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对话,在生活中极为常见,但有些对话却又很特别,如小说《...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对话,在生活中极为常见,但有些对话却又很特别,如小说《垃圾》中两人的对话。

对话,不同于“说话”。梁文道甚至认为,在谈话中“懂得听有时要比懂得说更要紧。”

对话,想必也不仅限于人与人之间,如古人常能与山水草木形成无言之对话。当然,对话还可以发生在人与自我之间……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对“对话”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记叙经历,可以编写故事,也可以阐述道理,还可以……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自选;③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心灵的对话 二十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就是海伦·凯乐,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了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的弱女子。 然而,正是这么一个生活在聋哑世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她不仅用行动来证明了人类战胜生命挑战的勇气,而且还将自己所经历的痛苦和幸福记录下来,给后世以勉励。被马克·土温称为十九世纪的两个奇人之一(另一个是拿破仑)。 读海伦·凯乐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你会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这是和我读以前的所有的书的感觉都不同。读以前的书感觉有的是在教育我,有的是在看别人的故事,有的是纯粹的娱乐,可是这本书驱使我产生了一种心灵上和作者对话的感觉,这种感觉就像海伦·凯乐和我一起坐在一块草坪上,我闭着眼睛倾听她讲她的人生历程。我仔细的听着,并和她一起高兴,同她一起悲伤,听到极为悲惨的故事的时候,我会情不自禁的与海伦·凯乐一起落泪。 这种感觉的产生可能和海伦·凯乐的身体情况特殊有关,她对世界的感知大部分来自文字。我们是靠眼睛、耳朵还有电视、广播、图书来全方位的感知世界的,而海伦·凯乐只能靠双手触摸文字来感应这个世界,靠对作者的心灵交互得到对世界的认识。甚至她早期写的小说都被人指为抄袭别人的,她自己也分不清是自己的想法还是抄袭。 还有一个感触是海伦·凯乐这本书的文笔特别细腻,尤其是她对周围环境的描写,根本不象是一个生活在聋哑和盲世界的人写出来的,下面我引用一段:有时候,天才刚刚亮,我就起身溜进花园里,晨雾笼罩着花草。谁能体会到把玫瑰花轻柔地握在手心里的无限乐趣;谁能知道百合花在徐徐地晨风中摇曳的美姿。采摘鲜花,有时候会一下子抓到钻在花里的昆虫,我可以感觉到它们受到外界压力,举翅欲飞,发出的细微震动声。这样的文字我不说你会知道是出自海伦·凯乐的手吗? 最后,我要说的是我从书里得到最大的益处是“坚强”,无论我们遇到什么痛苦和磨难都不会比海伦·凯乐遇到的更大,她一个弱女子都可以坚强的活下来,并且学会了说话(对于聋人已经很难,何况她还是一个盲人?),并且成为着名的社会活动家,为许许多多的残疾人服务。我们有什么权利抱怨这个社会,有什么权利虚度光阴哪? 【解析】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要抓住关键词“对话”来立意。“对话”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词语,上至国际或地区之间为解决某些矛盾所进行的交流,例如,东西方对话,中美对话,中德对话,两岸对话,等等;中至国内乃至单位内部两方面所进行的交流等;下至班级内部、家庭内部、同学之间所进行的交流;甚至可以写跟古人乃至天地万物的对话等。“对话”一般都是带有一定的目的,有彼此交流的过程,并且应该达成一定的意向,有一定的收获、感悟。“对话”与一般的“漫谈”不同,其指向性比较明确,必须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进行讨论;而“漫谈”则比较散漫,没有一定的中心或主题。“对话”在文体上比较宽松。可以写成议论文,阐明对话的意义 、方式、指明对话的目的等等;可以写成记叙文,记叙某次和某人对话的过程;可以写成散文,有一定的叙事因素,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有一定的议论深度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水浒传〉序》(节选)

施耐庵

吾友来,亦不便饮酒,欲饮则饮,欲止先止,各随其心,不以酒为乐,以谈为乐也。吾友谈不及朝廷,非但安分,亦以路遥,传闻为多。……然而每日言即休,无人记录。

是《水浒传》七十一卷,则吾友散后,灯下戏墨为多;风雨甚,无人来之时半之。然而经营于心,久而成习,不必伸纸笔,然后发挥。盖薄莫篱落之下五更卧被之中垂首拈带睇目观物之际皆有所遇矣。或若问:言既已未尝集为一书,云何独有此传?则岂非此传成之无名,不成无损,一;心闲试弄,舒卷自恣,二;无贤无愚,无不能读,三;文章得失,小不足悔,四也。

呜呼哀哉!吾生有涯,吾呜呼知后人之读吾书者谓何?取今日以示吾友,吾友读之而乐,亦足耳。

(注释)

①毕:        

②无人来之时半之:有一半是在没有人来的时候(写的)。

③执:            

④但:            

⑤斯:        

1.将以上(注释)补充完整。

2.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或若问:言既已未尝集为一书,云何独有此传?

