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记叙文,回答后面小题 住在自己的美好里 丁立梅 ①一只鸟,蹲在楼后的杉树上,...

阅读记叙文,回答后面小题

住在自己的美好里

丁立梅

①一只鸟,蹲在楼后的杉树上,我在水池边洗碗的时候,听见它在唱歌。我在洗衣间洗衣的时候,听见它在唱歌。我泡了一杯茶,捧在手上恍惚的时候,听见它在唱歌。它唱得欢快极了,一会儿变换一种腔调,长曲更短曲。我问他:“什么鸟呢?”他探头窗外,看一眼说:“野鹦鹉吧。”

②春天,杉树的绿来得晚,其它植物早已绿得蓬勃,叶在风中招惹得春风醉。杉树们还是一副大睡未醒的样子,沉在自己的梦境里,光秃秃的枝丫上,春光了无痕。这只鸟才不管这些呢,它自管自地蹲在杉树上,把日子唱得一派明媚。偶有过路的鸟雀来,花喜鹊,或是小麻雀,它们都是耐不住寂寞的,叽叽喳喳一番,就又飞到更热闹的地方去了。唯独它,仿佛负了某项使命似的,守着这些杉树,不停地唱啊唱,一定要把杉树唤醒。

③那些杉树,都有五六层楼房高,主干笔直地指向天空。据说当年栽植它们的,是一个学校的校长,他领了一批孩子来,把树苗一棵一棵栽下去。一年又一年,春去春又回,杉树长高了,长粗了。校长却老了,走了。这里的建筑拆掉一批,又重建一批,竟没有人碰过它们,它们完好无损地,甚或是无忧无虑地生长着。

④我走过那些杉树旁,会想一想那个校长的样子。我没见过他,连照片也没有。我在心里勾画着我想像中的形象:清瘦,矍铄,戴金边眼镜,文质彬彬。过去的文人,大抵这个模样。我在碧蓝的天空下笑,在鸟的欢叫声中笑,一些人走远了,却把气息留下来,你自觉也好,不自觉也好,你会处处感觉到他的存在。

⑤鸟从这棵杉树上,跳到那棵杉树上。楼后有老妇人,一边洗着一个咸菜坛子,一边仰了脸冲树顶说话:“你叫什么叫呀,乐什么呢!”鸟不理她,继续它的欢唱。老妇人再仰头看一会,独自笑了。飒飒秋风里,我曾看见她在一架扁豆花下读书,书摊在膝上,她读得很吃力,用手指着书,一字一字往前挪,念念有声。那样的画面,安宁、静谧。夕阳无限好。

⑥某天,突然听她的邻居在我耳边私语,说那个老妇人神经有些不正常。“不信,你走近了瞧,她的书,十有八九是倒着拿的,她根本不识字。不过,她死掉的老头子,以前倒是很有学问的。”

⑦听了,有些惊诧。再走过她时,我仔细看她,却看不出半点感伤。她衣着整洁,头发已灰白,却像个小姑娘似的,梳成两只小辫,活泼地搭在肩上。她抬头冲我笑一笑,继续埋头做她的事,看书,或在空地上打理一些花草。

⑧我蹲下去看她的花。一排的鸢尾花,开得像紫蝴蝶舞蹁跹。而在那一大丛鸢尾花下,我惊奇地发现了一种小野花,不过米粒大小。它们安静地盛放着,粉蓝粉蓝的,模样动人。我想起不知在哪儿看到的一句话:你知道它时,它开着花,你不知道它时,它依然开着花。是的是的,它住在自己的美好里。亦如那只鸟,亦如那个老妇人,亦如这个尘世中,我所不知道的那些默默无闻的生命。

⑨大凡这些,都是住在自己的美好里……

1.文章先后描写了哪些美好的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野鹦鹉不停地欢快歌唱 → _____________ → 老妇人在丈夫死后安宁地生活→ _________

2.文章第二段为什么要写花喜鹊、麻雀等鸟儿?

3.选文第③段画线句属于哪一种记叙的顺序?有什么作用?

