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朝着梦想之路一直走下去 ①一代代中国人以梦为马...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朝着梦想之路一直走下去

①一代代中国人以梦为马、坚定前行,让古老的文明抽枝发芽,开出令人惊艳的时代之花。

②“我们采集的种子,也许会在几百年后的某一天生根发芽,到那时,不知会完成多少人的梦想。”已故植物学家钟扬生前的故事感动了千千万万人。30余年从教、16年援藏、10年引种红树……他用行动阐释了自己的那句话:“人不是因为伟大才善梦,而是因为善梦才伟大”。

③梦想是个人成长的动力,也是民族和国家进步的源泉。

④翻开历史书页,梦想写下动人诗句。无论是盘古开天地的上古传说,还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胸中丘壑,梦想如星如月,指引着中华民族不断创造新的历史。1932年,《东方杂志》向全国各界人士发出提问:先生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教育家叶圣陶写道:“个个人有饭吃,个个人有工作做”;实业家穆藕初写道:“政治清明,实业发达,人民可以安居乐业”……彼时中国,山河破碎,人们的梦想却从未熄灭。

⑤打开世界卷轴,梦想绘就绚烂底色。从大航海时代绽放的全球想象,到马克思主义者用科学社会主义锚定方向;从马丁·路德·金以“我有一个梦想”唤起觉醒,到“我的一小步,人类一大步”的月球随想……梦想牵引脚步,人类阔步向前。而中华民族的梦想精神,最具有脚踏实地和天下大同的特质,为世界梦想的内涵注入中国元素。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理解了中国梦所具有延展性、包容性,才能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的宏伟夙愿,才能理解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

⑥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梦想与现实、当下与未来,并非纯然割裂、非此即彼。梦想为现实提供精神动力,现实则为梦想构筑前进的阶梯。我们既有“扶摇直上九万里”的登高望远,也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脚踏实地。寻梦的旅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步履轻松。对个人来说,光有梦想还不够,关键看如何行动;从今日做起,不负每一天,才是对待梦想的正确态度。对国家来讲,把梦想转化为现实,不仅需要毅力、定力,更离不开巧解难题的勇气、释放活力的智慧。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把握远与近、长与短的时间辩证法,才算真正理解梦想精神的精髓与奥妙。

⑦在畅想祖国母亲未来时,方志敏热情地呼唤过:“这么光荣的一天,决不在辽远的将来,而在很近的将来,我们可以这样相信的,朋友!”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今天,170多年来的接续奋斗正进入最后的冲刺,我们当追梦不懈,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让我们朝着梦想之路一直走下去,成就又一段壮丽的圆梦旅程。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如何理解第一段中“抽枝发芽”和“时代之花”的意义?

3.第⑥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第④段和第⑤段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5.请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1. 朝着梦想之路一直走下去 2. 古老的文明结合时代的发展产生新的思想,新的文明成果。 3. 对比论证,通过梦想和现实的对比,论证了“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4. 不能,与第③的内容相照应。 5. 首先,提出论点,朝着梦想之路一直走下去。然后分别从个人,从国家的角度论述,接着从梦想与现实的关系论述,最后重申论点让我们朝着梦想之路一直走下去,成就又一段壮丽的圆梦旅程。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的掌握。议论文的论点一般是题目或含在第一段中、最后一段中。是一句话的形式呈现的。仔细分析本文,结合“让我们朝着梦想之路一直走下去,成就又一段壮丽的圆梦旅程。”题目“朝着梦想之路一直走下去”,可知,本文的论点是:朝着梦想之路一直走下去。 2.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要求学生首先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在具体语境中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其含义。“抽枝发芽”的意思重新焕发活力,“时代之花”重新焕发青春,与时代的发展产生新的思想,新的文明成果。 3.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及作用的把握。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分析。结合“梦想为现实提供精神动力,现实则为梦想构筑前进的阶梯。我们既有‘扶摇直上九万里’的登高望远,也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脚踏实地。” 通过梦想和现实的对比,论证了“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4.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思路的把握。首先回答不能,然后结合内容分析。第④段的内容是“个人的梦想”,第⑤段的内容是“国家的梦想”,与第③段的内容“梦想是个人成长的动力,也是民族和国家进步的源泉。”相照应。 5.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思路的把握。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段,结合每一段的内容阐述即可。注意运用首先,其次,然后,接着,最后等连接词。本文题目,提出论点,朝着梦想之路一直走下去。然后第④段内容从个人,第⑤段内容从国家的角度论述,第⑥段内容接着从梦想与现实的关系论述,第⑦段内容,重申论点让我们朝着梦想之路一直走下去,成就又一段壮丽的圆梦旅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三峡》结尾处引用“巴东巫峡三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有人说《桃花源记》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一句没有写人,却处处见人。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从炼字的角度赏析晏殊《浣溪沙》“小园香径独徘徊”这句诗中“独”字表达效果。

 

查看答案

翻译①②两题,用“\”符号将第③题在标点符号处标记。

①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②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③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查看答案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①  小惠未,民弗从也   ____       ②  吾妻之美我者,我也  ____

③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   ____     ④  之者谁?太守自谓也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