3.用“/”为以下句子断句。(划4处)

盖 薄 莫 篱 落 之 下 五 更 卧 被 之 中 垂 首 拈 带 睇 目 观 物 之 际 皆 有 所 遇 矣。

4.作者为何会将写《水浒传》称为“戏墨”?根据文章内容概述原因。

5.施耐庵期待友人能“读之而乐”,现在却有人说“少不读《水浒》”。某班准备由此开展“(正方)《水浒传》适合中学生阅读VS(反方)《水浒传》不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辩论会。请选择“立场”,结合《水浒传》内容和阅读体会,阐明己方观点。(200字左右)

我选择作为__________(填正方或反方)代表参与辩论。

 

 

 

 

 

 

 

 

 

 

 

 

 

 

 

 

 

 

 

 

 

 

 

 

 

 

 

 

 

 

 

 

 

 

 

 

 

 

 

 

 

 

 

 

 

 

 

 

 

 

 

 

 

 

 

 

 

 

 

 

 

 

 

 

 

 

 

 

 

 

 

 

 

 

 

 

 

 

 

 

 

 

 

 

 

 

 

 

 

 

 

 

 

 

 

 

 

 

 

 

 

 

 

 

 

 

 

 

 

 

 

 

 

 

 

 

 

 

 

 

 

 

 

 

 

 

 

 

 

 

 

 

 

 

 

 

 

 

 

 

 

 

 

 

 

 

 

 

 

 

 

 

 

 

 

 

 

 

 

 

 

 

 

 

 

 

 

 

 

 

 

 

 

 

 

 

 

 

 

 

 

 

 

 

 

 

 

 

 

 

 

 

 

 

查看答案

阅读《樵夫》一诗,回答小题

樵夫

[宋]萧德藻

一担乾(干)柴古渡头,盘缠一日颇优游。

归来涧底磨刀斧,又作全家明日谋。

(1)樵夫居住的环境远离城市喧嚣,从诗中 ______________两处可以读出。

(2)有读者觉得诗中樵夫的生活充满了快乐,也有人说樵夫的生活充满忧伤。试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根据课内阅读积累,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予作文而记之:

(2)去怀乡:

(3)林壑美:

(4)下船:

 

查看答案

非文学性文本阅读

(             )

梁文道

很多人以为一个电台或电视的清谈节目要做得好,主持人的口才是最重要的。但就我个人的观察和体会,原来这个世界上大部分成功的清谈节目靠的是参与者的“耳才”,而非“口才”。也就是说,懂得听有时要比懂得说更要紧。因为谈话不是独白,你说的任何一段话都不可避免地坐落在对话者的言词之中,它构成了你的背景,发展了你的言论。假如你只是抱着满腹的宏论,却完全听不到别人在讲什么,就算你说得再有道理,也难免予人一种格格不入的错乱感。

更重要的是我们也许有错,也许需要检视自己的信念;除非我们坚持自以为是的正确要比共认的真理还伟大,否则带着耳朵去参与对话就是一次检验自我的好机会了。解释学宗师伽达默尔在他的经典《真理与方法》里如是说:“……必须从一开始就对文本的异己性保持敏感。但这种敏感既不涉及所谓的‘中立’,也不意味着泯除自我;而是为自己的先存之见与固有理解容让出一块空地。对自己偏见的觉察是件重要的事,因为这样,文本才能呈现出它所有的他性,以及它那相对于读者固有理解的真理。”解读文本固如是,与他人对话恐怕更当如是。

因为在央视上讲清史而闻名的阎崇年先生前几天被人掴了两巴掌。那是一场作品签售会,一位年轻男子排队走向正在为读者签名的阎先生,然后发难出手。据目击者说,当时还有人在现场大叫“汉奸”,看来是针对阎先生种种为清朝辩护的言论。那位年轻人的朋友后来解释他揍人的理由是因为他没有和阎崇年平等辩论的机会。

