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的拜年活动,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深深地融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中。同学们对“春节文化”兴趣浓厚,开展了以“拜年礼俗”为主题的学习活动。以下是他们搜集整理的材料,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拜年礼俗在我国有数千年的历史,早在周朝,每逢新年,诸侯都要向周天子祝贺新年。《左传·文公四年》记载:“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于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孔颖达注释:四方诸侯会聚一堂,向周天子朝贺新年。天子安排乐舞招待他们。诸侯们赋诗言志,将天子比作太阳加以颂扬,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其实,古代人们最初的拜年礼俗,不是人与人之间的互拜,而是拜“神”或拜“物”,这里面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传说远古时代,“年”是一种怪兽。它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常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年兽一来,树木凋敝,一片(甲) 。因此,每到除夕,人们便(乙) ,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善的伤害。后来人们发现,“年”害怕三样东西:红色、火光和响声。于是又一年的除夕之夜,人们在门上贴红纸,挂红灯笼,年来了,人们用空心竹子做的炮仗往地上摔,发出响亮的声音,终于,“年”被赶跑了。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穿新衣戴新帽。街上行人摩肩接踵,到亲友家道喜问好。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可以说是拜年的最早形式。民间有俗语:“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子戴新呢帽,老婆子要吃大花糕。”惟妙惟肖地写出了新年伊始邻里之间互拜时的喜悦。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记载zǎi 摩肩接踵zhóng 惟妙惟肖xiāo
B. 记载zài 摩肩接踵zhǒng 惟妙惟肖xiào
C. 记载zài 摩肩接踵zhóng 惟妙惟肖xiāo
D. 记载zǎi 摩肩接踵zhǒng 惟妙惟肖xiào
2.文中(甲)(乙)两处应填写词语是( )
A. 狼藉 扶老偕幼 B. 狼籍 扶老携幼
C. 狼藉 扶老携幼 D. 狼籍 扶老偕幼
3.对“比”和“年”的笔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比”的第一笔是“一”“年”字第三笔是“一”
B. “比”的第一笔是“一”“年”字第三笔是“|”
C. “比”的第一笔是“”“年”字第三笔是“一”
D. “比”的第一笔是“”“年”字第三笔是“|”
4.春联小组同学不慎将收集的两副春联弄混,下列关于这两副春联的排序,正确的是( )
春联:①春风得意展宏图 ②红桃贺岁杏迎春 ③万事顺心成大业 ④丹凤呈祥龙献瑞
A. 上联①下联③/上联②下联④ B. 上联③下联①/上联④下联②
C. 上联④下联①/上联③下联② D. 上联①下联④/上联②下联③
5.传统文化小组的同学们找到书法家米芾创作的《元日帖》,下列对此帖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此帖笔势沉着痛快,时而飞扬跌宕,时时间出。
B. 此帖用笔迅疾,若行若藏,首尾相接,左右呼应。
C. 此帖看似洒脱不拘,实则结体自由不散乱。
D. 此帖笔意极少变化,线条粗细对比并不强烈。
6.同学们在整理资料过程中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容易将衣补旁()和示补旁()弄混。同学们便查找资料,总结规律。根据所给的提示,应在横线处填写的一项是( )
(衣)做偏旁部首的字多与衣服有关,如:衫、补、袖、装等字;
(示)做偏旁部首的字多与 有关,如:祠、祈、福、禁等字。
A. 建筑 B. 心情 C. 祭祀 D. 天象
7.2018年一则央视春晚公益广告《家香家乡》火爆荧屏:“家,就是我们一辈子的馋……家的味是幸福的陪伴,家的味是纸墨的积淀,家的味是游子的眷恋,家的味是牵挂的温暖,家的味是此时此刻的团圆。”下列对这则广告的分析不够恰当的一项是( )
