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请以“心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⑴叙事完整,有细节描写;写出体会和感悟,...

请以“心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⑴叙事完整,有细节描写;写出体会和感悟,有真情实感;⑵文中如果涉及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用化名代替;⑶书写认真,整洁美观,篇幅不少于600字。

 

心事 心,像一只满了糖果的罐子,那一颗颗精致的糖就是我们心中的故事,那藏在心底的心事,是如青柠般酸涩。 人都会拥有自己的心事,有的溢满甜蜜,有的充斥冰冷,而我的心事却是纠结的,不知是苦是甜。 微亮的星星嵌在漆黑的天幕上,那只船儿一样的月牙静静的行驶在银河。10点,一个女孩支这头,打着藕断丝连的哈欠奋笔疾书,其实她的作业早就写完了。那精致的日记本上满了她一天的经历和她一天的想法,“啪”,突然她把笔扔在桌子上,“终于把日记写完了。”她小心地和上日记,用钥匙锁住抽屉,全然没有了扔笔的粗鲁,说着,她就去洗漱了,看见母亲房间里没有一丝光亮,不经抱怨:“这么早就睡了。”关上门进了厕所。 与此同时,一个人影端着女孩的杯子进了房间,房间里,母爱的馨香和牛奶的香浓融合在了一起,连同空气中都流淌着无声的温暖和关爱。女孩进房间后,看见床头一如既往的放着杯热牛奶,没有讶异,只是很平常的喝了下去,牛奶的温暖袭遍全身,滑入了口腔,这时,女孩似乎觉察到了些什么。“这牛奶每天都会出现在床头,不会是精灵放在这儿的吧?”12岁的年纪,正是好奇心重的时候。 可是,当女孩在第二天里看到那人是谁时,眼眶却湿润了,是她的母亲,是一个载着温暖的爱的“精灵”。怪不得都会有牛奶出现在她的床头,怪不得每天深夜总会有人替她轻轻盖上被子,怪不得……那股感动像溪水般涌入心头。 但是:母亲接下来的举动却似盆冰水,把女孩的感动浇灭得只剩火星:母亲用熟练的动作从放星星的罐子里拿出钥匙,快速的打开了抽屉,轻轻地翻开今天的那面日记,女孩甚至有些痛恨自己,为什么要带着眼镜?因为她清楚的看到了母亲微微的眉头,或许是因为上面写满了女孩从未对母亲说过的话。看完后,母亲小心的把日记和钥匙放回原处,重新锁好抽屉,一切看起来与原来无异。然而,母亲转身,看到了女孩,她什么也没说,只是平常的叮咛女孩早些睡,便进了房间。 女孩的心里,五味杂陈,她既感动又愤怒,她对母亲真是“又爱又恨”,很是纠结,不知道应该是责怪母亲,还是该原谅她,但是,母亲真的是有些过分了,毕竟日记是私人物品。她希望告诉母亲她长大了,也应该有自由。可母亲也是为了她好,希望能走进她的内心,是爱她的,不是么? 这个女孩就是我。 “日记”事件,成了我的心事,令我纠结。 【解析】 “心事”这个词的词义内涵,指的是心里盘算的、放不下的,多用于为难的事。该词区别于“心情”“心思”“心绪”“心态”等。作为以“心事”为题的命题作文,只要写与“心事”有关的内容即可。此次作文命题,给了学生很广阔的写作空间,在阅卷过程中,看学生是不是写清楚了以下三点:(1)谁的心事?可以是我的心事,父母亲的心事,老师的心事,同学的心事;也可以拟测、揣摩花鸟龟虫的心事、大自然的心事、祖国的心事等。(2)心事是什么?不冋的对象,可能有不同的心事。(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事?有从产生心事的原因角度的分析,来折射自己对生活、社会、世界的思考。其中第三点是区分一般作文和优秀作文的参考标准。如立意可为:(1)我的心事与父母沟通不畅 ;误解同学想道歉却没勇气;学习缺乏好方法且无人指导。(2)差生的心事对差生多点关注和鼓励。(3)书包的心事减负。(4)司马迁的心事写成《史记》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近年来,媒体频频报道游客在武汉大学“樱花节”中种种不文明的赏樱行为,旅游文明已引起市民的高度重视。某学校决定以“旅游文明”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1.武汉大学希望能更好地引导游客在校内文明赏樱,作为中学生代表,请你为他们提出三条有效建议。