我不想参与评价清廷的史学争论,也暂且不谈这件事情的后续处理对不对(那位青年后来遭到重罚),我甚至很能体会那种由于欠缺交流机会而生起的沮丧与愤恨;可是我很好奇出手打人与言谈对话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假如我说了一番驳斥对手的话,而对方不能完满响应甚至不理睬我,于是我动手给他一巴掌;这是否表示我这一巴掌其实是我所有想法的延续和表达?一个耳光又是不是一段话的代替呢?如果打人也是一种辩论的方法,我是否也该预期对方将以拳脚回报?因为对话和辩论总是有来有往的。

我不知道。我也不知道阎教授总不愿“正面响应”那些青年的理由(是没有时间,还是他的响应被人觉得不够正面?)。我只知道这是一个急躁而喧嚣的时代,我们就像住在一个闹腾腾的房子里,每一个人都放大了喉咙喊叫。为了让他们听到我说的话,我只好比他们还大声。于是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别人到底在讲什么。

也许我们乖得太久了,不想再当个只能听话的傻孩子,所以我们现在都有话要说。周遭如此喧哗,我必须用尽心思把文章的标题起得耸动一点,让我发言的姿态张狂一点。也许我说得没有什么道理,但起码我被人听到了;也许别人没听懂我到底说的是什么,可是说话的语调和姿态要比说出来的内容还重要;因为正是那些语调与姿态让我被人看见。被人看见,所以我存在。于是每个读者其实都是作家。在一篇一万字的文章里看见一句令我不满的话,忘记剩下那部分吧,我要写一篇两万字的回应来批判它。我为什么要耐着性子看完那篇东西呢?我为什么要深入甚至同情地理会它的真正含义呢?它只不过是我用来表达自己的机会和借口罢了。

个性被压抑够了,因此“个性”二字是今天最高尚的品德。听别人说话不算个性,让别人听见我说话才算是个性。所以这是每个人都要说话但却没有人想听的年代。在这样的年代里,清谈节目或许是不必要的,我想。

1.以下选项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懂得听有时要比懂得说更要紧”,主要是因为若忽略了“听”,那么你说的话难免会有一种格格不入的错乱感。

B. 作者“很能体会那种由于欠缺交流机会而生起的沮丧与愤恨”,因而他并不反对文中那个青年为争取与专家辩论的机会而做的一切。

C. 依照作者观点,一些浮夸的“标题党”之所以频繁出现,有可能是因为某些人极其渴望自己的声音被别人关注。

D. 作者认为在这样的时代里,清谈节目已经完全没必要存在。因为要说话的人太多,而愿意耐着性子听人说话的人已经没有了。

2.本文发表时题目是“人人都是作家,但却没有一个读者”,在选入《常识》一书时,作者将标题改成了“浮躁:这个时代的集体病症”,你认为哪个标题更符合文意?试从行文思路角度说明理由。

3.最近,九(1)班的小燕同学时常和她妈妈吵架。据小燕说,她们“话不投机”,谁都不理解对方,总是“一言不合”就开始吵架。请根据本文内容,给小燕提一些建议。

 

查看答案

文学作品阅读

垃圾

[巴西]路易斯·费尔南多·维利希

(1)他俩是在公共楼道里碰到的,每人手里拎着个垃圾袋。这是他们头一次搭话。  

(2)“早上好……”  

(3)“早上好……”  

(4)“太太您住610房间。” 

(5)“先生您住612房间吧?”  

(6)“是的。”  

(7)“我还不认识您本人……” 

(8)“可不是嘛……”  

(9)“恕我冒昧,我已经看过您的垃圾……”

(10)“噢……”  

(11)“我发现垃圾每次都不多。您家人口一定很少。”  

(12)“事实上,就我一个。”

(13)“嗯……我注意到先生常吃罐头食品。”  

(14)“是啊,我得自己动手做饭,可又不会做……”  

(15)“这我理解”  

(16)“太太您也是……”  

(17)“请用‘你’字称呼吧!”  

(18)“也请你原谅我的冒昧,我也观察到你的垃圾里常有些吃剩下的食物,比方蘑菇一类的东西。”  

(19)“我非常喜欢爱烹调,做各种不同的菜。可是我独身一人,所以常常剩下……” 

(20)“太太您……不,你!你没有家?”  

