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指出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 ) A. 今年“十一”,黄金周一个突出的特点是...

指出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    )

A. 今年“十一”,黄金周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乡村旅游热,东台永丰生态园围绕“2017中国乡村游”的主题年活动举办了乡村旅游新产品展览会,各具特色的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B. 夏季用电高峰将临,各家电企业争相把节能作为卖点,连电磁炉这样的小家电,也竞相打出节能牌。对此,行内专家提醒,电磁炉市场鱼龙混杂,须细辨真伪。

C. 由于体能消耗过大,国青队在下半场时打法渐渐有些走样:先失一球的日本队也顾虑自己的球门再度失守,投鼠忌器,疲于应付,无意争胜。

D. 名为1fish的电子宠物鱼随着音乐节奏摆动尾部、鳍部,做各种肢体动作,表达各种情感。它一亮相就受到都市一族的喜爱,只是身份扑朔迷离,居高不下。

 

A 【解析】 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B项“鱼龙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合在一起,用法错误;C项“投鼠忌器”比喻项打击坏人又有所忌惮,用法错误;D项“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以辨别,用法错误。A琳琅满目,意思为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使用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选出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

A. 贿(lù)      吓(dòng)  临(bīng)   言简意(gāi)

B. 凿(ruì)     亮(zèng)  弱(chán)   心无旁(wù)

C. 粉(zhī)     荒(miù)   睨(bì)     相形见(chù)

D. 痍(chuāng)  恿(sǒng)  粗(guǎng)  叱风云(zhà)

 

查看答案

近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播出,短片播出后,反响巨大,好评如潮!在第八集《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对广大青少年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1)阅读下列四则材料,探究青年为什么要重视学习,为什么要勤奋学习?

材料一:现在很多青年朋友们都喜欢这样一句话,“主要看气质。”怎样才能有气质?什么是最好的气质?在北宋时期,大文豪苏轼就给出了这样答案:“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宋·苏轼《和董传留别》)

材料二: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的时候,曾引用“学如弓弩,才如箭镞”八个字,着重谈青年为什么要重视学习,为什么要勤奋学习。节目中,经典释义人——中央民族大学蒙曼教授解读说,学问就像弓一样,是发力的,才华像箭头一样,是刺穿的。箭究竟能够射多远,不仅取决于箭头的锐度,更取决于弓的强度。光有才气不努力是成不了大事的。

材料三:比如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仲永五岁成诗,可以说就是一个小天才。但是,他爸爸太迷信天才了,不肯让他念书学习,不能追加他的学养,最后,仲永的天才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仲永长大之后,只能“泯然众人矣。”另一个正面的例子是李白,李白是个天才,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李白可是扎扎实实念过书的。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在扎扎实实的念书的基础上,再辅之以纵横的天才,李白逐渐从诗人升级为“诗仙”。这就是才和学完美的结合。

材料四: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无论是少年还是老年,无论是个人还是政党,无论是群众还是干部,无论是修身还是济世,学习都至关重要。我们每个人都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2)下列句子的序号填入横线处,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

关于读书,高尔基向我们明示:“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刘向告诉我们:“书犹有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前者说明读书对我们十分重要,后者我们可以知道书要讲究方法。那如何读书,英国哲学家、作家弗朗西斯·培根的《谈读书》给了我们答案。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

①读书费时过多易惰  ②狡黠者鄙读书     ③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 

④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⑤无知者羡读书     ⑥文采藻饰太盛则矫

⑦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 ⑧唯明智之士用读书 ⑨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A.①⑥⑨②⑤⑧③⑦④        B.②⑤⑧③⑦④⑥①⑨

C.③⑦④①⑥⑨②⑤⑧        D.②⑧⑤③⑦④⑥①⑨

(3)阅读下列材料,谈谈作为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你认为该怎样处理流行作品与读经典名著的关系呢?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小题。

张爱玲

①禄兴在板门上磕了磕烟灰,紧了一紧束腰的带子,向牛栏走去。牛栏里,积满灰尘的空水槽寂寞地躺着。栅栏有一面磨擦得发白,那是从前牛吃饱了草颈项发痒时磨的。禄兴轻轻地把手放在磨坏的栅栏上,抚摸着粗糙的木头,鼻梁上一缕辛酸味慢慢向上爬,堵住了咽喉,泪水泛满了眼睛。

②他吃了一惊——听见背后粗重的呼吸声,当他回头去看时,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禄兴娘子已经立在他身后,一样也在直瞪瞪望着空的牛栏,头发被风吹得稀乱,下巴颏微微发抖,泪珠在眼里乱转。他不响,她也不响,然而他们各人心里的话大家看得雪亮。

③“到底打定主意怎样?”她兜起蓝围裙来揩眼。

④“……不怎样。”

⑤“不怎样!眼见就要立春了,家家牵了牛上田,我们的牛呢?”

