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被问及迟到原因,他郑重其事地辩称自己睡了懒觉。
B. 随着第三方支付等数字金融新业态的普及,隐私问题愈发引人关注,通过加强国家立法来保护个人隐私是解决问题的不二法门。
C. 他甚至歇斯底里地骂孩子,神经质地抱住老婆哭鼻子。
D. “中国梦”并非可望而不可即,我们应为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而奋斗。
下列各组加点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妖娆(ráo) 娉婷(pīn) 恣睢(zhuī) 心无旁骛(wù)
B. 冠冕(miǎn) 广袤(miào)栈桥(zhàn) 自吹自擂(lěi)
C. 箴言(zhēn)褴褛(lǚ) 折本(shé) 强聒不舍(ɡuō)
D. 摇曳(yì) 濡养(rú) 矗立(zhù) 矫揉造作(jiǎo)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时常关注着外面的世界,视野因此开阔。路遥也曾说过,一个中学生要养成每天看报的习惯,这样才能开阔视野。你是否也有打开新视野的经历?大千世界,成长路上,我们打开新视野的方式有很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人交流,漫游虚拟世界……在这当中,我们不仅对细微事物进行观察,还对人生进行思考。
请结合你身边的事例,以“新视野”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平衡
陈国凡
①拎着几条刚钓来的鱼儿,我一路哼着小调 ,兴冲冲地往家赶。今天星期天,休息。老婆带孩子回了她乡下的娘家,我难得落个轻闲自在。我早计划好了,晚餐自己弄个鱼煲,再叫上几位朋友,好好聚聚,美美地享受一顿。
②咦,怪了?怎么钥匙不见了?我翻遍各个口袋,也找不到自家的钥匙。正窝火着,对门的小王探出了头:“回来了?找不到钥匙了吧?嘿嘿……”
③他怎么知道我丢了钥匙?正疑惑间,小王老婆手拿一串钥匙从房里走了出来,笑着对我说:“早上出门,见这串钥匙插在门上,我想许是你走得匆忙,忘了,就先给你放着了。现在该完璧归赵了!要是被陌生人拿去,可就麻烦大了。”我连说谢谢,接过钥匙,进了屋。
④我和小王一家虽然住对门有些年头了,可平时只是点头之交,彼此并不了解,我甚至连他们具体在哪个单位上班都不清楚。
⑤他们该不会进过我家了吧?一想到这点,我就紧张起来,急忙把整个屋子查了个遍,见啥也没丢,东西摆放的位置也丝毫没动过,但我早已没了做鱼煲的念头。
⑥老婆回来听我说了这事,人都蹦了起来:“这还得了!说不定我们的钥匙他们已经拿去配了。我们要不在,他们可以随便进出啊。你呀你,我一不在,你就到外面自个快活!这下出事了吧!”老婆又数 落起我来了。可我连跟她计较的心思都没了。谁叫自己这么粗心呢?他们手里有了钥匙,那我家不就成他的家了吗?那咋办?我问老婆。“咋办?还用说吗?换把新锁呗。”老婆斩钉截铁说道。“锁又没坏,干吗要换啊?再说,就为这事换锁,不好吧,他们会怎么看我们?会伤了两家和气的。”我说。
⑦“有什么不好的,难道要等到他们把我们家的东西搬空才好啊?真是的。你要不想换,我来换。”老婆的破嗓门喊得很响。我真担心被人听到。这时,门响了。我开了门,是小王。
⑧“有事吗?”我问。刚说完,我就只想掴自己下,废话,没事,敲你家门干嘛?记忆中,小王没事来敲门,一次也没有过。小王显得有些尴尬,吞吞吐吐地说:“就是我……我老婆,她……她要我来跟你们说个事。”见我老婆也在,小王说:嫂子也在啊,那最好了。
⑨老婆只好说:要不,你进来说话?不了不了。小王摆了摆手,“不了不了,就几句话,我说完就走。我老婆她要你们换把新锁。”小王憋足了劲儿,终于说出了一句囫囵话。
⑩呵,倒是他们先来说了,真个没想到。我和老婆面面相觑。“我老婆说,换了好,省得你们怀疑
我们什么的。”话音未落,小王已转身,疾步进了屋子,身后传来“嘭”的一声,是关门声。
(11)我和老婆对视了一下,不约而同地捂着嘴巴,笑了!可是晚上睡觉时,老婆又提出了一个问题:两家的锁都好好的,凭什么要我家白白花钱去换新锁啊?