4.本文语言优美,请你赏析下面语句。

一排的鸢尾花,开得像紫蝴蝶舞蹁跹。

5.阅读全文,仔细体会文题“住在自己的美好里”的深刻含义。

 

1. 老校长栽植杉树 鸢尾花,小野花盛开着 2.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赋予大自然以生机,突出文章的中心。 3.插叙,交代了杉树的来历,使文章内容更完整,中心更突出。 4.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鸢尾花开的样子,写出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欣赏之情。 5.既指文中的鸟、植物和人住在美好里,也暗含着希望一切都住在美好里这一主题,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要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需要在文章各个部分寻找关键的词语,提取关键的信息来组织表达。文章讲述了一只鸟,蹲在杉树上,自由自在地唱歌;杉树是老校长栽植的;一位老妇人自由自在地在树下看书、打理花草;老妇人种的是鸢尾花、鸢尾花下一些小野花安静的盛开着。这些都生活在自己的美好之中。四个画面分别为①一只鸟,蹲在杉树上,自由自在地唱歌;②老校长栽植杉树;③老妇人自由自在地看书、打理花草;④鸢尾花、小野花盛开着。根据以上分析填空即可。 2.考查文章第二段写花喜鹊、麻雀等鸟儿的作用。“偶有过路的鸟雀来,花喜鹊,或是小麻雀,它们都是耐不住寂寞的,叽叽喳喳一番,就又飞到更热闹的地方去了。唯独它,仿佛负了某项使命似的,守着这些杉树,不停地唱啊唱,一定要把杉树唤醒”一句写的是动景;“杉树们还是一副大睡未醒的样子,沉在自己的梦境里,光秃秃的枝丫上,春光了无痕”是静景。以动衬静,有动有静,写出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突出“一切都住在自己的美好里”的深刻主题。 3.考查记叙的顺序。“据说当年栽植它们的,是一个学校的校长,他领了一批孩子来,把树苗一棵一棵栽下去……甚或是无忧无虑地生长着”明显使用了插叙的顺序,“据说”就是插叙标志性的语言。交代了杉树的来历,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使文章内容更完整,中心更突出。 4.赏析语句。可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作答。“一排的鸢尾花,开得像紫蝴蝶舞蹁跹”明显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盛开的鸢尾花比喻为舞蹁跹的紫蝴蝶。答作用时除了答出生动形象地描写出鸢尾花开的状态外,还要答出作者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 5.考查对文题的理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上下文的情节内容,进而把握文章的中心,这样才能确保答案的准确无误。文章标题“住在自己的美好里”一语双关,既指文中鸟、植物和人住在美好里,也暗含着希望“一切住在美好里”这一主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家

家是什么?对中国人来说,家曾是堂前萱草、围炉夜话,是严父庭训,是慈母灯下缝纫寒衣……家是至真至美至善的所在,是每一个孩子人生最温暖的起点。

看看现在的许多小家庭,又是怎样的一番场景呢?晚饭之后常见的,怕是年轻父母握着手机边吃边刷微博微信,顾不上倾听膝下幼儿软软的稚嫩表达。都说现在进入了“微时代”,工作、社交甚至购物,都因互联网终端在掌中的普及,而绵延成了24小时无休。幼儿则抱着父母扔过来的ipad沉湎游戏,稍大的孩子独自沉埋于题海文山,等到了中学,孩子们自己也被“掌中宝”深深诱惑。

(材料二)让经典与家风通行

作为一线教师,每天都跟孩子打交道。他们身上折射出的不同家庭教育,令人思考。

我曾在自己所带的班级开展过一次家风小调查,主题是:你们家有家风吗?它是什么?结果,28个孩子回答有家风,12个孩子表示没有或不知何为家风。当眼前逐一浮现这12个孩子的面孔,我回想,他们在行为习惯、与人交往上,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于是,我尝试建立班级家长和老师的微信群,开展“晒晒我的读书单”活动,促使家长们参与进来,给孩子拟定书单,与孩子一起完成“自主阅读表”。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通过共同阅读经典,让家长去告诉孩子,什么是真正美好的品质。以经典阅读促进家风建设,比单纯的说教更能润物无声。

