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近年来,很流行的一句话:“或者读书,或者旅游,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一次绝佳的旅行,是身体和灵魂的共同bá(______)涉。尘世点滴,曾经的páng(______)徨,曾经的青sè(______),曾经的错过,一切的一切,都随远行的车轨碾过,逝去,不再。那一刻,天地人合一,山水满含情,野鹤无意飞。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对话,在生活中极为常见,但有些对话却又很特别,如小说《垃圾》中两人的对话。
对话,不同于“说话”。梁文道甚至认为,在谈话中“懂得听有时要比懂得说更要紧。”
对话,想必也不仅限于人与人之间,如古人常能与山水草木形成无言之对话。当然,对话还可以发生在人与自我之间……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对“对话”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记叙经历,可以编写故事,也可以阐述道理,还可以……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自选;③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水浒传〉序》(节选)
施耐庵
吾友来,亦不便饮酒,欲饮则饮,欲止先止,各随其心,不以酒为乐,以谈为乐也。吾友谈不及朝廷,非但安分,亦以路遥,传闻为多。……然而每日言毕①即休,无人记录。
是《水浒传》七十一卷,则吾友散后,灯下戏墨为多;风雨甚,无人来之时半之②。然而经营于心,久而成习,不必伸纸执③笔,然后发挥。盖薄莫篱落之下五更卧被之中垂首拈带睇目观物之际皆有所遇矣。或若问:言既已未尝集为一书,云何独有此传?则岂非此传成之无名,不成无损,一;心闲试弄,舒卷自恣,二;无贤无愚,无不能读,三;文章得失,小不足悔,四也。
呜呼哀哉!吾生有涯,吾呜呼知后人之读吾书者谓何?但④取今日以示吾友,吾友读之而乐,斯⑤亦足耳。
(注释)
①毕:
②无人来之时半之:有一半是在没有人来的时候(写的)。
③执:
④但:
⑤斯:
1.将以上(注释)补充完整。
2.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或若问:言既已未尝集为一书,云何独有此传?
3.用“/”为以下句子断句。(划4处)
盖 薄 莫 篱 落 之 下 五 更 卧 被 之 中 垂 首 拈 带 睇 目 观 物 之 际 皆 有 所 遇 矣。
4.作者为何会将写《水浒传》称为“戏墨”?根据文章内容概述原因。
5.施耐庵期待友人能“读之而乐”,现在却有人说“少不读《水浒》”。某班准备由此开展“(正方)《水浒传》适合中学生阅读VS(反方)《水浒传》不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辩论会。请选择“立场”,结合《水浒传》内容和阅读体会,阐明己方观点。(200字左右)
我选择作为__________(填正方或反方)代表参与辩论。
对 | 方 | 辩 | 友 | , | 你 | 们 | 好 | ! | 我 | 方 | 认 | 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阅读《樵夫》一诗,回答小题
樵夫
[宋]萧德藻
一担乾(干)柴古渡头,盘缠一日颇优游。
归来涧底磨刀斧,又作全家明日谋。
(1)樵夫居住的环境远离城市喧嚣,从诗中 _______、_______两处可以读出。
(2)有读者觉得诗中樵夫的生活充满了快乐,也有人说樵夫的生活充满忧伤。试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根据课内阅读积累,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属予作文而记之:
(2)去国怀乡:
(3)林壑尤美:
(4)及下船:
非文学性文本阅读
( )
梁文道