(12)第二天,我正在换锁,小王走出屋子,手拿一把新锁。我好生纳闷,隔墙有耳?问小王:“你家也要换锁?那锁不好好的吗?”
(13)你家这锁不也好好的吗?我老婆说了,我家也换,换了好,省得嫂子心里不平衡。
(14)我呆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老婆听了这话,心里更不 平衡了,这话啥意思?
(15)小王急中生智,“不瞒你说,我老婆也曾把钥匙插在门上大半天,回家后才发现。”
(16)呵!两家四口齐声发出了和气平衡的笑……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5年11期,有删改)
1.简析第④段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2.下面两个句子写出了“我”我老婆说了,我家也换,换了好,省得嫂子心里不平衡。老婆的“不平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我老婆说了,我家也换,换了好,省得嫂子心里不平衡。
(2)老婆听了这话,心里更不平衡了,这话啥意思?
3.有人认为,小说的标题“平衡”独具匠心;也有人认为小说以“锁”作为标题耐人寻味。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2017年4月12日19时04分,中国首顆高通量通信卫星实践十三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意味着中国正式开启卫星高通量时代。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高通量卫星。根据中国空间探测首席传播专家谢博在《科普中国》、的解释,高通量卫星就是在使用相同频率资源的条件下通信容量比常规通信卫星高数倍甚至数十倍的通信卫星。
这顆卫星发射成功后又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
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赵坚介绍,实践十三号是我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其高通量性体现在首次搭載了Ka频段通信载荷,卫星通信总容量达20Gbps(一般宽带传输速率,1Gbps相当于1024Mbps),超过了之前我国研制的所有通信卫星容量的总和。
实际上,高通量卫星,意味着其通信容量比以往卫星有一至两个数量级的跃升。这次实践十三号卫星的通信总容量达20Gbpso这是什么概念?按照常规原有的通信卫星,其所采用的是窄带传输技术,一般通信容量不到10Gbps,容量有限。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介绍,如果说过去通信卫星能传送几十台标清电视节目,而有了实践十三号卫星后,则能同时传送数量更多的4K超高清节目。
谢博介绍,由于实践十三号卫星采用了Ka频段通信,所以它不仅容量大,可传送高清视频,而且能使其卫星用户终端做得较小,从而便于装备、携带和使用,无需单独建网,性价比高。
更重要的一点是,该卫星设计有26个用户点波束,总体覆盖中国除西北、东北以外的大部分陆地和近海近200公里的海域,地面无线网络信号覆盖不到或无法接入光缆宽带的地方。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目前有超过6000万人参与徒步、骑行、自驾游等户外项目,但因为有些户外地区通信信号差甚至没有,所以时有迷路或失联事件发生。特别是发生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时候,一旦地面固定或移动通信业务发生损毁或瘫痪,就可能因为不能及时、快速、准确地传递灾情信息,而导致损失严重。
据实践十三号卫星工程总师刘方介绍,如果游客或受灾民众配备了实践十三号卫星的用户终端后,可以与卫星建立语音、数据和视频的传输,把途中或灾区的情况第一时间传递出去,为展开敕援提供通信保障,将损失降至最小。
据西安分院负责实践十三号卫星有载荷研制的卫星副总设计师周颖介纟召,“高通量通信卫星可以作为一个信号中转站,通过无线电信号转发使飞机上乘客的手机、电脑等与地面关口站连接。而关口站通过光缆与互联网相连,可以向用户发送上网信号。”
