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为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让科学为人类造福,促进人类幸福...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为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让科学为人类造福,促进人类幸福,而不致成为祸害。语文老师准备带领同学们开展一次关于主题为“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在活动过程中,第一小组想了解现代科技对生活的影响,请你为小组草拟三个研究选题。

2.在活动过程中,第二小组开展辩论赛的形式让同学们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对我们的影响。辩论会上,甲方队员说:“如果没有电脑和网络,就不会有青少年因迷恋上网而厌学。所以,网络的普及与发展,不利于青少年的茁壮成长。”如果你是乙方辩手,会怎样反驳呢?

乙方队友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0字以内。)

 

1.(1)电视与人类生活(2)因特网与人类生活(3)手机与人类生活 2.合乎题意即可。 【解析】 1.此题考查设计研究选题。解答时要根据活动的主题来设计项目,注意所设计的选题要合理可行。根据“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的主题可设计选题为:电视与人类生活、网络与人类生活、手机与人类生活等。 2.此类题目考查口语表达的“交锋性”,对参与者的口才和思辨要求较高。辩驳时,既可以驳对方论点荒谬,亦可以驳对方论据虚假,还可以驳对方论证缺乏逻辑。需要提醒的是,论辩不是“攻击”,所以说话时要有尺度,要有理有据,有进有退。围绕“合理利用网络亦可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来反驳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有多少人还能回到童年住的房子

鞠白玉

⑴每逢长假来临,我的一位朋友就像任何一个在春运里想尽一切办法要回家的中国男孩一样,思乡病起。他会说“我必须回家拿回我自己的力气。”

⑵所谓家,就是他自出生起便于此生活的地方。现在他回到这里,一切轻车熟路。他敲响院外的大铜铃铛,带我们去看附近小树林里他童年时用绳索做的秋千,上面已长满青苔。某一棵外形并无特别的树被他准确地认出来,他称之为“我的树”——那是他出生那天父亲种下的。还有和他18岁离家时没有任何差别的房间,栏杆上刻着他当时喜欢的电影明星的名字,楼梯后面是每年的身高刻度。他能翻出一些从前的唱片和电影,断了手的锡兵和石头、木棍,以及一切古怪的收藏,都完好无损。

⑶他18岁以前的全部物件记忆都被父母保留起来了。回到家里他仍然像一个孩子一样被对待,父母常做些他小时爱吃的食物,他每天如同暑假般和家人一起出行、游泳,或是在家一起看场球赛。

⑷他说他年近40的哥哥求婚失败,被女友撂在滑雪圣地的酒店里心灰意冷,拿起电话打给父母:“我要回家。”于是他父母专门赶去接哥哥回家。在此之前,自长大成人,他哥哥保持着每三年回一次家的频率,可在伤心痛苦中,他下意识地要回家。他回到自己童年的家园,是去触碰真实的自己的一部分,这是一种有效的抚慰。虽然伤痛平复后他仍然还是很久才回次家,但父母、家园即使无须时刻眷恋也总是真切的存在,没有难分难舍的纠葛。

⑸这世上所有的孩子都会有忽然想要回家的时候。从出走到独立,到回归,只有回家的部分最应该是温暖的旅程。他们的回家不带着复杂的情感,无须证明自己,不被评判,无须谈论职业、收入,无须交代私人生活,仅是和小时候的自己重逢。

⑹我们很少有人现在还能保留童年伊始就住的房子,那多是单位的家属楼或已在拆迁范围内的旧商品房,在三十几年飞速发展的社会里,我们的生活到底是从容了还是更仓促了?大时代里的人常会在充裕之时又怅然若失

⑺在一个二线城市,我的某个朋友好端端地搬了7次家,每次都是因为她母亲又看上一个新小区,要换新房子,于是十几年的时间就在买房、卖房、装修中度过。

⑻你不得不说,那是因为经济宽裕了,大家都想提高生活质地,所以在7次搬家中每次我朋友家的面积都更大。为了让屋子不显空旷,她母亲必须煞费苦心地添置物品,于是有了大型十字绣、大水晶鱼缸、敦实的大圆桌子、硕大的衣柜和一束束让人惊心的假花、低仿的乾隆瓷瓶、酒柜里的形色可疑的洋酒……为了给这些东西腾地方,那些真正与生活相关的、带着记忆的旧物不得不处理掉了。然而她回家时躺在硕大的卧室里却郁郁寡欢,一张超大的床,旁边是一个超级大的衣柜,屋中空荡荡的,她想在床头安个阅读灯的念头也被打消了,因为头上的吊灯花了母亲不少钱。她全部的书都在纸箱里,存放在地下室,压根没有拿出来。