2.武汉大学采纳了你的建议,你作为志愿者到校园内参加此次活动。在活动中,你发现有一位阿姨为了制造“落英缤纷”的拍摄效果而用力摇动花枝,你准备上前去劝阻她。请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写下你要说的话。(100~12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棉花里的父亲

章中林

①回家的时候,大门紧锁着,只有那条癞皮狗还在门前吐着舌头。我左右喊了几声,没有人应声,这人都去哪儿了呢?他们应该知道我回来呀,突然看到场院里如雪的棉花。是捡棉花去了?赶到大叔家一问,他说父亲去前山捡棉花去了。

②我放下行李,奔向棉花地。正午的太阳火辣辣的,晒在身上毛毛刺刺的,像是有虫子在爬,十分不自在,还没走几步就汗流浃背了。空旷的田野里没有风,也没有一个人影。是啊,这样的毒日,谁不愿意窝在家里,躺在电扇下面?可是,父亲?不知说过多少回:棉花少种点,有事情做就行。可是他却非要拉上上十亩棉花,还说,自己动得,不要我们负担。但是你也不要这样拼命哪。

③我循声站进棉田里。父亲正弓着背捡着棉花,腰间系着蛇皮袋,鼓鼓囊囊的,每移动一步都显得吃力。两只手却不闲着,熟练地抓住盛开的棉花随手塞进袋里。父亲看着走近的我笑着,打着招呼。黢黑的脸上深深的皱纹颤抖着;白发凌乱地贴在额前;衣服就像从水里捞上来的一样,还结出了盐花。

④阳光下,父亲的背影溅起凄惨的白光,坚硬而嶙峋——一种说不出来的酸楚涌上心头。父亲的一生都是在这片洁白的棉花中佝偻着前行的。一天天,一年年,他就像一个倔强的牧民看护着自己的羊群,就像一个固执的渔民守望着自己的鱼塘,不眠不休,不离不弃。父亲啊,父亲!

⑤棉花,就是父亲的花朵,就是父亲的攒钱罐。父亲用自己最虔诚的跪拜来侍弄棉花——育秧,移苗,间苗,施肥,打药,锄草,每一个环节他都一丝不苟,就像培育着襁褓中的婴儿。那些岁月,父亲就是用自己坚定的脚步,羸弱的肩膀种下繁华的棉花,背起一家丰满的希望——我们的学费,过年的新衣,喷香的猪肉,还有久违的微笑。现在,我们都已经成家,他也应该停下奔跑的脚步,和我们一起分享这棉花一样舒适而温暖的生活。可是,山一样的父亲依然像一头倔强的老牛一样默默守护着,坚持着。父亲啊,父亲!

⑥一点多钟我们才回到家。父亲草草地扒了几口饭,就又坐到了簸箕前剥起棉花。也许是太疲劳了,还没一会儿,父亲就躺在棉花上睡着了-- 头枕着棉花一动不动地睡着了。他睡得是那么酣畅,睡得是那么沉静。

⑦他侧着身子,躺在灰色的棉花壳上,头枕着雪白的棉花。头上银白的头发根根扎眼;一张脸就像皱缩的核桃沟壑纵横;青筋暴突的手就像柘树枝,上面是道道血口。看着日渐苍老的父亲,我真想摸一摸他粗糙的手,抚一抚他的白发,对着他的耳朵说说心里话,可是,他睡得那么沉,那么香,我又怕惊扰了他的清梦。

⑧静静地睡着的父亲,脸上露出淡淡笑意,粲然如盛开的棉花。他是看到了桃红李白的绚丽,还是闻到了油菜芝麻的浓香?是尝到了大米麦子的绵软,还是摸到了蚕茧棉花的和暖呢?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父亲一定在惦记着他的春种秋收,他的夏播冬藏,不然,他的笑里怎么会飘来丝丝的甜呢?

