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请以“遇见”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2)请以“温暖...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请以“遇见”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2)请以“温暖”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字数500~800字;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③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④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遇见 月光轻柔地洒落人间,淅淅沥沥的小雨反射着月的光辉,也如一颗颗天赐的宝石从天而降,打在树上,房上,地上,立即变成了一洼水。平静下来,水洼里便倒映着月亮,偶有一阵风拂过,便抚出一阵阵涟漪,闪烁着晶莹的光芒。 此时的我却无意欣赏这动人的美景,我仍未从挫折中缓过神来。万念俱灰用来形容此时的我最合适不过了。家中无人,孤寂的气氛四处蔓延,沉重的气压被父母留下了,久久不散,压得我喘不过气。拿起一把伞,决定出门走走。 雨滴轻拍着伞面,路上行人稀少,大多也是步履匆匆,在这雨天,大多充满了归家的渴望。而我,步履沉重而缓慢,在街上漫无目的地游荡着。 忽然,眼前出现一抹亮黄。我的内心却毫无波动,但,刚走过梅丛,有一丝淡淡的幽香钻入了我的鼻翼。我回头望去,是那株腊梅!有一朵小小的花挣脱了束缚,轻轻地绽开了一个小口。我回头走去,怀着淡淡的欣喜,悄然立在了花丛之前。时间飞速流逝,那花,慢慢的,轻轻的,怕是惊扰了世人一般慢慢的开放着。我遇见了一幕奇景!在这雨天,这小小的腊梅绽放了。那微弱的雨滴对他来说,也是巨大的阻碍,每一滴滴在花瓣上,都要晃上一晃,以抖落那将成为负担的雨珠。随着花的开放,我的心也渐渐明朗了起来。香气愈发清晰了,香而不熏,浓而不稠。空气也染上了腊梅的颜色,我仿佛能听见生命的舒展,对于困难的挑战。在这艰难的环境中,腊梅以傲人的身姿挺立在枝头,完成了他的绽放。 我伸出手去,轻抚那丝绸般的花瓣。我注目良久,要将他那形、色、神永留心中。我的内心不在积郁,而是一片清明。 在这以后,在我心中的道路上,永驻这一丛腊梅。那次不经意的遇见,却成了永恒。他在我的身旁,以那雨中绽放的身姿,给我以信心和力量。 遇见你,真好。 【解析】 (一)作文标题“遇见”。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遇见”即碰到,“遇见”的可以是某个人,可以是某件物,可以是某种情感,可以是某一风景——一切能体现“神奇”,给予你惊叹、遐思、回味、憬悟的东西皆可为文。本命题的主旨是让写作者在无限广阔的生活空间中发现、思考,表现其印象最深、最难以忘怀的“神奇”的遇见,所以,我们在文章中要极力渲染出相遇对于自己的意义,或者是让自己欣赏到了一幕美景,或者是让自己感悟了某种哲理,或者是对某人某物有了新的认知等。以从实际生活中选取写作对象为佳。比如,选择遇见亲人朋友,抒写一段感人的真情;选择遇见书籍,书写自己对书中人物的新认知;选择遇见风景,带领读者一起体会风景的美丽,以及由此引发出的对生命真谛的感悟等。 (二)作文标题“温暖”。这是一道命题作文。“温暖”的本意是指阳光的照射给人带来的感受。从所给的题目分析,这里应该理解为外界的事物、他人的行为给“我”带来的感受。本次作文,就是要记录那些令你感受到“温暖”的事件。为此,我们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寻找那些令人“温暖”的细节之处。它可能是冬日里父母为你端上的那一杯牛奶,也可能是考试失利时老师向你投来的那一束鼓励的目光;也可能是你获得帮助后的那份感动,也可能是你得到表扬时的那份惊喜……从题干的要求分析,最好写成记叙文、记叙散文;在内容上,要做到真情实感;在表达方式上,要恰当的使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尤其注意细节描写的准确使用;注意叙事和抒情线索的合理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冰雪精灵——雾凇

①如果说冰雪是冬天的信使,那么,雾凇一定是信使的精灵。

②“寒江晓雾,正冰天、树树松花云叠。昨夜飞琼千万缕,谁剪条条晴雪?冰羽晶莹,霓裳窈窕,欲舞高寒阙。烟波照影,翩幅思与谁约?”

③从古至今,赞美雾凇的诗词太多了,但好像千言万语都无法描述那种通透灵动的美。它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天地间的造化,是可遇不可求的上天的赠予。

④雾凇非冰非雪,是冬季低温环境中,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者是无数0℃以下的过冷雾滴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黏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冰晶沉积物。

⑤形成雾凇的气象条件非常苛刻,要求冬季寒冷漫长,而且空气中水汽充足。(甲)其次,雾凇的形成要求天晴少云,静风或是风速很小。(乙)冬季,空中的云像是大地的一床被子,夜间有云时,削弱了向外的长波辐射,使地面气温降低较慢,昼夜温差相对较小,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就不会凝结。(丙)若是掀掉了这床被子,热量就更多地散发出去,使得地面温度降低,为水汽的凝结提供了必要条件。(丁)大风是雾凇形成过程中的天敌,它总能把形成过程中结构松散的冰晶吹散,即使簇拥在一起的雾凇也会被吹得无影无踪,微风或静风条件为水汽凝结凝华成雾凇提供保障。

