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爱是一朵无声花 ①二十三年前,我在乡里邮局工作。 ②那...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爱是一朵无声花

①二十三年前,我在乡里邮局工作。

那是一个冬日的下午。邮局外,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下了一天一夜,整个世界都是白色的。风,更是一刀一刀地呼啸而过,寒意侵入每个人的骨子里。而邮局里,我和几个同事也被冻得脚不停跺着地。

③雪太大,来办业务的人寥寥无几。只有我一个人待在办业务的窗口,其他几个同事一边围着火炉搓着手,一边聊着天。而我,因为最后一个办业务的人也离开了,索性就伏在桌上看起了报纸。

④近四点的时候,外面突然挟风裹雪地刮进来一个“雪人”,一进门便噼里啪啦地拍打着身上的雪花。我被响声惊动,抬眼一看,原来是一个年龄在六十上下的老妇人。如此冷的天气,老妇人的衣着却颇显单薄,她脸色铁青,一边不断搓着双手,一边哈着气。

⑤老妇人走近窗口,轻声问:“拍电报是这里吗?”

⑥我点点头。

⑦“多少钱?”她弱弱地问。

⑧“一毛五一个字。”我说。然后看她一身颇为寒碜的衣服,又追问了一句:“你要发电报?”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若非太紧急太重要的事情,一般老百姓是舍不得花钱拍电报的。

⑨“嗯。”老太太点点头,听了我报的价格,短暂的一愣。接着,又一边摩挲着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纸包,慢慢打开一层又一层的纸,才露出里面躺着的平整的毛票子,一边说,“我儿子在东北当兵,好久没联系了哩。现在我们这里都这么冷,东北怕是更冷了。我想发个电报,给他提个醒儿。”

⑩我心里一暖,放下了报纸。听着外面风雪的呼啸声,我细细端详起眼前的这个老妇人。她满脸的皱褶,像是被岁月的犁铧耕耘过无数次,有的地方因为皮肤干,都裂开了巨大的口子。我突然想起家中的老母亲,和眼前的她竟是如此相像。

“大娘,您要发什么内容?”我问她,“字数越少,越省钱。”我提醒了她一句。

老妇人低下头,思索了一阵子才说:“您就告诉他,天气变冷了,要记得多穿衣服。并且告诉他,妈妈很想他。”老太太说完,自己又在心底核算了一下,补充说,“十七八个字,是吧?”

我按照她要表达的意思,默算一下,还真是。但是觉得语言不够简洁,便对她说:“大娘,您看‘天冷,多加衣’这几个字可以不?简洁,意思又表达了出来,而且省钱。”

老妇人一听,显得很高兴,刚准备点头之际,突然又想起了什么,说:“您得告诉他,我这个当妈的很想他。例如,在后面加四个字——妈妈想你。”

我笑了:“看您说的,这世上哪有母亲不想儿女的呢。您哪,不说这四个字,您儿子也知道您想他,何必浪费这四个字的钱呢,六毛呢!”我特意地把“六毛”两个字加重了语气。

老妇人稍微犹豫了一下,显然她似乎被我说的“六毛钱”给打动了。但转瞬间,她又改变了主意。

“不!”老妇人坚持要加上这四个字,还说,“我就怕他不知道我想他呢!”她一边说,一边把钱数好了,颤巍巍地从窗口递给我,在我接钱的那一瞬间,老太太忽然轻轻握住我的手,说:“同志,我真的好想我儿子呢。”

我猛然感觉到,整个冬天的寒意好像蓦然就没了踪迹。只觉得,老太太那略微硌人的手掌间,传来的是一阵又一阵的乌语花香。温暖,瞬间就在我心头铺展开来。

原来,我们一直都觉得父母对我们的思念,是理所当然的,却很久都没有明白,母亲对我们的思念,一直在我们的理解之外,像是一朵潜滋暗长的花儿,一直在无声中惊艳,于沉默中盛放。

1.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选文第②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3.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近四点的时候,外面突然挟风裹雪地进来一个“雪人”,一进门便噼里啪啦拍打着身上的风雪。

(2)慢慢打开一层又一层的纸,才露出里面躺着的平整的毛票子。

4.本文以“爱是一朵无声花”为题,有什么好处。

5.阅读全文,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得到的人生启示。

 

