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没有金钢钻,别揽瓷器活》,回答后面小题
没有金钢钻,别揽瓷器活
①“没有金钢钻,别揽瓷器活”,这句俗语来源于传统瓷器修复——锔瓷。
②说起来简单,锔瓷,就是把破碎的瓷器拼好,用金刚钻钻孔再用锔钉嵌住抓牢,使其恢复原样,既能再使用,又有观赏价值。
③锔瓷,是中国最古老的瓷器修复技艺。锔瓷技艺相传始于宋代。《清明上河图》中就有锔瓷艺人锔瓷的情景。明代时期的意大利教士利玛窦在《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对瓷器修补有这样的记载:锔补修复后的瓷器还可以耐受热食的热度而不开裂,而尤其令人惊异的是如果瓷器破了,再用铜丝熔合起来,就是盛汤水也不会漏。古人锔瓷最主要的原因是古时候瓷器价格高昂,加之古人简朴爱物的本性,这也使锔瓷得以延续、流传。此外,锔瓷的另一个功能更令人兴趣盎然,即古人将锔瓷当作一种装饰技艺,故意为之,此风气清代以后尤为兴盛。甚至有人将品相完好的紫砂壶故意撑裂,然后锔出特定的图案,以此来把玩。
④锔匠根据不同用户群体,将锔瓷分衍出“粗活”和“细活”两种。粗活又称“行活”,以锔补民间生活用品为主,所用工具大并且粗糙,他们走家串巷,吆喝着“锔盆、锔碗、锔大缸”,服务于普通百姓。而“细活”是为了满足八旗子弟醉心于“赏花弄鸟,玩瓷藏玉”的喜好,是专供王室贵族赏玩的“当活”,又称“秀活”。“秀活”依照客户要求,使用小巧精致的工具:如金钉、银钉、铜钉等,其中最特别的一种是花钉。事实上,不管是使用哪一种锔钉,由于器皿不同、破裂状况不同、破裂位置不同、锔钉抓合张力不同,锔匠都要反复琢磨锔钉图案与钩角的合理位置,使花纹式样与瓷器上原花纹图案相配。这不仅要求艺人有高超的修补技能,还要有独特的审美及创造力,所以这一行当又被称之为“锔活秀”。
⑤日本另有一种金缮修补术,用天然大漆黏合器物碎片或是填补缺口后,再施以金粉或金箔进行装饰,使破碎物品有残缺的线条美,多用于瓷器。其本质源于中国的锔瓷技艺,但金缮更注重审美设计,在日本被称为“侘寂”之美。侘寂主要表现不依托外在、强调简朴的美,有推崇朴素、谦逊、自然的意思,是蕴含岁月感的一种美。据说喜欢喝茶的人都迷恋这种美。而这种审美趣味更容易被现代人接受,“艺术地去修复”也是中国锔瓷艺术的发展趋势。
⑥这就是锔瓷——缝补生命,修复艺术。
1.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古人为什么要锔瓷?
2.为什么锔瓷这一行当又被称为“锔活秀”?
3.指出文中画线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括号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
⑴《清明上河图》中就有锔瓷艺人锔瓷的情景。(__________)
⑵锔匠根据不同用户群体,将锔瓷分衍出“粗活”和“细活”两种。(__________)
4.李阿姨家里正在装修,设计师为她精心选配了以石头和沙子构成的假山枯水,插花和茶台组合的休闲区,请结合选文试着向李阿姨解释一下设计师这种设计理念。
阅读《曹刿论战》选段,回答后面小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间(_____)(2)狱(_____)
2.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文章通过对曹刿的语言描写,表现了曹刿哪三个主要观点?(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按课文原文填空。
(1)渡远荆门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渡荆门送别》)
(2)_____________________ ,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
(3)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鹤楼》)
(4)当窗理云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
(5)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浣溪沙》)
(6)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约客》)
(7)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词》)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借着语言这一通道,渺小的人可以进入广大的世界, 。 语言丰富,则人生饱满;语言贫瘠,则人生寡淡;语言灵动,则人生优雅。我国古代很多文人之所以过着风雅的人生,就在于他们的生活常与优雅的汉语为伴。因此,那些传世的诗词曲赋,多数不是文人枯守书斋的结果,而是他们在茶楼叙旧、送别友人或游山玩水时的即兴咏叹——这种风雅人生,至今还令人心向往之。
A. 留下永恒声音的可以是短暂的生命
B. 短暂的生命可以把永恒的声音留下
C. 短暂的生命可以留下永恒的声音
D. 永恒的生命可以留下短暂的声音
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
(情境)学校组织同学们去龙塔参观。在龙塔的二楼,有专门关于黑龙江方言的讲解区。你的同学小李认为黑龙江方言太土气了,没什么可发扬光大的,于是你对小李说:
A. 你的想法是不对的,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热爱自己家乡的方言。
B. 不喜欢方言就是不热爱家乡,看来你就不该在这儿生活。
C. 方言使人感到亲切,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值得我们发扬和推广的。
D. 方言有特殊的韵味和感染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选出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使至塞上
王维(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 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情境,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
B. 全诗浓墨描写景物,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蓬、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了一幅塞外风光图。
C. 诗歌描绘塞上秋景: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
D. 颔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颈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