⑼后来她到德国去生活了,有一天接到母亲的电话,说又买新房了,但是因为“地方不够”,把她放在家里的书全部都处理掉了,因为那些书“最占地儿”。那些在青少年时给她重要精神慰藉的书其实很大一部分是父母给她买的。那时,他们会陪她用一整个周末泡在书店,帮她挑选,为她付账,然后一起在书店旁边的餐馆吃顿烤肉,再一起散步回家。现在她觉得自己和原生家庭的某一部分链接也被处理掉了。

⑽是什么促使我们老是有搬家的欲望和决心呢?对空间的更大需求?对资源的占有欲?还是不动产的保值特性?我们没有空间能去好好保存时光的情感证物,也不屑于去保存,因为那无法形成可供炫耀的外在;我们也并不珍惜与过去的关联,因为中国人过去在物质上的贫乏实在是刻骨铭心,有什么好纪念的,我们巴不得撇下那一段。

⑾在很多人看来,只有在空间上的不断占有才最鼓舞人心,这是实实在在的价值座标。我们中国人的家庭,核心话题不是家,而是房子;不是当下,而是未来。但华丽而空旷的屋子里是凌乱仓促的生活,我们学会了攫取物质,却没学会怎样更好地享受它。我们也不眷恋与人和事物的熟悉关联,只是用一些大而无当的物件来埋葬了过去,毫不足惜。

⑿想到我的一位长辈是生物学教授,虽然他在城里已经有几套公寓,但坚持在靠近河北的地段买了一个别墅。他花了很多心思和精力去装修它,虽然并没有人住进去,但是他高兴地说:“我要让所有亲戚周末来参观,这是我争的一口气。”

——节选自腾讯《大家》栏目,原文有删改

1.作者在第⑸段中说回家“仅是和小时候的自己重逢” ,依据⑵—⑷段的内容,理解这句话的内涵。

2.第(6)段里作者为什么说“大时代里的人常会在充裕之时又怅然若失”?

3.第(10)段说“我们也不眷恋与人和事物的熟悉关联,只是用一些大而无当的物件来埋葬了过去,毫不足惜” ,请依据(10)—(11)段的内容,简要说明原因。

4.结合全文说说标题“有多少人还能回到童年住的房子”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考?

 

查看答案

填空。

________________,天涯共此时。

____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

③终日不成章,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魏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有言曰: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对曰: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克曰:君弗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李克出,见翟璜。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选择)相果谁为之克曰:魏成。翟璜忿然作色曰:西河守吴起,臣所进也;君内以邺(yè)为忧,臣进西门豹;君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已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fù)。以耳目之所睹记,臣何负于魏成?李克曰:子之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结党营私)以求大官哉?君问相于克,克之对如是。所以知君之必相魏成者,魏成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比也!翟璜逡巡再拜曰: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

1.对下列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君皆师之   师:以……为师 B. 穷视其所不为         穷:贫穷

C. 先生就舍   就:靠近;走近 D. 子恶得与魏成比也     恶:怎么,哪里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

A. 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

B. 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

C. 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

D. 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魏文侯请李克就两位国相候选人作评价时,李克直言不讳地评点了他们过去的行为。

B. 中山国被攻克之后,没有人去镇守,翟璜推荐了李克,因此李克以推举翟璜来感恩。

C. 在如何识别人上,李克向文侯提供了五项标准,文侯对此不以为然,并让李克回家休息。

D. 翟璜向李克探听国相的人选,当得知国相人选不是自己时,勃然大怒,认为自己的功劳最大,能力比魏成强。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嗅觉之谜

①嗅觉是指嗅觉感受器对气态化学物质刺激起反应时产生的信息,经大脑嗅皮质处理形成称为气味的感觉。能够引起嗅觉的化学刺激物称为嗅质。大部分自然形成的嗅味,实际上是几种嗅质分子的混合物,然而这些嗅味是作为一种单独的感知信号而被感知的。这种复杂的单独感知是嗅觉的显著特征。