1. 一个冬天的下午,一位(衣着单薄的)老妇人冒着风雪来到邮局给儿子拍电报,提醒儿子多穿衣。(并坚持要在电报上加上“妈妈想你”)(意思对即可) 2. 环境描写,营造了一种风雪交加、严寒难耐的氛围(或点明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和背景)(或突出天气的寒冷),表现了老妇人给儿子拍电报的艰难,(或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做铺垫)体现了她牵挂儿子的母爱深情。 3. (1)用写风的“刮”来写人,表现了风雪之大之猛,突出了老妇人行路的艰难(或突出老人的不容易),也衬托出老妇人对儿子无比深厚的爱。 (2)“一层又一层”强调包了很多层,这两个词可见老妇人因钱的来之不易,而格外珍视。(或充分体现老人对这钱的格外珍惜。) 4. 以“爱是一朵无声花”为题,点明了文章主旨,赞美了母爱的平凡、真挚、伟大(或表现了母爱常常是默默无闻(悄然无声),深沉而美好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新颖独特,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意思对即可) 5. 只要围绕文章主题,言之成理,语言流畅即可。 【解析】 1.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实际上就是情节概括题。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抓住人物的活动,注意时间地点的变化,梳理情节,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来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组织语言时,最好以“老妇人”为陈述的主体。概述出“老妇人”冒着风雪来到邮局给儿子拍电报,提醒儿子多穿衣的事件。 2.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作用。中考中记叙文经常出现分析文章某一段或某一句在内容或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有:点明文章中心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而结构上通常有:总领全文、承上启下、照应前文等作用。首先要点明,此处运用了环境描写的方法。内容上,写出了天气的恶劣,突出老妇人给儿子拍电报的艰难。结构上,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母亲发电报的情节做铺垫。 3.赏析文句。此题比较容易,因为题干已经给出了分析方向,即分品味词语的角度分析作答。(1)“刮进来一个‘雪人’”的“刮”,是个动作性很强的动词,表现了风雪之猛烈,突出了老妇人行路的艰难。(2)“慢慢打开一层又一层的纸”中的“一层又一层”,强调老妇人因钱的来之不易。这两句话都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即表达了老妇人对儿子无比深厚的爱。这一点必须要答出来。 4.赏析文题的妙处一般要从内容、主题、结构几方面进行鉴别欣赏,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章的标题进行赏析,一般从标题的使用手法来考查,有时也从文章内容和主题角度,要求学生对文章标题进行理解,这时要求学生能整体感知文本内容,深刻认识文章中心主题。标题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以花为喻,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表现了母爱常常是默默无闻的,深沉而美好的。点明了文章主旨,赞美了母爱的平凡而伟大。也就是主要从手法上和突出主题的意义上构思答案。 5.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阅读中加入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拓展性的题目,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充分展示才能。这是新课标重在从多方面展示同学各种素质的要求,也是近几年中考热点题型之一。完成阅读感悟启示题,要善于提炼,要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结合具体的语境,讲述自己对母爱的观点。可从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和儿女要回报母亲的角度写启示。此题为片段写作式感悟题,所写内容必须有一个主题或中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2018年3月21日,是第十八个世界睡眠日。其设立是为了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今年的主题是“规律作息,健康睡眠”。睡眠是人体的一种主动过程,可以恢复精神和解决疲劳。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但现实不容乐观。

中学生对睡眠质量的重视程度

“你家孩子每晚几点睡觉”家长问卷统计表

 

时间

学段

21-22点

22-23点

23-24点

24点以后

初中

20%

39%

24%

 

高中

 

14%

38%

38%

 

(材料二)

中学生的声音

“学习到那么晩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每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要做到20至21时,自己还要看一些课外书、复习、预习课本知识,这样就到了23时了。同学们都那么努力。自己要不努力就会被落下,我每天都恨不得多学一分钟。没办法,这样的学习氛围让你不得不努力。听讲座的专家说,我们学生的最佳入睡时间是晚上9时到10时之间,并睡足8小时,可我们根本做不到。”付同学无奈地对记者说。

心理治疗师的声音

宁波中学生睡眠时间不够理想,除了跟学业息息相关,还跟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有关。宁波市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心理治疗师张子霁就碰到一个沉迷于手机游戏的初二学生——十五岁的小李。他迷上了一款手机游戏,越玩越上瘾,每到了晚上,都会在完成学习任务后把时间留给手机网游。近日得到凌晨一两点才会睡着。身体非常疲劳的小李,白天上课经常打瞌睡。现在,晚上有玩瘾的学生不在少数。

专家的声音

睡眠对于大脑健康是极为重要的。睡眠不足,会影响人的大脑的创造性思维。充足的睡眠可使人的大脑思维清晰、反应灵敏。如长期睡眠不足,大脑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会影响大脑处理事情,导致工作效率或学习成绩下降,还易产生焦躁、忧郁情绪等。生长激素在人熟睡后分泌得多,青少年睡眠不足还影响生长激素分泌,影响身体长高。

(材料三)

睡眠的好坏,与睡眠环境关系密切。在15至24度的温度中,可获得安睡。一般而言,超过70分贝的声音,会引起醒觉或无法入睡,所以,维持较安静的睡眠环境是安眠所必需的。但个体对声音的敏感性是不同的。例如,农村住惯的学生搬入临街的居民楼,对夜晚车辆的行驶声比较敏感,可能会入睡慢或被汽车鸣笛声吵醒。对于光亮度,一般人还是在黑灯的环境里较易进入睡眠状态,可学校宿舍附近有高楼酒店上的广告灯、闪烁的霓虹灯等,也影响睡眠。

1.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请简要回答影响中学生睡眠质量的原因有哪些?

2.对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2018年3月21日,是世界第十八个睡眠日。其设立是为了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

B. 2018年世界睡眠日的主题是:规律作息,健康睡眠。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是: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

C. 睡眠环境的要求之一是安静,超过70分贝的声音,就会让人无法入睡,但声音低于70分贝,对不同环境下的青少年睡眠都不会有任何影响。

D. 充足的睡眠除能保证人大脑的健康外,还能使人思维清晰、反应灵敏。对青少年来说,充足的睡眠还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有助身体长高。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书湖阴先生壁

(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释)湖阴先生,作者的邻里好友。排闼(tà):推门闯入。闼:宫中小门。

1.一水护田将绿绕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回答问题。

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

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

(节选自《列子·说符》)

(注释)①竖:童仆。②移时:一段时间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反                (2)杨子戚变容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3.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陈太丘与友

(2)太丘舍

(3)相而去

(4)元方入门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待君久不至,已去。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你认为元方“入门不顾”的行为是否失礼,为什么?

 

查看答案

默写填空。

(1)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________________。(《春》)

(2)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

(3)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词》)

(4)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5)______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夜上受降城闻笛》)

(6)《(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潼关》表现作者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诫子书》中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