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浣溪沙·咏橘 苏轼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浣溪沙·咏橘

苏轼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注释)①噀(xùn):喷。②吴姬:泛指江南女子。

1.对这首词的理解鉴赏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上阕一二两句用经霜后的残菊、枯荷与新橘作对比,突出橘的耀眼生机。

B. “香雾”指女子房中焚烧香料时散出的袅袅烟雾,“清泉”是指洗橘时所用的清冽的泉水。

C. “惊”、“怯”二字,活脱脱地刻画出女子尝橘时娇美的情态。

D. 本词的描写生动细腻优美,反映出作者过硬的文字功底和健康的审美趣味。

2.本词最后一句“吴姬三日手犹香”的手法让人称道,请你赏析。

 

1. B 2. 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橘果之香。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诗词的理解。词句“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的意思是:刚刚剥开橘子,芳香的水雾喷洒出来让人惊喜不已;带着几分胆怯尝新橘,甜中带酸的汁水在齿颊间如清泉流过,使人格外欣喜。这里的“香雾”和“清泉”运用的是比喻的说法,在于写“橘”。据此,B项的理解是错误的。故答案为B。 2.试题分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古诗词句子的赏析,要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揣摩、推敲语句的妙处。赏析可以从诗句的特色,或修辞,或表达方式,或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或表现的情境等方面分析,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词中最后一句“吴姬三日手犹香”,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橘果之香。以此作结,余音不绝,亦自有“三日绕梁”之妙。据此理解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

(1)因思杜陵梦,__________。(温庭钧《商山早行》)

(2)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4)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写经过艰苦环境的磨练从而获得益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填空。

(1)

“言论的花儿开得愈大,行为的果子结得愈小。”

这首哲理小诗出自①______的著作《繁星·春水》,它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告诉我②______的道理。

(2)

“放心吧,亲爱的,要我进棺材不那么容易!我还要活下去大干一场,偏偏要向权威的结论挑战。虽然他们对我的病情诊断是正确的,但因此而说我已经百分之百地丧失了劳动能力,那就完全错了。咱们走着瞧吧!”

这段文字出自原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③《______》,表现了男主人公保尔④______的精神。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自强不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为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初三(7)班准备开展“少年当自强”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一: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

请你谈一谈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

(2)活动二:积累自强不息的名句

请你写出一句体现自强不息精神与风骨的诗句或名言。

(3)活动三:

请你再设计一个活动,句式与“活动一”、“活动二”保持一致。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汉字,将所填汉字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qián)诚  ()名  一(xiè)千里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变脸》————戏剧——魏明伦——川剧作家

B. 《杨修之死》——小说——罗贯中——清代小说家

C. 《海燕》————散文——高尔基——苏联作家

D. 《未选择的路》—诗歌——莱蒙托夫—美国诗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