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胸存大道就是信念坚定,爱憎分明;胸存大道就是叩问人生,心系百姓。践行大道,就要不忘初心,始终如一,纵然形势千jūn一发,生死攸关,依然如朝阳般喷薄,似苍松般挺拨。自古及今,中华优秀儿女都在用生命和激情quán释着大道从容。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爱憎(_______) 千jūn(______)一发 quán(_______)释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是“____”,正确写法是“____”。
(3)“生死攸关”中“攸”的意思是 (______)
A.所B.疾走的样子 C.水流的样子 D.助词,无义
(4)把画线的句子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②____________________,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③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④辛苦遭逢起一经,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⑤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⑥以中有足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与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伛偻提携”描写的对象是一致的。
②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境界越高,越会感到孤独和寒冷的句子是“___________”。
作文
怀着一颗求知若渴的心,同学们叩开了初中这扇神奇的门扉。你会发现你开启了一片新天地,你正在体味着一种与过去不一样的生活。它是报名前父母,亲戚口中描述的样子吗?它是你小学毕业时憧憬中多姿多彩的生活吗?它是“三点一线”的重复还是“痛并快乐"的交织呢?
现在,就请你以“不一样的初中生活”为题, 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阅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下面小题。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请找出这首词中描写出猎场景的句子。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3.下面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本词描绘冬猎盛况,上阕写出猎场面,极其壮观使人有亲临其境之感;下阕向朝廷请战,豪情壮志跃然纸上。
B. 写作此词时,作者刚刚四十岁,而词中自称“老夫”,显然有时不我待、功业未就的迟暮之感。
C. 词中运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含蓄委婉地表示: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
D. 季羡林说:“苏轼是中国文学史和艺术史上最全面的伟大天才。”苏轼的才能是多方面的,在词的创作上,他摆脱了婉约派的传统,创豪放词派,与辛弃疾并称。
古诗默写。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过零丁洋》)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言天地宽。( 《别云间》)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①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②,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账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③。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④!”歌数阕⑤,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注释 :①诸侯:指淮阴侯韩信、建成侯彭越等。②楚歌:楚人之歌,用楚国方言土语唱的歌。③不逝:是说被困而不得驰骋。逝,向前行进。④奈若何:把你怎么安排。若,你。⑤数阕:几遍。乐终叫阕。
1.解释加横线的词
(1)汉及诸侯兵围之数重(_________) (_______)
(2)项王则夜起(_________)
(3)自为诗曰(_________)
(4)莫能仰视(__________)
2.翻译
(1)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2)歌数阕,美人和之。
(3)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3.上文故事的主人公____(人名)兵败垓下,在_______(地名)自刎,成语______出自本故事,现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