⑨也许怕打扰了父亲,风顽皮地小跑来;也许怕惊醒了父亲,太阳躲进了云里。在这里,除了父亲均匀而舒畅的呼吸在轻轻地流淌,再也听不到一点声响。

⑩这个世界仿佛成了一种永恒——因为有一朵厚实、热烈的棉花在我的心里霍然盛开。

(选自《思维与智慧》 2013 年第4 期,略有改动)

1.文章③一⑦段围绕棉花写了那几件事?请仿照示例补写完整。

正午父亲在棉田捡装棉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疲劳睡着后父亲头枕着棉花入梦

2.请任选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头上银白的头发根根扎眼;一张脸就像皱缩的核桃沟壑纵横;青筋暴突的手就像枯树枝,上面是道道血口。

3.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父亲的形象。

4.请联系全文,从写作意图的角度谈谈你对结尾段“有一朵厚实、热烈的棉花在我的心里霍然盛开。”的理解。

 

查看答案

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镜帖花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

③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   善:擅长 B. 公亦以此自矜   矜:夸耀

C. 尝射于家圃         尝:尝试 D. 康肃笑而遣之   遣:打发

2.下列选项中对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是(    )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A.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B.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C.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D.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3.下面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揭示了“熟能生巧、艺无止境”的道理。

B. 第一段写陈尧咨射箭的技术高超。

C. 第二段写卖油翁酌油的本领过人。

D. 本文中陈尧咨自信,卖油翁自大。

4.将第三大题文言文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小题。

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①面对环境的恶化,科学家都鼓励人们过低碳生活。那么,什么是低碳生活呢?

②低碳生活涉及碳足迹,碳足迹表示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的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会因它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碳足迹越大,说明你对全球变暖所要负的责任越大。碳足迹越小,说明你对环境的保护做出的贡献越大。

③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尽量减低碳足迹,选择低碳生活。例如,少开一天车,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一盏灯等等,都可以减少碳足迹;甚至用餐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也可以减少碳足迹。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而用锅煮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微波炉做产生的多。所以,用微波炉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

④另外,棉布衣服与化纤衣服,爬楼梯与坐电梯,走路与开车等等,都是前者是低碳生活,后者是高碳生活。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所以应当选择棉布衣服。在家居用电上,使用风电或水电等清洁能源产生的碳排放会比使用热电低。在交通出行方面,小排放量汽车在同距离时碳排放量较少,应大力推广小排量节能环保型汽车。

⑤尽管低碳生活值得提倡,但是,由于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人们不时会进入高碳生活。这时就应当对自己的高碳生活进行补偿。这种补偿就是所谓的碳中和。碳中和指的是,人们可以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生产)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过高,则可以通过植树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吸收掉,或者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以达到降低温室效应的目的。可以说,碳中和就是人们对自己高碳生活的补偿。

⑥因此,人类的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摘自《百科知识》,有刪改)

1.下列对全文内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环境的不断恶化警醒人们选择低碳生活。

B. 文章从碳足迹的角度谈什么是低碳生活。

C. 个人日常生活可以尽量减低碳足迹,选择低碳生活。

D. 面对高碳生活应利用碳中和进行补偿,提高碳排放。

2.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三段运用举例子和作比较的方法,明确指出使用微波炉更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B. 第四段中的两个“更多的”说明了生活中通过选择衣服也可以减少碳足迹。

C. 从全文看,文章主要内容是鼓励人们过低碳生活,所以没有必要谈“高碳生活”。

D. 在交通出行方面,小排放量汽午在同距离时碳排放量较少,应大力推广小排量节能环保型汽车。

3.依据文本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爸爸劝告小明选择低碳生活,少喝瓶装水。小明说:“没事儿,喝点瓶装水不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B. 由于工作需要,人们不得已进入高碳生活。这种情况不需要对自己的高碳生活进行补偿。

C. 当人们自己日常活动(生产)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过高时必须通过自己植树的方式把这些排放量吸收掉。

D. 新房装修时,王老师家选择了太阳能热水器这种清洁能源,因为它产生的碳排放比使用热电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