②人类嗅觉系统包括由嗅上皮、嗅神经、嗅球、嗅束、嗅皮质等结构所组成的嗅觉传导径路,以及由大脑边缘系有关结构参与组成的嗅反射径路。

③科学家研究发现,嗅觉感受器即嗅细胞,是惟一源于中枢神经系统,且能直接接收环境中化学物质刺激的神经元。嗅细胞是双极细胞,位于上鼻道及鼻中隔后上部的嗅上皮中,两侧纵面积约5平方厘米。嗅上皮由嗅细胞、支持细胞、基底细胞核粘液腺组成。每个嗅细胞顶部有6-8条短而细的纤毛,埋于粘液腺所分泌的粘液中;细胞的底端是由无髓纤维组成的嗅丝,穿过筛孔直接进入嗅球。嗅上皮纤毛膜上存在着特异性受体,称为嗅觉受体。研究发现,嗅觉受体与嗅质的相互作用,是对气味识别的开始;嗅觉受体分子决定嗅觉信号传导的特异性。研究证实,每个受体可以探测数量有限的气味。嗅觉受体被嗅分子激活后,就会产生电信号,从而沿着嗅觉传导通路,传向嗅觉中枢,引起嗅觉。

④在理论上,1000个嗅觉受体可以检测到的气味有10亿种,而实际上人类只能辨别约1万种不同嗅质的气味。物理化学性质可能是最基本的限制因素,因为化学物质必须具备一定的挥发性、可溶性和稳定性,才能作用于鼻腔内的感觉组织。

⑤那么,这些决定嗅觉功能的受体是怎样产生的呢?科学家运用分子生物技术,破译了受体嗅觉基因。研究得出结论:每个嗅觉受体细胞,都只由某一种特定气味的受体基因表达。实验发现,每一个细胞只对一种或两种特殊的气味其反应;而且嗅球中不同部位的细胞,也只对某种特殊的气味起反应。嗅觉系统也与其他感觉系统类似,不同性质的气味刺激有其专用的感受位点和传输线路,各种基本气味是由于它们在不同的传输线路上引起不同数量神经冲动的组合,在中枢引起特有的主观感受。真可谓专线专用的“条条大道通罗马”,“罗马”这个中枢把所得到的全部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形成一种模式。因此,人们能在夏天闻到茉莉花的清香,并在其他时候能够记忆起这种香味。

1.对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中的“嗅觉的显著特征”,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嗅觉的显著特征指的是:能够引起嗅觉的化学刺激物,大部分都是自然形成的。

B. 这里的显著特征指的是:嗅味中的各种嗅质分子是作为一种单独的感知信号而被感知的。

C. 这里的显著特征指的是:引起嗅觉的大部分自然形成的嗅味,实际上是几种嗅质分子的混合物。

D. 这里的显著特征指的是:嗅觉感受器对气态化学物质刺激起反应时产生的信息,经大脑嗅皮质处理形成称为气味的独特感觉。

2.从原文来看,以下研究最能揭开“人类识别气味的原因”的一项是(  )

A. 发现了人类的嗅觉系统,包括嗅觉传导径路和嗅反射径路。

B. 发现嗅觉细胞是惟一源于中枢神经系统,且能直接接收环境中化学物质刺激的神经元。

C. 运用分子生物技术,找到了嗅觉功能的受体是怎样产生的。

D. 找到了嗅觉受体,并破译了嗅觉受体细胞都只由某一种特定气味的受体基因表达的秘密。

3.结合全文,以下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嗅觉受体与嗅质的互相作用,就会产生电信号,这种信号通过嗅觉传导通路传向中枢神经,引起嗅觉。

B. 人类只能辨别约1万种不同的气味,除了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还有其他的因素的限制。

C. “条条大道通罗马”,是指不同性质的气味刺激有其专用的感受位点和传输线路,但它们都连接着人的中枢神经。

D. 人们夏天闻到的茉莉花香味,能在其他时候记起来,是人的记忆被再次唤醒的结果。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你睡吧,还早着呢!太阳睡一夜刚起来……

B. “岁寒三友”是指:松、竹、梅。

C. 虽然每年过年都要给亲戚小孩发上千压岁钱,但不少人认为这是一种“甜蜜的负担”,因为“给出去的是压岁钱,留下的是成年人的责任。”

D. 他不得不认真思考企业生产为什么会滑坡,怎样才能扩大产品销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