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50分)
有人说生活太平凡,幸福很遥远。其实,点点滴滴的幸福在你的生活中俯拾皆是,只是要用发现的眼光看待世界,用感恩的心态采撷生活,你就能够收获许多幸福的印记。课堂上一声真诚的赞许,赛场上一句热情的鼓励;手机里一张张欢聚的照片,餐桌上一盘盘温暖的饭菜;抑或是一次快乐的远足,一次春雨中的漫步,一次醉心的阅读,一次成功的哭泣同学们,用心捡拾生活中的幸福吧,把它装入行囊,伴你快乐成长!
请以“捡拾幸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字数不少于600字;(4)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地名、校名。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磨难是最好的礼物
①磨难使人进步。正是磨难本身使人产生了对于环境的种种“适应性”,诱发了人的种种潜能。在恶劣环境下,有巢氏“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在病痛之下,燧人氏“钻燧取火以化腥臊”,在饥饿之下,神农氏“制耒耜,教民农作”。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体的各种功能必将全面退化,最后可能倒退回原始状态。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的智慧将无异于三岁孩童。长期生活在一帆风顺、无忧无虑的环境中,淘汰不了劣者,筛选不出强者,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
②磨难使人坚强。到过农村的人常发现这样一种农事现象:农民们对刚出生的青苗要进行碾压。开始人们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认为对柔嫩的幼苗采取如此高压手段,似乎近于残酷。后来有经验的老农告诉我们,碾压青苗恰恰是为了能让青苗长得更好!刚出土的青苗头重根浅,耐不住风吹雨打,必须施以重压才能扎稳根须,务实基础。根扎得稳,苗才长得壮。
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生下来就掉进福堆里,被百般呵护,不经受种种磨砺,不遭受些许苦难,这种环境能培养出栋梁之材吗?假如一世顺利,遍地黄金随意拾取,那么这茬人及后代有可能成为愚不可及的白痴,八旗子弟的历史悲剧就是明鉴。富贵温柔如同一把无形利剑,它削去了人的铮铮铁骨、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和冲天豪气,将猛虎变为病猫,将雄狮变为绵羊,将雄鹰变为麻雀,将龙种变为跳蚤……人之一生,在自己的哭声中临世,在亲人的哭声中辞世,中间百十年的生涯,无时无刻不在与艰难、困苦、疾病、灾祸打交道。然而正是由于人类尝尽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
③磨难使人超越。《史记》有言:“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此真乃千古良言,历久弥珍!我们甚至还可以将司马迁的名句续写下来:太史公受辱而作《史记》,杜甫流落乃成《三吏》《三别》,吴敬梓落第方有《儒林外传》,曹雪芹困顿而著《红楼梦》。中国历史上这些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无一不是因作者饱受磨难,超越自我而成。磨难是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
④阳光总在风雨后!我们对人生中的各种磨难都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只要是不可摆脱的磨难,都来吧,我们绝不胆怯,绝不屈服!
1.根据文章内容,在横线上填空。
中心论点:①_______________
磨难使人进步:正反对比:正面:②_______________
反面:没有磨难,人类就不会进化和发展。
磨难使人坚强:由事及人:事:③_________________
人:人经历磨难更坚强。
磨难使人超越:列举事例:西伯侯、仲尼、屈原、左丘明、太史公
杜甫、吴敬梓、曹雪芹的事例
2.文中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请根据本文对“磨难”的看法,简要评析《孤独之旅》中杜小康的经历。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默写,三句都写只改前两句)
①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②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③倚东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秦观《行香子》)
(2)默写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颈联、尾联或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请写出题目。
文言文阅读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则有去国怀乡 国:国家 B. 至若春和景明 景:景色
C. 沙鸥翔集 集:飞翔 D. 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如果没有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以物喜 属予作文以记之 B. 然则北通巫峡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 马之千里者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D. 其喜洋洋者矣 其如土石何
3.对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民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B.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扩增它原来的制度,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
C.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阴雨绵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浑浊的浪不消散。
D.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因为外界环境而高兴,不因为自己的处境而悲伤,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则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荒远的江湖中,则替君主担忧。
4.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3、4段写景,依次抒发了迁客骚人登楼时“览物而喜”和“览物而悲”的情感。
B.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结语,慷慨悲凉,令人感喟。文章最后标明写作时间,与篇首照应。
C. 本文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表达方式于一体,在句式上骈散结合,读来声调铿锵,富有节奏,充分体现了汉语的音乐美。
D. 文章后半部分,作者发出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誓言,点明全篇主旨。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寒风像小刀似的切割着他那冻僵了的手,那个修鞋的却拥着大衣,在风中怡然自得。
B.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赛场上,球迷们的疯狂表现,令人不得不否认足球的魅力。
C. 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能否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
D. 被称为“世纪工程”的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9时正式通车,今后,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时间大概差不多要缩短2个小时,珠三角西部都将被纳入香港3小时车程范围。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第三方支付等数字金融新业态的普及,隐私问题愈发引人关注,通过加强国家立法来保护个人隐私无疑是解决问题的不二法门。
B. 学习犹如登山,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能指望一步登顶,这个道理是不可名状的。
C. 《经典咏流传行》将诗词和音乐相融合,古典高雅的韵味和现代美的韵律相得益彰,让传统文化在古今现实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D. 有些不良媒体为吸引眼球,不惜断章取义,制造噱头,失实报道,不仅误导了舆论,更对当事人造成了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