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它是一种美丽的昆虫,像一位身材修长的少女。在烈日的草...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它是一种美丽的昆虫,像一位身材修长的少女。在烈日的草丛中,它仪态万方,严肃半立,前爪像人的手臂一样伸向天空,活脱脱一副诚心诚意地祷告的姿势……它是一种温存与残忍并存的小动物……它的食物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其他种类的所有昆虫……它真的是比狼还要狠毒十倍啊!

文中的“它”指谁?它“残忍”体现在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螳螂;嗜肉成性,专吃活食,不仅捕食其他昆虫,还吃同类,甚至吃掉自己丈夫。 【解析】 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和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零散的文学常识就像是没有穿好的一大把针,只要有一根线将它们贯串起来,这些文学常识就显得非常系统了,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此题考查的是与《昆虫记》有关的文学常识。一问,文中的“它”指螳螂。二问,选文中有“它的食物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其他种类的所有昆虫”,其它地方还写道不仅捕食其他昆虫,还吃同类,甚至吃掉自己丈夫,并且嗜肉成性,专吃活食。文中详细地描写了螳螂捕食蝗虫、黄蜂等昆虫的过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中,朱德的忠诚服从和毛泽东冷静的政治头脑相辅相成,使共产党能够对红军保持严密的控制。____________

(2)“西安事变”后,作为让步的交换,共产党准备将苏区改名“边区政府”,作为国民革命军编入国防部队,将重新分配的土地还给地主。____________

(3)孔雀蛾是一种长得很漂亮的蛾,穿着栗色天鹅绒外衣,系着白色皮毛领带,翅膀中央有一个圆形斑点,靠着吃杏叶为生。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在外吃饭扫一扫,路边买水果扫一扫,挂号缴费一键结算……出门不带钱包,带上手机就够了。丰富的场景、便捷的服务,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

《2017移动支付用户调研报告》显示,2017年,98.1%的用户表示最常在生活类场景使用移动支付,如购买吃穿用方面的生活所需品等;其次为票务类,如购买电影票、演出票等,占比为80.6%;酒店、机票等商旅方面的支出排名第三,占比为68.9%;公共事业类缴费排名第四,占比为61.5%;通过移动支付在娱乐业务下载场景和投资理财场景进行支付的用户,分别占比为55.2%和40.2%。可以说,移动支付已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材料三)

用户认为未来移动支付最需要改善的内容,应用场景范围占比70.7%,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的是安全性,占比为67.5%。

由此可见,用户希望能够随时随地方便地使用移动支付,也迫切希望市场主体进一步增强移动支付的安全性。针对人们日常生活接触较多的条码支付,人民银行不久前发布了《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为条码支付业务开展提供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值得关注的是,《规范》提出分类实施交易额度管理,其中基于防替换、防盗刷等因素考虑,要求银行、支付机构对使用静态条码进行支付执行更加严格的额度管理措施,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者所有支付账户、快捷支付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蔡洪波认为,总体看,各项单日累计交易额度能够有效满足绝大部分客户使用条码支付进行付款的需求,基本不影响消费者使用的便利性体验,同时也能够显著提高条码支付的安全水平。条码支付规范的出台有利于引导市场主体合规经营、合理创新、有序竞争,防范资金和信息泄露风险,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1.根据材料内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们使用移动支付最经常的场景是购买吃穿用等生活用品。

B. 越来越多的商家签约使用移动支付,使移动支付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

C. 移动支付在让人们消费购物更方便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不足。

D. 移动支付在进入我们的生活,现在人们出门都不用带钱包了。

2.说说材料一的图标传达出什么信息?请用材料二中的一句话回答

3.阅读材料三,谈谈《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的发布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父亲的田野

金小林

暮春的傍晚,妹妹打来电话提醒我又到栽秧的时节了,问我休息日能否回乡下帮衬父亲。犹记得今年春节返城时,我再一次叮嘱过父亲,“今年的田就不要种了!”父亲仍像往年一样,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然而,年届古稀的父亲终究没有听劝,又买回了谷种,撒进了小山岙(ào,山间平地)里的那丘母田。

父亲不肯歇种是有原因的。村里像他这般年纪的老农,早高高兴兴把田地交给儿孙们打理了。而作为父亲唯一的接班人,我离开乡村已二十多年了。他怎舍得那一丘丘的稻田就此荒芜?那可是长出过金灿灿的稻谷,养育了一大家子人的田野……20世纪80年代初责任田分到户后,父亲一直精心伺候着他的每一寸土地,那心思如同母亲待我们兄妹般细腻。

那时乡亲们认定,子孙长大后是要种一辈子田的。所以,我十一二岁甚至更早时,便跟了父亲下地。

清明过后就要撒谷种育秧了。村上的农户大多育的是水秧,谷种直接撒进蓄水的母田里,然后就等着插秧了;而我的父亲,总是先在一长溜田块上,用覆着尼龙膜的弓形棚育好秧苗,然后再移栽到水田里。

秧苗的移栽即栽秧,这是一件极为枯燥而劳累的农活。栽秧时我整天跟着父亲,弓着背伏在水田中央,左手掌托着一大柄带泥的秧苗,右手拇指和食指小心翼翼拔了秧,然后一根一根逐一插入田泥。三两天下来,刚搬了家的秧苗,绿油油、颤巍巍,成片成片立在初夏的微风中,煞是惬意。而我却浑身酸痛得直不起腰,走起路来像个老头儿。父亲是不计较栽秧的工夫和辛苦的,他只知道,比起水秧,这种方式育的秧插到田里,长势会更好、谷穗会更饱满。