A. 公益广告选材要贴近百姓生活。这则广告直接地气,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B. 这则广告的语言温暖有力量。引起大家的共鸣,也达到了宣传的目的!
C. 广告语用词要准确得体。“一辈子的馋”,明显带有贬义,谁还愿意听啊?
D. 这则广告语形式整齐,押韵上口,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真心是公益好广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作文
有了阳光,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绽放的笑容给人愉悦;有了阳光,万物竞发,生机勃勃,奋发的精神给人力量。它以灿烂的光芒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成功的未来。
一个鼓励的眼神是阳光,一句宽慰的话是阳光;微笑凝视是阳光,轻抚双肩是阳光;理解是阳光,宽容是阳光,信任是阳光;循循诱导是阳光,谆谆教诲是阳光。有了阳光,回忆也充满了温馨和美好……
请以《落满阳光的回忆》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以记叙和描写为主,适当抒情、议论,要有真情实感。(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要有生动的细节描写。(3)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晰。
名著阅读,完成下列小题
写给千里之外的孩子
傅雷
1954年1月30日晚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望的,不愿意回顾的;我们噜里噜苏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即使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冬烘(思想迂腐,知识浅陋),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然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
1.《傅雷家书》中父亲与儿子 (姓名)论及艺术家的修养时,提到“ ”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是做人的根本,必须从小培养。
2.结合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说“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
3.你能说说《傅雷家书》中这位父亲的特点吗?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屋舍俨然
(2)阡陌交通
(3)故人不独亲其亲
(4)悉如外人
2.翻译下面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3.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
(1)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余阴,菽稷〔粮食作物〕随时艺〔种植〕”的诗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赡养孝敬自己的老人时不忘记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孩子时不忘记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乙)文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请参照示例,从两段选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
示例: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源”中社会环境和平安宁,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艾叶香中寻玉佩
郑凤岭
①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湖岸被雨水浇出一片嫩绿,艾叶散发着清雅的香气。在这氤氲的艾香中,我又想起了儿时的情景。
②年幼的我跟在奶奶身后,走过村头的木桥:春花一片片,新生芦苇一丛丛。雨水打湿高高晾起的渔网,细细地流进湖里。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摘下一片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饼的香甜。雨后积在艾叶上的水滴从指缝滑落,“滴答”声融入醒来的土地。
③沿着当年的田间小路,我又回到了老屋。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老屋南墙上,树枝支起的窗棂与木板拼成的门楣上方,挂着菖蒲与艾条。窗棂下摆着老旧的石磨,这磨由上下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形石块做成,磨拐是用门前大楝树的枝做成的,一端连接在上磨,一端用绳索系挂在灶房的横梁上。我仿佛又听到石磨“吱吱”转动的响声,看到奶奶教我磨面的身影。奶奶推动磨拐,石磨每转动一周,我就往磨眼里添加一小瓢碎米粒。随着石磨一圈圈转动,细面就落在了磨盘里。奶奶在面粉里加入晾过的艾叶,拌匀,做成小饼,贴在锅灶上。生起红红的灶火,慢慢地煎。随着木制锅盖下滴进铁锅的水溅声,热气带着那艾的香、面的甜,飘满村落。
④推开奶奶的房门,那个老旧的木箱子静静地守在屋角。触摸脱去桐油的边框。那些往事愈加清晰。
