沉思了一会儿,告诉我说她有办法,然后就转身出门了。半个小时后,母亲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包糖,对我说:“儿子,妈妈给你烙几个糖玉米饼带着,很好吃的。”母亲本来很兴奋,可看我没有反应,在没说什么,埋头烙饼------

③第二天,我去和王老师请假,说身体不舒服,不去郊游了。王老师本来同意了,可谁知隔一天却变了,要我必须去。我只好硬着头皮,拿着母亲给我做的糖玉米饼和同学们出发了。这一路上。我的心始终          着,母亲给我烙的几个糖玉米饼越想越拿不出手。

④转眼间到了吃饭的时间,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的东西,我             地走到了一棵树下,默默地吃起母亲给我做的糖玉米饼。就在这时,王老师带着几个同学悄悄地来到我的身后,冷不丁地伸手抢走了我所有的玉米饼,并大声地说:“同学们,程刚偷偷在这里吃好吃的,该不该罚------”同学们大声地回应着。

⑤王老师把饼分给了大家,不一会玉米饼就被大伙吃光了。突然,好几个同学向我走来,问我这个饼子是在哪儿买的。此刻,那种自卑又一次冲击着我的心房,我的脸就像在发烧,我真的坚持不住了,直接对大家说:“大家不要安慰我了,这只是我妈妈给我做的粗粮饼。我家里穷,买不起好东西和大家一起分享。”说完,我的泪便掉了下来,同学们都愣在了那里。

⑥王老师走了过来,对我说:“程刚,老师真心地告诉你,第一,这个饼真的很好吃,大家好多是城里的,真的没吃过这么香的玉米饼。第二,你不应该哭,而是应该骄傲的笑。昨晚你母亲来过了,拿着两个面包和两根火腿肠,你去义务劳动了,她把东西交给了我,说你明天拿着粗粮和大伙出去不好。你母亲为了买这点儿东西,舍不得花钱坐车,走了3个小时------不管你认为这几个加糖的玉米饼能不能拿得出手,我都认为这是今天这里最好吃的东西。饼里加了糖,这是你最甜的人生,因为你在成长的路上,有一位有智慧的母亲,更有一位为了生活在努力改变的母亲,这是其他同学都体会不到,也享受不到的。你所享受的这份爱,是独有的。”

⑦我有些惊讶地看着王老师,泪水突然止都止不住。在这些真诚的话语里,我看到了卑微的力量,也看到了珍贵贫穷------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理解,展开想象,按要求填空。

A这一路上。我的心始终(1)_____着,母亲给我烙的几个糖玉米饼越想越拿不出手。B我(2)___地走到了一棵树下,默默地吃起母亲给我做的糖玉米饼。

要求:(1)处填写一个描写程刚心理活动的词,(2)处填写一个描写程刚神态的词。

3.你是如何理解第⑦段中加点词语“珍贵”和“贫穷”的?

4.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母亲都会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我们的爱,读了这篇文章,请结合亲身经历谈谈感想。

 

1. 为玉米饼而自卑的我在老师的教育下改变了想法,认识到了母爱的伟大。 2. 示例:忐忑 示例:满脸通红 3. “贫穷”是指我的家里生活拮据,买不起好吃的去郊游。“珍贵”体现了我对母爱的理解与感激。 4. 略 【解析】 1.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乙文)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能讽诵乃已矣。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①患:担心②俟:等待 ③讽诵:出声朗读,抑扬顿挫的诵读。 ④博闻强志:形容见闻广博,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思。

(1)稍稍宾客其父  ____          (2)泯然众人矣  ____

(3)主编《资治通鉴》  ____  (4)俟能讽诵乃矣  ____

2.下列各句中的“之”与“为一时之名臣”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邑人奇之    B. 不能称前时之闻

C. 或以钱币乞之    D. 卒之为众人

3.翻译下列句子:

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

4.试比较仲永与司马光两人的不同经历,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查看答案

仿写句子:

我是清凉的小溪,总想滋润干涸的土地;我是勇敢的雄鹰,总是向往辽阔的天空。

我是___________,总______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总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2)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3)父利其然也,__________________不使学。

(4)东市买骏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市买长鞭。

(5)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

(7)李杜诗篇万口传,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选项中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   )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现代

B. 《伤仲永》——王安石——北宋

C. 《丑小鸭》——一安徒生——丹麦

D. 《最后一课》——都德——英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现代社会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所以我们在日常学习中要 重视培养自己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B. 阅读名著是启迪心智、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

C. 李爷爷种的辣椒基本上全卖完了

D. 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是一种有潜在危害且容易让人上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