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分别回答后面小题 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下文,分别回答后面小题

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 命。它不仅对个人品行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对我们民族意志的锻造,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

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要从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入手。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 经》,既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更有“智者歌其思”寓于其间。所思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运用文学的手段,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如《诗经》涉及玉的篇目多达三十余首,以玉之高洁,比附人品之典范。人品之如玉,不唯高贵,更体现为不容玷污,拒 绝同流合污。周敦颐的《爱莲说》更是将这种文学手段进一步升华:真正高尚之人格,恰似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这种人格,经得起各种挫折和磨难,在任何威逼利诱前都不变节,永葆本色。翻看上下几千年的文学作品,赞美梅、兰、竹、菊四君子等的篇章随处可见。这种 文学实践及其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既是上古到当代的中国文学中的艺术要素,更是融入文学活动全过程的经纬线。

中华文明史上的典范人物,其品行无不与文学构建的要旨相契相合。像“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的刘禹锡、“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他们千百年来之所以 为后人景仰,就在于人格的高尚与坚定: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面对怎样的威胁和诱惑,他们 心中的信念决不动摇,自身节操稳如磐石。

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更体现在对民族意志的锻造上。民族意志是众多个体精神品 格的凝聚。历史上,中华民族面临强敌入侵时,总能升华坚軔的民族意志。可歌可泣的人物与事迹不计其数,相伴而生的诗篇,惊天地动鬼神。岳飞的《满江红》所代表的民族意志就是面对强敌,毫不畏惧,精忠报国。文天祥的《正气歌》千古传唱,它所代表的民族意志则是身陷囹圄,决不屈服,视死如归。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视野与思维,足以在高度肯定历史人物的同时,对其当代意义予以重新阐释。金庸的武侠小说正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角度,转为对天下苍生是否真正脱离苦难、是否得到休养生息、是否能够安居乐业的关注和思考。这些文学作品都是在铸造民族精神,通过感召广大民众,化育普通百姓,为熔铸民族意志,打下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中华民族的精神构建,已绵延数千年。文学在新世纪履行构建使命时,应为我们的民 族精神注入新内涵,既要弘扬传统文学之精华,又要符合我们国家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身份 地位。我们要让文学顺应潮流,大展身手,勇挑民族精神构建使命的重担。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请分析选文第②段与第④段不能调换的原因。

3.选文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请从下面备选人物中,任选两个,结合其作品,仿照下面例句的句式,为选文第③段补充论据。

例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刘禹锡,“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

备选人物: 杜甫  范仲淹  辛弃疾

 

1.中国文学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 2.第②段论述了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要从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入手;第④段论述了文学对民族精 神的构建更体现在对民族意志的锻造上。两段是递进关系,所以不能调换。 3.举例论证,具体地论证了“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 视野与思维,足以在高度肯定历史人物的同时,对其 当代意义予以重新阐释”的观点。 4.示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的杜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中心论点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读课文,明确文章表达的主要内容。要判断中心论点,可以首先看题目,有时题目就是中心论点,有时中心论点在开头提出来,有的在结尾才娓娓道出,有的在文章的中间提出来,做题时要学会判断。此文的开头“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这句就道出了中心论点。 2.此题考查学生对选文结构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结合上下文,明确这样安排结构的原因.要看能不能颠倒,首先看各段分别表述了什么内容,第②段论述了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要从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入手;第④段论述了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更体现在对民族意志的锻造上。然后看两段之间的关系,两段之间是层层递进关系,所以不能调换。另外第②段和第④段的内容与第①段中“它不仅对个人品行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对我们民族意志的锻造,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的句子相对应。 3.此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论证方法的类型,包括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金庸的武侠小说正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角度……”明显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论证了上文的观点句“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视野与思维,足以在高度肯定历史人物的同时,对其当代意义予以重新阐释”。在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论证方法就是为证明观点和中心论点服务的。 4.此题考查学生补充论据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结合论点来补充,补充的论据要有说服力首先要弄明白题目的意思,仔细阅读题目,有的同学不好好读题目就做,结果导致审题错误,使原本容易的题目做错。任选两个人物,结合其作品,仿照下列句式,这三方面的要求都要达到,这些人物的作品我们是熟知的,从作品中挑选一句能代表人物精神的名言来写即可。如“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辛弃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一个人的麦田

我读高三的时候,在我们那个地方,盛行陪读。我所在的那个班,一半以上的家长都在陪读。而我,似乎是一个孤独的“另类”,因为,整整三年,我的父亲从未到学校来看过我,我虽然不奢望父亲陪读,可见到那些陪读的父母,心里还是隐隐发酸,直到那年高考,我才明白:父亲对我有着别样的期待,我并不是孤军作战。

高考前两天,学校让我们自己调整,我调转方向,打道回家。半年的闭关苦读,我和时节完全脱钩,回到家才惊讶地发现,满地金黄,漫天麦香,已到收麦季节。时间过得真快。更让我措手不及的是,巍峨多年的父亲已经开始佝偻,满头白发了。