⑥雾凇形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过冷雾滴碰到冷的地面物体后迅速冻结成粒状的小冰块,叫粒状雾凇(或硬凇),它的结构较紧密;另一种是由雾滴蒸发时产生的水汽凝华而形成的晶状雾凇(或软凇),结构较松散,稍有震动就会脱落。

⑦由于雾凇中雾滴与雾滴间空隙很多,不仅看起来轻盈洁白,附着在树木上,宛如琼树银花,清秀雅致,也具有很多内在的优秀品质。人们在观赏玉树琼花般的吉林雾凇时,都会感到空气格外清新舒爽、滋润肺腑,这是因为雾凇蓬松的结构能够吸附大量空气中的污染颗粒,是空气的天然“净化器”。

⑧雾凇是天然的“负氧离子发生器”,在有雾凇时,负氧离子增多。据测,吉林松花江畔在有雾凇时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可这上千至数千个,比没有雾凇时的负氧离子数量多5倍以上。

⑨此外,雾凇还是环境的天然“消毒器”。雾凇由于具有浓厚、结构疏松、密度小、空隙度高的特点,对音波反射率很低,能吸收和容纳大量音波。在形成雾凇的成排密集的树林里感到幽静,就是这个道理。

⑩“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雾凇是大自然不可多得的馈赠,就像人生一样,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觅得良机,才会成就一场繁华。

1.本文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

2.请用“∥”给本文画线部分划分层次。

(甲)(乙)(丙)(丁)

3.本文第6段使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本文从雾凇外表的________美说到雾凇________,再说到雾凇的结构及内在的优秀品质,说明顺序是________

5.请概括说明雾凇在改善环境方面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父亲的长笛

赵文静

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那是,她特别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歌。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

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邻居们说:“来来,吹一段儿!”“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那样的时光里,她是红人儿,孩子们羡慕极了她有一个这样将笛子吹得声声悦耳的父亲,哄着她,把好吃的分给她一份,只为了听她父亲吹笛子时可 以靠近一点儿。她亦是非常的骄傲的,那时,父亲是天,是地,是她心目中的大英雄。

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唉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笛声戛然而止。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

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她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子哭了。那一刻,她只恨父亲没出息!

她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母。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地制止。渐渐的,家里就听不到笛声了。

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可事情就是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节目播出后,恰巧被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她说:“小敏,你爸好酷哇,扫大街还不忘了吹笛子!”

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她忍无可忍,到家就跟父亲吵:“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脸活着了!”“啪”地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别跟孩子瞎说八道!”父亲喝住了母亲。“你可是听着你爸的笛声长大的呀!你小时候那么爱听,你爸干一天活儿回来,多累都吹给你听……

父亲的沉默和母亲的训斥并没有打动她,她还是悄悄地拿走了长笛,扔在了城边的小河里。虽然那一刻她心里也有丝丝的不舍。她等着父亲爆发,然而,没有。自此,父亲再没提过长笛的事儿。

多年以后,她有了孩子,懂得了做父母的艰辛。她对父母很好,常常给他们买吃的穿的。儿子初一那年,学校要开“感恩”主题晚会,儿子在家练唱《父亲》这首歌:“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儿子唱了一遍又一遍,唱得她心里一阵阵酸,一阵阵疼……

第二天,她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给父亲送去。父亲先是一愣,随即欣喜地摩挲起来。她吞吞吐吐,说:“爸,对不起,当初是我扔了你那长笛。”父亲一笑:“傻丫头,我早知道是你干的。”母亲走过来,:“还是闺女疼你懂你呀!你这条腿没白断,委屈没白受啊!”“腿?没白断?”她吃惊地问。“还不是因为你三年级那年非吵着要电子琴,你爸为了挣钱给你买琴,你爸大雪天骑车给人送货,摔断了腿……”“哎!跟孩子提这些干啥!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父亲笑着打断母亲。转脸看她。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

久违的笛声从父亲嘴边漫延开来,飞扬在屋子的各个角落,她跟着哼唱,母亲则满脸温柔,鬓角的白发泛着银光,格外柔美。

1.请以长笛为线索,从女儿的角度概括父女之间发生的四件事。

2.请简要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

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3.请品读文中的画横线语句,联系上下文揣摩“她”和父亲的心理。

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

4.试简要分析母亲这一形象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查看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中华国学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专家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不少地方中小学已开设国学教育科。

(材料二)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400多所孔子学院。有关部门选取《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孟子》等国学文化经典,编写出版了《中华传统文化视听读本》,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材料三)匾额作为中国古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精品的体现。某同学在探访名胜古迹时搜集到以下建筑物的匾额题字:

①贡院——唯才是举        ③孔庙——万世师表        ③岳飞庙——还我河山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你从两则材料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2.根据“材料三”所提供的内容,请你从文化或历史学科知识等角度任选一组建筑物与匾额题字来解说两者之间的对应联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占诗,回答问题。

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1.“欲去惜芳菲”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就其中一句作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而甲、乙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傥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②傥:倘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舜于畎亩之中

(2)人过   

(3)四夷俱   

(4)病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国恒/河曲智叟以应

B.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病复,则不可救矣

C. 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惩山北之塞,入之迁也

D. 公孙衍、张仪岂不大丈夫哉?/自古所希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4.请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乙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甲文探讨的两个问题依次是什么?论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另举一个事例来证明这一观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