⑤那年新年,奶奶打开木箱子,从箱底下摸出崭新的一角纸币。又从门楣上撕下一片红喜纸,包裹好,放在我贴身衣袋里,是给我的压岁钱。就在打开木箱那一刻,我看到了一支黄亮亮的竹笛,红线系着颗玉心佩。听父亲说,竹笛是爷爷生前留下的,玉心佩是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
⑥再见玉心佩是在那个灾荒年,在遭遇连续的自然灾害后,村里人食不果腹,野菜不够充饥,我再没闻见艾饼的香气。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回来后,变戏法似的做出了艾叶饼。我跟随奶奶去上坟,祭祀仪式毕,奶奶给了我一块小艾饼,将剩下的全部分给了跟来的孩子们。
⑦奶奶上了年纪后,眼睛已看不见,她常坐在门槛上静静地听雨。有一段日子,奶奶倚在床上,连门槛也少坐。雨细细地下,风轻轻地吹,门楣上枯艾和菖蒲鸣鸣作响,好似远处隐约传来的竹笛声,我瞧见奶奶脸上浮现出少有的红晕,伸出小手抚摸奶奶的脸。静静地,听见奶奶自言自语小声说:“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
⑧那之后,奶奶再没下过床。母亲打开奶奶的旧木箱,我看到了那黄亮的竹笛,却不见了系在竹笛上的玉心佩。祖辈以农耕为生,奶奶一世清贫,养育子女多人已属不易。家里原本就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唯有玉心佩。母亲翻遍了木箱的底,也未找到玉心佩,赶紧走到床前,贴在奶奶耳边问:“娘,那玉心佩呢?”奶奶不言语。母亲说:“是要给您老人家带走的。”奶奶用微弱的声音说:“要走了,还带那东西做啥?”奶奶走了,终究没说玉心佩在哪里。
⑨走出房门,雨停了,我又闻到空气中飘来的艾叶的清香。
1.联系上下文,研读文中第⑦段画线句,分析奶奶说这句话时的神态及情感。
2.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
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妙处)
3.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③段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再现了奶奶教“我”磨面做饼的情景,表达了“我”对奶奶的思念之情。
B. 老旧的木箱子装着奶奶最珍贵的物品,承载着奶奶最美好的情感。
C. 奶奶不说玉心佩的去向是因为玉心佩很值钱,担心家里后辈指责她。
D. 文中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勤劳、善良、慈爱、坚韧、痴情的奶奶形象。
4.玉佩的去向,前文已有伏笔,请将它找出来,并结合前后文分析其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乡间的庙会
林 莽
①在华北的农村,有一种传统的习俗,每个村子每年都有定时的庙会。相邻的村子不会同时举行,在相对的农闲时节,它们各有自己的节日。
②每逢庙会时节,村里张灯结彩,空地上用苇席搭起了戏台,台口用彩绸装饰,大红大绿的别有一番情趣。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乡村还没有电灯,几只比马灯大许多的汽灯挂在戏台上,把乡村里平淡的日子都照亮了。
③庙会一般是三两天,每家都有亲友从四面八方的村子里来,他们套了牛车或牵了毛驴儿,穿上节日里的衣裳,篮子里的饽饽是点了红点的。这种走亲家,人们称它为“上庙”。穿了新装的孩子们把村子装点得鲜活了起来。商家和小贩们也赶了来,为乡村里的节日增加了另一种氛围。庙会上有卖艺的,有卖衣服和布匹的,还有卖居家用品和各种农具的。我记忆最深的是吹糖人,还有卖芝麻糖和甘蔗的。庙会要比人们重视的春节、八月十五等传统的节日更具交往性和商业性。
④在乡村的那几年,我和大人们赶过几次庙会。一早起就等着来接的车了。在乡间的土路上,木轮的大车上铺了苇席和棉被,女人和孩子们摇晃在上面,听着木轴发出的吱呀声和车把式悦耳的吆喝声。车把式们抱了结着红缨子的鞭子,有的跟车走在路边上,有的坐在车辕上。拉车的牲口也在脑门上结了红缨络。人们相互应答着,这是一年一度的乡村里的节日,它点缀着质朴而平和的乡村生活。
⑤五岁那年家乡的庙会在我记忆里留下了终生难忘的两件事:一是自己买了第一本书,另一件是第一次看了“鬼戏”。
⑥那是一本薄薄的小人书,一毛二分钱。书中讲的是战国时的故事,书名叫《一鼓作气》。我被封面上的战旗和战车吸引,天天拿着从庙会上买的木刀木枪,编撰着从戏台上看来的故事。那是我的第一本书,我把它保存了许多年。
⑦庙会上最吸引人的是唱戏了,河北梆子那嘹亮的唱腔和急促的伴奏声划过夜空,老远就能听见了。无论春夏秋冬,台下总是熙熙攘攘地挤满了人。孩子们为了看得清楚,很早就用条凳占上了地方。开场锣鼓响过三遍,戏才真的开始了。往往开头总是一两段折子戏,然后才是正戏。最吸引孩子们的不是戏的内容,而是那些奇异的戏剧服饰,武将的靠背旗和长长的雉鸡翎,花旦的凤冠,还有丑角的花脸。许多戏的内容都已经忘光了,唯有一场鬼戏至今还深深地印在脑海中。那戏的名字叫《狮子楼》,讲的是《水浒传》中的故事。戏台上的汽灯都调得很暗,台上用酒点上了几簇鬼火,那蓝色的火焰后面不时地闪出武大郎青色的脸。我至今还记得,因为恐怖我紧紧抓住了大人的手,那几簇蓝色的火焰跳动得几乎让灵魂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⑧乡村的生活在孩子们的心中是平静的,它那明媚的阳光、土地与炊烟般的质朴让孩子们无所牵挂。白天和夜晚把孩子们的心截然地分开,那是不同的两个世界,在我们的想象中,夜将神秘的事物掩盖起来,那些黑暗中大地的絮语,那些闪动的遥远的星星,使我们总是充满了幻想。
⑨不知为什么,在乡村的记忆中,我总有一股无名的哀伤,即使在高亢的戏剧的唱腔中,我也能听到它的存在。它幽幽地飘荡在大地上,或许,这就是华北原野上的“燕赵悲歌”,它神秘地在人们心中无尽地盘桓,已有几千年。
(有改动)
1.本文写的是乡间庙会,简要说出全文围绕“庙会”行文的思路。(每空须有“庙会”二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对“路上”景象的描写生动形象,富有情趣,试举一例进行分析。
3.从文中看,庙会以哪些主要内容“点缀”着“质朴而平和的乡村生活”?你怎样理解作者今天对“庙会”的认识? (不超过15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