很多人以为一个电台或电视的清谈节目要做得好,主持人的口才是最重要的。但就我个人的观察和体会,原来这个世界上大部分成功的清谈节目靠的是参与者的“耳才”,而非“口才”。也就是说,懂得听有时要比懂得说更要紧。因为谈话不是独白,你说的任何一段话都不可避免地坐落在对话者的言词之中,它构成了你的背景,发展了你的言论。假如你只是抱着满腹的宏论,却完全听不到别人在讲什么,就算你说得再有道理,也难免予人一种格格不入的错乱感。
更重要的是我们也许有错,也许需要检视自己的信念;除非我们坚持自以为是的正确要比共认的真理还伟大,否则带着耳朵去参与对话就是一次检验自我的好机会了。解释学宗师伽达默尔在他的经典《真理与方法》里如是说:“……必须从一开始就对文本的异己性保持敏感。但这种敏感既不涉及所谓的‘中立’,也不意味着泯除自我;而是为自己的先存之见与固有理解容让出一块空地。对自己偏见的觉察是件重要的事,因为这样,文本才能呈现出它所有的他性,以及它那相对于读者固有理解的真理。”解读文本固如是,与他人对话恐怕更当如是。
因为在央视上讲清史而闻名的阎崇年先生前几天被人掴了两巴掌。那是一场作品签售会,一位年轻男子排队走向正在为读者签名的阎先生,然后发难出手。据目击者说,当时还有人在现场大叫“汉奸”,看来是针对阎先生种种为清朝辩护的言论。那位年轻人的朋友后来解释他揍人的理由是因为他没有和阎崇年平等辩论的机会。
我不想参与评价清廷的史学争论,也暂且不谈这件事情的后续处理对不对(那位青年后来遭到重罚),我甚至很能体会那种由于欠缺交流机会而生起的沮丧与愤恨;可是我很好奇出手打人与言谈对话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假如我说了一番驳斥对手的话,而对方不能完满响应甚至不理睬我,于是我动手给他一巴掌;这是否表示我这一巴掌其实是我所有想法的延续和表达?一个耳光又是不是一段话的代替呢?如果打人也是一种辩论的方法,我是否也该预期对方将以拳脚回报?因为对话和辩论总是有来有往的。
我不知道。我也不知道阎教授总不愿“正面响应”那些青年的理由(是没有时间,还是他的响应被人觉得不够正面?)。我只知道这是一个急躁而喧嚣的时代,我们就像住在一个闹腾腾的房子里,每一个人都放大了喉咙喊叫。为了让他们听到我说的话,我只好比他们还大声。于是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别人到底在讲什么。
也许我们乖得太久了,不想再当个只能听话的傻孩子,所以我们现在都有话要说。周遭如此喧哗,我必须用尽心思把文章的标题起得耸动一点,让我发言的姿态张狂一点。也许我说得没有什么道理,但起码我被人听到了;也许别人没听懂我到底说的是什么,可是说话的语调和姿态要比说出来的内容还重要;因为正是那些语调与姿态让我被人看见。被人看见,所以我存在。于是每个读者其实都是作家。在一篇一万字的文章里看见一句令我不满的话,忘记剩下那部分吧,我要写一篇两万字的回应来批判它。我为什么要耐着性子看完那篇东西呢?我为什么要深入甚至同情地理会它的真正含义呢?它只不过是我用来表达自己的机会和借口罢了。
个性被压抑够了,因此“个性”二字是今天最高尚的品德。听别人说话不算个性,让别人听见我说话才算是个性。所以这是每个人都要说话但却没有人想听的年代。在这样的年代里,清谈节目或许是不必要的,我想。
1.以下选项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懂得听有时要比懂得说更要紧”,主要是因为若忽略了“听”,那么你说的话难免会有一种格格不入的错乱感。
B. 作者“很能体会那种由于欠缺交流机会而生起的沮丧与愤恨”,因而他并不反对文中那个青年为争取与专家辩论的机会而做的一切。
C. 依照作者观点,一些浮夸的“标题党”之所以频繁出现,有可能是因为某些人极其渴望自己的声音被别人关注。
D. 作者认为在这样的时代里,清谈节目已经完全没必要存在。因为要说话的人太多,而愿意耐着性子听人说话的人已经没有了。
2.本文发表时题目是“人人都是作家,但却没有一个读者”,在选入《常识》一书时,作者将标题改成了“浮躁:这个时代的集体病症”,你认为哪个标题更符合文意?试从行文思路角度说明理由。
3.最近,九(1)班的小燕同学时常和她妈妈吵架。据小燕说,她们“话不投机”,谁都不理解对方,总是“一言不合”就开始吵架。请根据本文内容,给小燕提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