⑥“明天找蒋天贵去!”他背过身去,表示不愿意多搭话,然而她仿佛永远不能将他的答复认为满足似的。

⑦“天贵娘子当众说过的,要借牛,先付租钱。”

⑧他垂下眼去,弯腰把牛栏边的小鸡捉在手中,翻来覆去验看它突出的肋骨和细瘦的腿;小鸡在他的掌心里吱吱地叫。

⑨“不,不!”她激动地喊着,她已经领会到他无言的暗示了。她用那种惊惶和恳求的眼色看着他,“这一趟我无论如何不答应了!天哪!先是我那牛……我那牛……活活给人牵去了,又是银簪子……又该轮到这两只小鸡了!你一个男子汉,只会打算我的东西——我问你,小鸡是谁忍冻忍饿省下钱来买的?依你的意思,不如拿把刀来将我身上肉一片片剁下去送人倒干净!省得下次又出新花样!”她完全失掉了自制力,把蓝布围裙蒙着脸哭起来。

⑩禄兴不做声,他知道女人的话是不必认真的,不到太阳落山她就会软化起来。到底借牛是正经事——不耕田,难道活等饿死吗?这个,她虽然是女人,也懂得的。

后天的早上,鸡没有叫,禄兴就起身,把红布缚了两只鸡的脚,倒提在手里,兴兴头头向蒋家走去。

蒋家的牛是一只雄伟漂亮的黑水牛,在禄兴的眼里,它是一个极尊贵的王子,值得牺牲十只鸡的,虽然它颈项上的皮被轭圈磨得稀烂。

到了目的地的时候,他开始赶牛了。然而,牛似乎有意开玩笑,才走了三步便身子一沉,伏在地上不肯起来,任凭他用尽了种种手段,它只在那粗牛角的阴影下狡猾地斜睨着他。远处的田埂上,农人顺利地赶着牛,唱着歌,在他的焦躁的心头掠过时都带有一种讥嘲的滋味。

“杂种畜牲!欺负你老子,单单欺负你老子!”他焦躁地骂,刷地抽了它一鞭子。牛的瞳仁突然放大了,翻着眼望他,鼻孔涨大了,嘘嘘地吐着气,它那么慢慢地,威严地站了起来,使禄兴很迅速地嗅着了空气中的危机。一种剧烈的恐怖的阴影突然落到他的心头。他一斜身躲过那两只向他冲来的巨角,很快地躺下地去和身一滚,骨碌碌直滚下斜坡的田陇去。一面滚,他一面听见那涨大的牛鼻孔里咻咻的喘息声,觉得那一双狰狞的大眼睛越逼越近,越近越大,后来他觉得一阵刀刺似的剧痛,又咸又腥的血流进口腔里去——他失去了知觉,耳边似乎远远地听见牛的咻咻声和众人的喧嚷声。

又是一个黄昏的时候,禄兴娘子披麻戴孝,送着一个两人抬的黑棺材出门。她再三把脸贴在冰凉的棺材板上,棕色大眼睛里面塞满了眼泪,她低低地用打颤的声音哭诉:

“先是……先是我那牛……活活给牵走了……银簪子……陪嫁的九成银,亮晶晶的银簪子……接着是我的鸡……还有你……还有你也给人抬去了……”她哭得打噎——她觉得她一生中遇到的可恋的东西都长了翅膀在凉润的晚风中渐渐地飞去

黄黄的月亮斜挂在烟囱,被炊烟薰得迷迷蒙蒙。展开在禄兴娘子前面的生命就是一个漫漫的长夜——缺少了吱吱咯咯的鸡声和禄兴的高大的在灯前晃来晃去的影子的晚上,该是多么寂寞的晚上呵!

(有删改)

1.“栅栏有一面磨擦得发白,那是从前牛吃饱了草颈项发痒时磨的”,这句话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2.“她觉得她一生中遇到的可恋的东西都长了翅膀在凉润的晚风中渐渐地飞去”,这句话含意深刻,你是怎样理解的?

3.请简要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禄兴娘子的形象。

4.有人说,张爱玲所看到的世界是一个“苍凉”的世界。请结合小说的内容探究“苍凉”的具体内涵。

 

查看答案

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农民起义英雄形象,请结合相关故事,分析相关人物的性格特点。

 

查看答案

(1)1978年以后,艾青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面不属于他这一时期诗歌特点的一项是______

A.诗句由原先的长短错落,不求整齐划一变得比较整齐。

B.诗情由原先的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变得比较深沉。

C.写法由原先的尽情的呼告、肆意的排叙变得口语化、散文化。

D.诗意由原先的凝重、深厚变得比较警策,充满哲思。

(2)下面对《艾青诗选》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礁石》中“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的礁石,象征着坚韧不拔、高傲自负(乐观自信)的人们。

 

B.从“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可以体会到诗人对革命的崇高热情、不懈努力,以及为革命奉献生命的伟大思想感情。

C.“在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这两句可以看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赞叹、赞赏,以及奉献自己、贡献力量的伟大情怀。

D.“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