对于我的火线回归,父亲很欣慰,“上阵父子兵”,麦收是父亲最重要的战役。多年来,我们一直并肩作战,把时光打得颗粒归仓,父亲拿起一把镰刀,试试锋刃,递给我,今年麦倒伏,要用手割了,我心生忐忑——过去割麦,是跟在收割机后,零打碎敲,对抗性为零,现在回到冷兵器时代,和麦子打“阵地战”,我还真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我接过镰刀,掂了掂,我明白,我再怎么做也做不到像父亲那样游刃有余。

六月,阳光如织,我不时直起腰,沿着脊梁沟,汗水一泻而下,酸痛逆流而上。我低估了弱不禁风的小麦,那把镰刀也临阵倒戈,把我的掌心磨满水泡。我暴露在麦芒般刺眼的阳光里,孤立无援,父亲却像个无坚不摧的坦克,所向披靡。在这里,父亲总是火力十足。我不得不承认,这片麦田是父亲的主场,我则是他一个人的拉拉队。

田间休息,我给父亲端上了茶水,父亲看看我的手:“使不惯?别攥太紧,和拿笔一样。”我点点头。父亲可以在他的麦田纵横驰骋,只是他没能教会我,或者说,他压根儿就没有想过要教会我。

喝罢水,父亲问我:“快高考了吧?”我说,“后天。”父亲怔住,满身的汗珠也麦粒般静止,父亲拿毛巾擦拭着我的额头,似乎要把我湿漉漉的疲惫赶走。很快,他督促道:“快回家歇着吧,别累着,高考才是你该干的事。养足精神去收你的麦子吧,那个我帮不上。”

父亲又开始埋首割麦,把对我的歉意,肆虐在麦子身上。在这里,镰刀是笔,麦子是墨,麦田是纸,父亲在麦田挥毫泼墨。麦收是父亲的高考,更是为我而设的特殊陪考!

阳光烘烤着麦田,我拖着沉沉的步子,羞愧地以备战高考的名义溜号。父亲伫立着,像一株硕大的麦穗,满身滚圆的汗珠,如麦子般饱满,灼灼其华,刺痛着我的眼。麦子是父亲的汗珠,而我是其中最大的一颗吧。

正如麦田是父亲一个人的战场,高考是我一个人的麦田!看着同学被父母簇拥着走向考场,我没有丝毫嫉妒和埋怨,因为我并不孤独,从故乡到小城,我和父亲在并肩作战。考场上,我在恣意挥毫;麦田里,父亲在挥汗如雨,我们在各自的麦田里收获着自己的“麦子”。

那年,我考取一所重点院校。以后,求学,工作,一路栉风沐雨,我始终没有忘记,我是一株赶考的麦子,我有我的麦田,我要考取的不是功名,而是把父亲的期望,颗粒归仓。

1.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情节

“我”的心理或表现

父亲的心理或表现

回家

惊讶

力不从心

游刃有余

交流

羞愧

考试

挥汗如雨

 

 

2.请赏析第⑦自然段画线的句子

麦收是父亲的高考,更是为我而设的特殊陪考!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中“别样的期待”是指父亲期望“我”回家跟他一起并肩作战,打好麦收战役。

B. 第②段中“我”“措手不及”,既是感叹时间过得快,也是感叹父亲变化大。

C. 文章叙述了高考前,“我”和父亲一起割麦的情形,写出了“我”的感受和启示。

D. 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朴实的劳动者的形象,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树立了榜样。

4.文章标题“一个人的麦田”有何含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片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乙)(冯)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升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

(选自《后汉书·冯异传》)

[注释]①表识:标帜。②军中号为整齐:在各部队中号称最有纪律的。③更部分诸将:重新安排各个将领的任务。④光武:指汉光武帝刘秀。⑤多:赞扬。

1.为下列句子断句

每 所 止 舍 诸 将 升 坐 论 功 异 常 独 屏 树 下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彼竭我 ________________

③谦退不 ________________

破邯郸 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②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

4.甲片段塑造了曹刿深谋远虑的形象,乙片段塑造了冯异将军谦退不伐的形象,请比较其刻画人物的方法有何不同?

5.读了乙文之后,对你有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九日五首·其一

(唐·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1.自选角度对颔联做些赏析。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怀?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初中三年,转瞬即逝。回首逝去的日子,无尽的欢乐犹在眼前;展望未来的日子,满腔 的豪情充盈心底。让我们一起来开展“岁月如歌”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1)(拟写标语)为了营造氛围,需在教室里张贴一条宣传标语。请你根据画横线的语句,仿照前半句句式,拟写出标语的后半句。

前半句:忆往昔欢乐在眼前;后半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活动)为使本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①讲一讲学习历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绘一绘前程美景

(3)(探究材料)为了激励同学们积极面对未来,老师出示了两则材料,让大家探究。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 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路遥《平凡的世界》

材料二: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从投身写作,到第一部长篇小说《解密》出版, 他整整奋斗了 16年。仅在前后创作10年的过程中,他遭遇17次退稿,120多万字的初稿 被删去百万多字。但他仍初心不改,积极争取和奋斗,笔耕不辍,直至小说发表。

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

②但是雾和霾的区别很大,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水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多出现在秋冬季节,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

③雾霾,顾名思义就是雾和霾。

④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下,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霾。

A. ③②①④ B. ④②①③ C. ③②④① D. ④①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