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完成小题。
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
文∕顾晓蕊
(1)那是一个深秋的早晨,天刚微亮,薄雾还挂在树梢上,我坐车前往山村学校支教。车在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上盘旋,直到日影西斜,才来到位于大山深处的一所中学。
(2)看到四面漏风的校舍,我心里一阵酸楚,于是决意留下来,把梦想的种子播到孩子们的心田。可是,事实远没有我想像的那么简单,有个叫李想的孩子,就让我头疼。
(3)我在讲台上读课文,抬头见他两眼走神,心早飞到爪哇国去了。我大声说:“李想,我刚才读到哪了?”同桌用胳膊捅了捅他,他挠挠头说:“读的什么?没听到啊。”班上哄堂大笑。
(4)他还和别人打架,黝黑的脸上经常挂彩,问是怎么回事,他不肯说。有一回,我看到几个孩子围着他挥拳乱打,边打边说:“不信你不哭。”泪水在眼眶里晃,他昂着头,愣是不让它落下来。我大喝道:“为什么打人?”他们撒腿跑了,转眼没了踪影。我走上前,想说些什么。他冷冷地看了我一眼,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了。我心里觉得难过,他到底是怎么了?他的童真哪里去了?
(5)周末,我到他家里走访。到那儿一看,我鼻子酸了,破旧的土坯房里光线昏暗。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有他和爷爷。“他父母出去多久了?经常回来吗?”我问。老人叹气说:“他爹娘走了五年,很少回来。刚开始那会儿,他想起来就哭,躺地上打滚儿,谁也哄不住。连哭了几个月,眼泪都流干了……”
(6)校园里再见到他,他仍旧上课走神,我却不敢与他的目光对视。那目光望也望不到底,透着阵阵寒气,充满稚气的脸上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忧郁和漠然。
(7)几个月后,我听说他的父母回来了,还受了些伤。事情大致是这样:他的父母坐车回家,正赶上下雨,山路湿滑,车翻进了沟里。幸好只是些外伤,他们在医院住了几天,包了些药,赶回了家。
(8)我想去他家看看。路上,听见村民在议论:“爹娘出去这么久,回来伤成那样,这孩子跟没事人似的。”作为老师,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
(9)走到院里,爷爷正冲他发脾气:“你这孩子,心咋就那么硬呢?看到爹娘遭了罪,连滴眼泪都没流……”话未说完,便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10)他倚着门框站着,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父亲接过话说:“我们出去这些年,他感觉生疏了,这也怨不得孩子。”母亲走过来,搂着他的肩说:“这次出事后,我和你爹也想了,明年包片果园,不出去打工了。”他低下头,一颗亮晶晶的泪珠,滚落了下来。刚开始是小声啜泣,到后来竟成了嚎啕大哭。
(11)我忽然懂得,这些年来他有多孤单,有多悲伤。所谓的坚强,是因为没有一个能让他依靠着哭泣的肩膀。我眼眶全湿,悄悄地离开了。
(12)第二天上课,他坐得直直的,听得很认真。课间,他跟别的孩子在草地上嘻嘻哈哈地玩闹。金色的阳光下,他的脸上焕发着光彩,整个人都明亮了起来。他沿着操场奔跑,轻盈得像一阵风。有同学喊:“李想,你的衣服脏了,后面好几道黑印子。”他头也不回地说:“俺娘……会洗的。”“娘”这个字拖得老长,喊得格外响。
(13)我不知道一滴泪掉下来之前,在他心里奔涌了多久。但我明白从现在开始,一个美丽的生命,如含苞待放的花蕾,又变得鲜活生动起来。
1.根据故事的发展,用文中的词语补全李想的心理变化过程。
父母刚离家时,伤心难过→父母离家五年,____________→父母因车祸受伤,_____________→父母留在家以后,开心快乐
2.有人把文章题目改为“一个留守儿童的故事”,你认为哪一个题目更好?请简述理由。
3.如何理解第②段中加点的词语“头疼”?请你概括出老师头疼的原因。
4.按照括号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品析下列句子。
(1)他冷冷地看了我一眼,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了。(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
(2)他沿着操场奔跑,轻盈得像一阵风。(修辞手法的角度)
5.仔细揣摩第8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用第一人称把老师“深深的挫败感”具体地描述出来。
阅读散文《说和做》选段,完成小题。
(1)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2)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3)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4)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5)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6)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7)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8)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9)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10)他“说”了。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11)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公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12)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13)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14)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选文(1)(2)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2.段中作者具体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
3.请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4.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令人肃然起敬。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常常只说不做,或者说一套做一套,你是如何看的?在言和行的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甲)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赵普》)
(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1.解释横线词语的意思。
(1)及为相
(2)家人发箧视之
(3)卿今当涂掌事
(4)但当涉猎
2.翻译下列句子。
(1)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下列句子停顿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蒙/辞以军中多务
B. 非/复吴下阿蒙
C. 太祖/常劝以读书
D. 家人/发箧视之
4.根据课文内容简要分析赵普和吕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之处。(至少二点))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1.下面选项中对“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写征程的遥远和军情的急迫。
B. 写战争到来的悲凉气氛。
C. 以宿营地空旷寂凉烘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
D. 写行军旅途的欢快。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热爱是风,“贫穷而能听到风声也是好的”。热爱是雨,“有情芍药含春泪”。热爱是土,俯身就能kōu( )出一把,哪一把土壤里没有先民的血汗和未来人的绿梦呢?热爱是云,仰首就能望到一片,哪一片云里没落过孩子的向往和老人的忆念呢?因为热爱,我们心存感激,因为热爱,我们满怀忧愤;因为热爱,我们甘于淡泊宁静的日子;也因为热爱,我们敢于马革裹尸去金戈铁马还。忍辱负重的生,生是热爱; ,死是热爱;清清爽爽,认认真真地活着,活着又何尝不是热爱!
(1)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kōu(__________)出 芍(_________)药
(2)联系上下文,仿照划线句子在横线处补充恰当的语句。
忍辱负重的生,生是热爱;_________________,死是热爱。
(3)修改病句
也因为热爱,我们敢于马革裹尸去金戈铁马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回忆鲁迅先生》选自《萧红全集》,萧红,原名张迺莹,黑龙江呼兰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B.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木兰诗》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即《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C. 《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
D. 《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它是由光未然创作,经冼星海谱曲后,这部音乐作品响彻中华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