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离太阳最近的时光 ①我翻过很多字典,对芒种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离太阳最近的时光

①我翻过很多字典,对芒种的理解,仍不及大字不识几个的父亲。

②对节气,父亲嗅觉灵敏,尤其是芒种。麦芒日益坚硬,他整天在地里转悠,回来时,一双手能洗黑一盆水。当他嚼着麦粒、用麦芒般的胡子扎我时,我就知道芒种了,要收麦了。

③在我最初的印象里,芒种有些痛。阳光和麦芒,如箭矢,刺在身上,疼痛汗流如注。父亲却不在乎,光着膀子,挥着镰刀,任它们上下夹击。“气吞万里如虎”。那黄铜般的身体,就是铜墙铁壁,阳光和麦芒纷纷折落,洒落在滚滚的汗水中。我也学过父亲,气吞山河地割麦子,阳光炽热,麦芒燎人,我很快就败下阵来:腿上挂彩,掌心磨出水泡。父亲说我不是干活的料,打发我回家读书。

④以后,每年麦收时节,我都是父亲的观众、芒种的旁观者。

⑤那时,机械少,农活都靠手。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忙得热火朝天。我看不下书,就去送茶水。更多时,我坐在地头的树荫下,看父亲坦克般碾过麦田。麦芒如刺,麦粒滚圆;太阳刺眼,光芒万道。我惭愧地垂下头,我成不了父亲那样的人!

⑥我决心读好书。“种不好地,就把书读好。”父亲的话,我记得。他没机会把书读好,我有。我没有辜负他,从小学到高中,我的成绩和他的麦子一样“出类拔萃”。一说起我,他的眼就眯成一条缝,就像乐呵呵地看他的麦子。

⑦高考前放假,正赶上芒种。“芒种芒种,忙着收忙着种。”我却是闲人,虽然个头已超过父亲,却仍干些送茶递水的活。天太热,我恨不得找片云彩躲进去。太阳像穗麦,阳光是麦芒吧!刺到身上,如芒刺背。父亲喝口水,抹把脸,汗珠饱满,像麦粒滚滚落下。我有些恍惚,感觉父亲也是一株麦子,皱纹的麦芒,已刺入骨肉。

⑧父亲让我回家看书,地里的芒种属于他,我的芒种是高考。书上说,芒种“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我想,“芒”不仅指“芒之谷”,还指“芒之光”,光芒、时光;而“种”则包括收获和播种。所以,“芒种”其实说的是生生不息的传递,就像父与子。

⑨父亲收割麦子,就像我做考题;他盘点收成,就像我估分;而播种,则像我填报志愿。父亲说的对,我的芒种是高考,他的高考是芒种。我们一直都做着同样的事,只是他在乡间,我在城里。

⑩如今,我生活在城里,除了单位,就是家,我很少出门,住21楼,但并没离太阳近些。雾霾遮住天空,空调混淆四季,那如芒刺背的时光,已遥不可及。

⑪又到芒种,想起那年,时光明亮,我和父亲席地而坐,他盘算收成、播种,我思量高考、大学。现在,父亲还做着同样的事,只是我们已天各一方。我开始懂得,那离太阳最近的时光,也是离父亲最近的时光。

(作者:葛亚夫,选文有删改)

1.仔细阅读全文,说说你对题目含义的理解。

2.结合语境,品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父亲却不在乎,光着膀子,挥着镰刀,任它们上下夹击

(2)我也学过父亲,气吞山河地割麦子,阳光炽热,麦芒燎人,我很快就败下阵来。

3.赏析第⑨段划线句子“我的芒种是高考,父亲的高考是芒种。我们一直都做着同样的事,只是他在乡间,我在城里。”

4.有人说第⑩自然段与文章内容关系不大,可删去。对此,你怎么看?请简述理由。

5.“芒种”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除了芒种,你还知道哪些节气?请写出两个。哪个节气(“芒种”除外)会触动你内心怎样的情感或勾起你哪些难忘的回忆?请说一说。

 