(21)“有是有,可是不在这儿。”  

(22)“在埃斯比里托圣托?” 

(23)“你怎么知道的?”  

(24)“你的垃圾里有些信封,是从埃斯比里托圣托寄来的。”  

(25)“对,妈妈每个礼拜都给我来信。”  

(26)“她是教师。”  

(27)“真不可思议!你怎么猜到的?”  

(28)“从信封的字迹看出来的,我看像教师的字体。”  

(29)“你收到的信不多,这从你的垃圾里看得出来。”  

(30)“不错。”  

(31)“有一天,你扔出了一封揉皱了的电报。”  

(32)“对。”  

(33)“是什么不幸的消息吗?”  

(34)“我父亲去世了。”  

(35)“我为你难过。”  

(36)“他很老了,住在南方。我们好长时间没有见面。”  

(37)“所以那时候又开始吸烟了?”  

(38)“你怎么知道的?”  

(39)“最近你的垃圾里经常有揉烂的烟盒。”  

(40)“一点儿不错!可是我又戒掉了。”  

(41)“感谢上帝,我可从来不吸烟。” 

(42)“这我清楚。可是我发现你的垃圾里有些空药瓶……”  

(43)“安眠药。我有一段时间要服安眠药,现在好了。”  

(44)“你和男朋友闹翻了,对吧?”  

(45)“莫非这也是从垃圾里发现的?”  

(46)“你先是扔出了一束花和一张名片,后来还有好些手巾纸。” 

(47)“是啊,当时我哭得很伤心,现在总算过去了。”  

(48)“可是今天还有一些手巾纸。”  

(49)“我感冒了。”  

(50)“噢。” 

(51)“你的垃圾里常有拼字游戏的杂志。”

(52)“对,一点儿不错。我喜欢呆在家时,不爱出门。你知道为什么吗?”  

(53)“女朋友?” 

(54)“不对!”  

(55)“可是几天以前,你的垃圾里有一张女人的照片,长得还蛮漂亮呢!”  

(56)“是整理抽屉的时候拾掇出来的,过去的事了。”  

(57)“你没有撕掉照片,说明你心底里还盼望她回来。”  

(58)“你已经对我的垃圾作过全面分析。” 

(59) “你的垃圾确实引起了我的兴趣,我不否认。”  

(60)“有意思,有一次看完你的垃圾,我想我肯定愿意认识你。大概是看到你写的诗以后。”  

(61)“什么?你看到我的诗了?”  

(62)“不仅看到了,而且很喜欢。”  

(63)“写得太糟糕了!” 

(64)“假如你真的认为写得不好的话,就会撕碎的。可是事实上,叠得整整齐齐。”  

(65)“要是我知道你会看到的话……”  

(66)“我没有把你的诗保存起来,因为我觉得那毕竟近乎偷窃行为,尽管连我本人也不明白,别人的垃圾是否还算私有财物。”  

(67)“依我看不能算。垃圾是公共的。”  

(68)“说得对!垃圾能使人披露隐私,能使我们私人生活中剩余部分跟别人私人生活中的剩余部分互相结合。它是人与人互相了解、沟通感情的媒介,它是我们生活中最有社会性的部分,对吗?”

(69)“是啊,你对垃圾分析得太深刻了。我认为……”  

(70)“昨天,你的垃圾里……”  

(71)“有什么?”  

(72)“要是我没有看错的话,有虾皮。”  

(73)“你说对了,我买了一些大虾,剥了皮。”  

(74)“我非常爱吃虾。”  

(75)“我剥好了,可是还没有吃……我们能否……” 

(76)“共进晚餐?”  

(77)“完全正确!”  

(78)“那要给你添麻烦了。”  

(79)“谈不到什么麻烦。”  

(80)“会把你的厨房弄得乱七八糟。”  

(81)“没关系,一会儿就能收拾好,再把垃圾扔出来就是了。”  

(82)“那时候,算是我的垃圾,还是你的垃圾?”

1.请根据文中对话透露出来的信息,参照示例,补充612住户资料卡片中相关内容。

示例:

2.省略号的运用是本文语言描写的一大特色。结合以下这组句子具体分析其作用。

①“早上好……” 

②“这我清楚。可是我发现你的垃圾里有些空药瓶……”  

③“我剥好了,可是还没有吃……我们能否……”

3.小说标题能否改为“邻居”?结合文本内容与特点,联系(资料卡片)阐述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