(材料三)好孩子家规新十条

①对父母讲话态度恭敬,语气亲切。

②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办,不给父母添麻烦。

③上学时要和父母说“再见”,放学回家要向父母说“我回来了”。

④离家要和父母打招呼,告诉父母去哪里、做什么、几时回。

⑤吃饭时要等父母,全家人一起吃,坐姿端正,谦恭有礼。

⑥父母回家后要为父母倒茶,让父母休息好。

⑦记住父母的生日,到时向父母表示祝贺,并做一件让父母高兴的事。

⑧父母不舒服要勤问候,父母生病时要为父母端水送药。

⑨在生活方面不能跟条件优越的同学攀比,不向父母提过高的物质要求。

⑩认真完成作业功课,并尽力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1.对以上三则材料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对中国人来说,家是至真至美至善的所在,是每一个孩子人生最温暖的起点。

B. 现在的许多家庭,年轻父母看似在孩子身边,却整日忙于微博、微信,顾不上与孩子交流。

C. 经典阅读比单纯的说教更有效,能润物无声地促进家风建设。

D. 虽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但“对父母讲话态度恭敬,语气亲切”等家规已经过时了。

2.为了让父母认识到家风对孩子的重要影响,请你给父母写一段话,让我们的家庭更美满,社会更和谐。(不超过30字,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李应升诫子书

吾直言贾祸,自分一死,以报朝廷,不复与汝相见,故书数言以告汝。汝长成之日,佩为韦弦,即吾不死之年也。

汝生长官舍,祖父母拱璧视汝,内外亲戚,以贵公子待汝。衣鲜食甘,嗔喜任意,娇养既惯,不肯服布旧之衣,不肯食粗粝之食。若长而弗改,必至穷饿。此宜俭以惜福,一也。

汝少所习见游宦赫奕,未见吾童生秀才时,低眉下人,及祖父母艰难支持之日也;又未见吾囚服被逮,及狱中幽囚痛楚之状也。汝不尝胆以思,岂复有人心者哉!人不可上,势不可凌。此宜谦以全身,二也。

祖父母爱汝,汝狎而忘敬,汝母训汝,汝傲而弗亲。今吾不测汝代吾为子可不仰体祖父母之心乎?至于汝母,更倚何人?汝若不孝,神明殛之矣。此宜孝以事亲,三也。……

注释:①贾:招致。②韦弦:韦,熟牛皮;弦,弓弦。成语有“韦弦之佩”,意为用来警戒自己的有益的规劝。

1.下面各项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君子之行/匹不可夺志

B. 将复何/祖父母艰难支持之日也

C. 匹夫不可夺志/非淡泊无以明

D. 汝傲而弗/此宜孝以事

2.解释加点词语解释 

躁则不能冶性_________________

不孝______________

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此宜俭以惜福,一也。

4.请用“/”给文中划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今 吾 不 测 汝 代 吾 为 子 可 不 仰 体 祖 父 母 之 心 乎

5.(甲)(乙)两文在告诫儿子时,有相同之处,即都告诫儿子应当_________________此外,(乙)文作者还告诫儿子应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甲)(乙)两首诗,回答小题

(甲)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乙)端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释:⑴端居:闲居。⑵素秋:秋天的代称。

选出对上面两首古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

A. 《夜雨寄北》表达了诗人羁旅巴山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

B. 《端居》 表达了诗人无法建功立业,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

C. 《夜雨寄北》时空往复对照,虚实相生;《端居》则把眼前与记忆中的景色交织在一起,形成回环流动之美。

D. 两首诗都借秋景来烘托情感。《端居》中的景物更有主观色彩,传递了更多的愁绪。

 

查看答案

根据原文默写。(请规范书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言秋日胜春朝。

(2)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应傍战场开 。

(4)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

(6)《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学名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龙宫和大闹地府后,如来命托塔李天王和哪吒太子去捉孙悟空,被悟空打得大败。

B.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杜甫,字子美,唐代现实主义诗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江南逢李龟年》都是七言绝句,依次为李白、杜甫所作。

C. 陆游,南宋爱国诗人,《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他写的一首爱国诗篇。刘禹锡,唐代诗人,《秋词》是其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D. 《范爱农》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