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课文(散步》,回答问题。 散 步 莫怀戚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

阅读课文(散步》,回答问题。

散 步

莫怀戚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的初春的四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概括本文的主旨,联系文章的内容做简要分析。

2.本文以叙事为主,也穿插了一些写景的句子。请写出其中的一句,品味此处景物描写的作用。

3.你的家庭生活与本文有什么相似或不同的地方呢?就其中的一点说说你的看法。

 

1.本文旨在表现一种互敬互爱,互相谦让和谐的家庭氛围。 一家三代人在散步中发生分歧,母亲腿脚不好要走大路,儿子好奇心强要走小路。“我”既要体贴母亲,又要满足儿子。最后,一家人互相理解谦让,愉快地完成了散步。 2.她的眼睛随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这里的景物描写,写出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传达出万物复苏的生命感慨,表现了一家人散步的美好情景和幸福心情,推动后文的情节发展。(写出两点即可。) 3.①相似的一个点是:一家人经常一起散步。只是我们是三口之家。我觉得一家人一起散步挺好的,一是有利于身体健康,二是可以利用这个时间进行一定的交流。 ②不同的一个点是:无论遇到什么事多数情况下都听我的,细想起来这样挺不好的,以后我要多为大人们着想。 【解析】 1.此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解答时,要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强调三个部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本文通过描写我的一家人野外散步情景,尤其对我的儿子与奶奶关于“该走那一条路分歧”这一细节的描述,表达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对亲情与关爱的赞美之情。据此作答即可。 2.此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其作用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了怎样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什么样情感、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文章主题。解答时先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再进行赏析。示例:文中第④段属于景物描写。该段描写了初春蓬勃旺盛的生机,使人感到生命的存在。作者借此景表达了一家人散步的温馨氛围,同时也突出表达了作者对于母亲能够熬过这严寒的冬天,能够重获活力而感到欣喜的心情,能够揣摩出相近的意思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要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结合自己的家庭生活情况,谈谈家庭生活中一家人散步的情景,要答出与文章中散步情景的相同或不同之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填空。

前天,已将《野草)编定了;这回便轮到陆续载在《莽原》上的《旧事重提》,我还替他改了一个名称:《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

上面这段文字的画线处应该填上的作品名称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三幅图片是孙悟空在动画中的造型。请根据故事内容和图片提供的信息,写出符合人物身份的恰当称呼(不能用”孙悟空”这个称呼)。

称呼:______         称呼:________        称呼: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诫子书》,回答问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非学无以广   

(2)险躁则不能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诫子书》,回答后面的问题。

(链接材料)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诸葛亮《诚外甥书》)

(注释)①存:怀有、怀着。②凝滞:心思局限于某个范围;拘泥。③庶几之志:接近或近似于先贤的志向。④揭然:高举的样子。⑤恻然:恳切的样子。⑥细碎:琐碎的杂念。⑦嫌吝:怨恨耻辱。⑧淹留:德才不显于世。⑨济:成功,实现。⑩强毅:坚强果断。窜伏:逃避,藏匿。下流,比喻低下的地位。

《诫子书》论述了修身和为学都要“__________”的道理,只有达到这样一种境界,才能“__________”;《 诫外甥书》则论述了“__________”是一个人成功的先决条件。两篇文章强调了__________的重要性。(前三空用原文回答)

 

查看答案

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这首诗首句写景兼点出时令,于景物中独取杨花、子规等,渲染一种________的气氛,切合当时情事。

2.《网师园唐诗笺》评价李白这首诗“奇思探情”,也就是赞美这首诗有奇妙的构想,有深厚的情感。请结合后两句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这个评价的理解。

3.明月灵动多姿,清辉永存,勾起人们不同的思绪,也让历代文人吟咏不厌。除了这首诗写到了明月,你还读过“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中也写到了月亮。

 

查看答案

默写。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3)刘禹锡在《秋词(其一)》中具体描绘明丽秋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4)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说明“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道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