1. 一语双关。既指我与父亲在田间劳作,感受如芒刺背的劳作时光(或我与父亲烈日下在田间辛勤割麦的劳作时光),也指我与父亲相处,父亲对我谆谆教诲、潜移默化影响的幸福时光。 2. (1)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阳光和麦芒人的情态,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阳光的炽烈和麦芒的扎人(或炽热的阳光和尖利的麦芒同时刺在父亲身上的情形),表现了父亲收割麦穗的艰辛和踏实勤劳(或吃苦耐劳)的农民本色。 (2)大词小用,既显得幽默风趣,也生动形象(形象传神)地写出了我模拟父亲收割麦子时自信投入的情态。 3. 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我学习的艰辛和父亲耕作的艰苦。从“一直做着同样的事”一语中可看出父亲一直踏实地做着农民,“我”一直踏实地读书,我们都用勤奋去换取人生道路上的收获。 4. 示例一:不能删去。本文主题意在表达与父亲相处时光的怀念,本段写了“我”的近况,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突出了中心。所以不能删去。 示例二:能删去。联系上下文可知,本文重在描写我和父亲的芒种时光,而第⑩段写“我”如今的生活,与要表现的内容关系不大,删去后,行文间联系更为紧密,能更好地突出中心。 5. 节气内容完整表述,语句通顺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标题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依据内容和主旨理解题目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更深刻的内涵,要深入思考结合主旨挖掘出来。本文标题“离太阳最近的时光”,既指“我”与父亲在田间辛勤割麦的劳作时光,也指父亲的思想行为像太阳一样潜移默化对“我”影响,让“我”感到幸福的美好时光。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分析作答。 2.试题分析: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注意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1)语句“父亲却不在乎,光着膀子,挥着镰刀,任它们上下夹击”中的“上”指的是太阳,“下”指的是麦芒。用“夹击”一词赋予“太阳和麦芒”以人的情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在炽热的阳光下收割麦芒的情形,表现了父亲劳作的艰辛和吃苦耐劳的农民本色。(2)语句“我也学过父亲,气吞山河地割麦子,阳光炽热,麦芒燎人,我很快就败下阵来”中的“气吞山河”原指气势可以吞掉高山和大河,形容气魄很大。这里是“大词小用”,既形象传神地写出了“我”学父亲割麦时的信心十足,语言又幽默风趣。与后面“败下阵来”形成鲜明的对比。据此理解作答。 3.试题分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具体解答时可表述为:运用了XX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具体准确、形象生动等)表现了(写出了)人或事物……的情感、心理、性格等(特点、特征)。语句“我的芒种是高考,父亲的高考是芒种。我们一直都做着同样的事,只是他在乡间,我在城里”运用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高考”来写“我”与父亲各自的“芒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学习的繁忙和父亲耕作的艰苦。“我们一直都做着同样的事”表明“我”和父亲都在用行动实现着自己的理想。据此理解作答。 4.试题分析:开放性试题。本文主题意在表达与父亲相处时光的怀念。文章第⑩自然段叙写了“我”的近况和生活的环境。这段文字可以说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突出了中心。也可以理解为这段文字与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关系不太密切。去掉后,让文章的行文更紧密。无论选择删还是不删,结合内容叙写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5.试题分析: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二十四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选择除“芒种”外,选择一个节气来写一段与情感相关的文字即可。答案是多元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傅说于版筑之间________

(2)其筋骨________

(3)行乱其所为________

(4)于虑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先谈人,主要体现“生于忧患”;后论国,主要体现“死于安乐”。

B. 文章将事例和道理相结合,逐层推论,结构紧凑,论证缜密。

C. 作者列举六位名君贤臣的事例引出论题,告诉我们:人要成大器,必须经受磨炼。

D. 文章多用排比句和比喻句,使语言错落有致,形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

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并结合选文内容,说出你探究的结论及理由。

链接材料: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此皆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查看答案

古诗文积累。

(1)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子曰:“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3)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5)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7)杜甫在《望岳》中,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诗言志,词言情。但在有一腔理想和抱负的词人笔下,词也可豪气干云,抒发壮志。秋瑾在《满江红·小住京华》一词中表达“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综合探究。

南岸区第二届课外阅读大赛即将在4月份举行,为在赛场上一展110中人的风采,110中学准备开展“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围绕主题设计两种活动方式。

活动方式一:         

活动方式二:         

(2)初三的小王一头扎在题海战术里,在他看来,初三时间紧,哪有闲工夫看与考试无关的书。作为本次主题活动的负责人,你该如何劝说他?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下面是选自《朝花夕拾》的一段话,请阅读后作答。

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象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

选文中为什么事情而争论?“他”指的是谁?是一个怎样的人?

(2)下面是选自《昆虫记》的一段话,请阅读后作答。

“脱壳的时候,可以说是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它腾起身子,往后翻下来,头向下倒挂着,原来折叠着的翅膀打开了,竭力伸直。接着,尽力把身体翻上去,用前爪钩住那层旧皮,使它从那层旧皮里完全蜕出来。那些旧皮就只剩个空壳…整个过程大约要半个小时。”

选文中的昆虫是什么?它是怎样喝水的?

 

查看答案

初中语文课上,我们领略过很多名家的风采。请另选一个人物,按照例句表述你对他的认识。

例句:有一个灵魂的疗救者,他叫鲁迅。在《藤野先生》中,我们了解了他被中国留学生的麻木所震撼,决定弃医从文,用笔唤醒国人的心路历程。

仿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