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古文阅读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衹...

古文阅读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衹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选自《战国策·燕策一》)

(注释)①人:宫中主管洒扫清洁的人,②安事死马:要死马做什么,③捐:白白费掉。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执策而之: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报君: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3.(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截然不同,请简述它们的不同之处。

 

1. 面对。 同“返”,返回。 2.(1)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2)死马尚且花五百金购买,何况活马呢? 3.【甲】文中的“千里马”因为不能得到统治者的赏识、任用,最终不能“以千里称”。【乙】文中的“千里马”因为君主渴求并能够采纳正确的建议,而得以脱颖而出。 【解析】 译文:(甲)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品德就显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乙)我听说古时的一位人君,想用千金求购千里马,三年也没买到。打扫清洁宫廷的人对他说:“请允许我去寻求它。”国君派遣他去了。三个月后获得千里马,马已死,用五百金买了死马的头,返回去把此事回报国君。国君大怒,道:“所要购求的是活马,怎么带回死马而花去五百金?”涓人答道:“死马花五百金购买,何况活马呢?天下必定认为大王您是能出高价买马的人,千里马现在就会到来了。”于是不到一年,千里马来了好几匹。 1.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反”,通假字,通“返”,返回。;“临”,面对。 2.要求学生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字词:“其”第一个解释为:难道;第二个解释为:其实。 3.要求学生在了解两篇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文中“千里马”的命运,然后再比较不同即可。阅读甲文:从“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中可知,“千里马”没能得到统治者的赏识、任用,最终不能“以千里称”;阅读乙文:。从“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中可知,“千里马”因为君主渴求并能够采纳正确的建议,而得以脱颖而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赏析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崔春深锁二乔。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

某班举行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探究结果。

材料一:自然界中一切对人类社会生活有益的存在物,例如山川草木、飞禽走善、大地河流空气给养、物蓄矿产……都是维护人类“生命圈”的重要资源。

材料二:为了使人类社会持续向前发展,人们在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劳动中要尽可能节约自然资源,特别是合理利用那些“不可再生资源”(例如煤、石油、金属、矿藏)。

2.班主任想让大家在自己居住的小区宣传保护环境的知识。请你提供两种宣传方式。

3.班级准备开展关于自然环境保护的调查活动,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调查?请至少写出三个方面。

4.在此活动结束之际,老师准备在班级出一期“自然风”板报,拟定在醒目位置设计一个“人生体悟”板块,要求用一段文字表达你对自然景物或现象的独特的人生感悟,请你完成这个任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A.他答道:“可是我们得跟它们进行肉搏。

我愣了,望着船长,以为没听明白。

“肉搏?”我重复了一遍“是的,先生。螺旋桨不转了,我想是一条章鱼的角质下颚骨被卷进了螺旋桨的叶片。我们走不了啦。”

“那您怎么办?”

“浮出水面,把这些害人的东西统统杀掉。”

B.可惜我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睡觉。但愿我能摆脱疾病,哪怕一半也好,那时候!……不,我不能忍受下去。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永远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啊,如果能活上千百次那就太好了!”

(1)语段A出自名著《_________________》,其中的“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段B出自名著《_________________》,画线句给你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年少万兜鍪,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天大寒,______________,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水调歌头》中可用作分离的人们彼此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被赋予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5)《过零丁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6)古往今来,反映民生问题一直是诗歌的主题,请你写出表现关注百姓疾苦的上下连续的两句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随着对各区县的实地调查,使专家组对当地义务教育达标状况有了全面了解。

B. 历时9年建设,全长55千米,集桥、岛、隧于一体的港珠澳大桥横空出世。

C. 刚颁发的《安全管理条例》可以有效避免幼儿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D. “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