那时的乡村,插秧和尝新米是极为重视的两件事,分别代表着希望与丰收。因此,插秧那几日,家家户户的饭桌都特别丰盈。那些年,我既盼望丰盛的插秧饭,又害怕插秧。因为我插的秧总是疏疏密密、歪歪扭扭,横秧更是经常上下排错了行。而父亲对插秧是非常讲究的,每一株秧都要与前后左右四株秧间隔二十多厘米,竖秧横秧对得笔直,就像参加广播体操表演的队伍那样。

插秧时,父亲打头,我在右侧。若是碰到百十米长的大丘田,我总要被父亲训斥几回。这期间,还免不了被他拔掉几排歪扭得太不像话的秧重插。望着父亲三五下就把我的秧行纠得笔直,挨了责的我虽然有些愤愤然,内心却也很是佩服。

村里的农户,也有像我父亲一样把秧插得笔直的,但多数人家只管把竖秧插好,横秧则不做要求。秧插直了,主要为日后耘田时,田刨能顺溜地通过。

秧插下田后大约二十天,便迎来第一次耘田。耘田时,人挽着裤脚站立行走,双手一前一后握住田刨柄,一推一拉间,田刨在竖秧弄里“哗哗哗”地游走,刨去杂草、刨松了淤泥。而父亲的稻田,是必须隔月再耘第二遍的——让田刨沿横秧弄也走一趟。那时的秧已密密匝匝,长到了齐腰高,秧叶边沿的锯齿锐得刺人。父亲是不允我放下裤脚耘田的,因为长长的裤脚糊着烂泥,会损坏秧叶。只消半天下来,原本光溜的腿肚子就被划得布满了不规则的血痕,细细长长,刺痛难耐。

那时我便觉得在父亲的心里,我是不如他的稻田重要的。

父亲不仅对稻田精耕细作,对田间地头的管理也总是一丝不苟。在父亲的农活日历中,自然也排上了拔田坎、砍田岸沿、铲田岸这些人工锄草的项目。

经过一番辛苦的劳作,父亲的田野,总是田内郁郁葱葱、田外清清爽爽。几年下来,我们家种过的田地,就像有教养人家的后生一般,清爽而敦实。每次村里重新抓阄分责任田时,乡亲们都希望抓到的是我们家的稻田——因为好种!而父亲,则又开始调教起他新分来的田地来。如此几轮分田后,父亲的汗水和足迹,几乎遍布了村庄里所有的稻田……

父亲的田野是我的另一个课堂,我的童年与少年时期一直都在不停地学习着祖辈传下的农耕技术。然而,我学会了耕田、插秧、耘田、刈谷、打稻,最终并没有子承父业成为一个农民——我破天荒地成了全村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并留在远离家乡两百多里的城市工作。

父亲老了,可是他依然不愿离开他的田野。有两回因为膝盖的骨刺让他疼痛难当,我把他接到了城里。去医院做完检查后,我想留他多住几日好好休息两天。然而,在熙熙攘攘的城市里,父亲显得无所适从——他一个人不愿上街,也不敢过马路。儿子上学、我和妻子上班,他就整天窝在家里的沙发上一直迷迷糊糊地睡觉。

两天下来,父亲就仿佛池塘枯水期的鱼、烈日下离了土的葱一般,蔫蔫的没有了生气,整日唠叨着要我送他回去。可是只要他一回到乡下老家,没一会儿,他便又像一位重返沙场的老将军,精神抖擞地扛上农具,巡视他的田野去了。

父亲的田野,年复一年,青了又黄,黄了又青!

(摘编自《人民周刊》)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叙述了妹妹打电话提醒“我”劝父亲不要再种田一事。

B. 父亲“不肯歇种”的原因只是因为他舍不得让家里的责任田荒芜了。

C. “我”因为害怕干农活,所以努力学习考取大学并到远离乡村的城市工作。

D. 在“我”眼中,父亲是一位深谙农事、勤劳质朴、坚韧执着的农民形象。

2.父亲对稻田的精耕细作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3.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

(1)栽秧时我整天跟着父亲,弓着背伏在水田中央,左手掌托着一大柄带泥的秧苗,右手拇指和食指小心翼翼拔了秧,然后一根一根逐一插入田泥。(自选角度赏析)

(2)经过一番辛苦的劳作,父亲的田野,总是田内郁郁葱葱,田外清清爽爽。(加点词赏析)

4.文章为什么要写父亲在城里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5.文章以“父亲的田野”为题,有什么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①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②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③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④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⑤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⑥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⑦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1.对于以上这段文字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写的是白杨树生长的景美。

B. 写的是白杨树生长的形美。

C. 写的是白杨树生长的神美。

D. 写的是白杨树生长的景美、形美、神美。

2.这段文字主要写白杨树的什么特点,请分析是从那几个方面突出其特点?

3.在《白杨礼赞》中,作者运用运用了象征手法,来达到借物喻的目的。这段描写白杨树,如果用来喻人,那么像白杨树一样的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①上:指唐太宗。②守成:保持成就。③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④忽:不注意,不重视。

1.请用“/”为右边所给出的文言文词句标出一处停顿。

故 知 守 成 之 难。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傅说于版筑之间:______________

(2)于虑: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创业与守成难:________________

(4)不得之于艰难: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百里奚举市/失之安逸

B.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知创业之难

C. 傅说举于版筑间/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

D. 征与吾共天下/燕雀知鸿鹄之志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

5.(乙)文唐太宗治国思想与(甲)文孟子思想有相似之处,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