由于飞机在快速移动过程中所处的空间特点,地面互联网中转站要么无法架设,要么无法足量建设,乘客通过地面方式上网并不可行。而实践十三号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周颖称,实践十三号卫星由空间段(卫星)、地面段(关口站)和用户段(终端)构成。同时,采用了天地一体化设计理念,其中一项重要业务就是提供高速“动中通”,通过多波束无缝切换配合机载、车载或船载终端的自动跟踪捕获功能,可以为航空、航运、铁路等各类交通工具上的数以万计乘客彻底改善上网体验。
此外“据周颖介绍,一般而言,一架飞机所需的最大通信容量只有20Mbps,在全部飞机通信容量满负荷的情况下,实践十三号能满足一千架左右的飞机同时L网。未来3年内,随着“机载卫星直播广播电视接收与服务系统”的研发成功,这颗卫星可保证中国2000多架民航客机、3000多辆高速列车和数万艘轮船,实现随时随地高速上网。
(选自“仃之家”.网文,有删改)
〖链接一〗“实践十三号”卫星发射,实现了我国Ka频段高通量卫星的首次亮相。可以预见届时今天我们所诟病的传统Ku速率低、成本高将大幅改善。当然仅仅有Ka高通量卫星仍无法满足类似于民用航空宽带上网需要,机载Ka卫星终端设备,卫地面网络,全球卫星覆盖等问题需要同步解决,才能真正促进航空互联网蓝海迅猛爆发。
(摘自网络,有删改)
〖链接二〗“实践十三号”卫星预计4月发射这一激动人心的消息,还是非常值得我们期待的,毕竟技术进步带来未来发展更多可能,畅想如果未来ATG(4G)乃至ATG(5G)成熟,加上Ka卫星普及,天地一体宽带飞行体验将绝对不再是梦想,让飞行生活更美的夙愿终将成真。
(节选自“民航资源网”)
〖链接三〗科技强大,国家必然富强。那些奋战在“实践十三号”科研一线的航天科技人们,用他们的创新思想,展现了新时期下的工匠精神,用中国“智造”来打造属于中国的特色品牌,让广大百姓不但能享受到更为优质的暖心服务,而且能享受到创新发展的下的诸多科技红利,中国高新技术同时也助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从而为世界人民谋取更多福利。
(摘自网络,有删改)
1.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高通量卫星实际上就是一个信号中转站,使飞机上乘客手机、电脑等与地面关口站连接。
B. 在使用相同频率资源的条件下,高通量卫星通信容量比常规通信卫星高数倍甚至数十倍。
C. 高通量卫星就是通信容量比以往卫星有一至两个数量级的跃升的通信卫星。
D. 高通量卫星使用后,通信卫星不再将因速率低、成本高等现象而受到诟病。
2.根据上述材料,下列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实践十三号成功发射之后能保证更多人同时观看超高清电视节目。
B. 实践十三号成功发射之后可以避免因为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而导致损失严重的情况。
C. 目前,即使实践十三号成功发射,也还无法真正促进航空互联网蓝海的迅猛爆发。
D. 实践十三号成功发射之后可减少户外活动中因通信信号差而导致的迷路或失联事件的发生。
3.请分析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飞行生活更美好的夙愿终将成真。”
4.请根据材料的内容,联系实际生活,分析实践十三号的应用可以让广大百姓享受到哪些更为优质的暖心服务?
[甲]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A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乙]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B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1.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乙两段文字写景的作用都是借景抒情,但表达的心情不同,甲文表现急于看戏的迫切心情,乙文表现依依不舍之情。
B. 甲乙两段蚊子都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角度绘景叙事,从色彩、气味、声响等方面描绘月夜行船和物业归航的画面,表现了浓郁的水乡特色。
C. 甲文中“似乎”“料想”“或者”“也许”这些表示推测的词语,体现了“我”的主观感受,表达了“我”去看社戏的迫切心情。
D. 老渔夫的“喝采”,从侧面烘托了少年的勃勃英姿和划船的高超技艺。
2.甲乙两段划线的句子都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效果上有何异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