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曾说:“每个人都曾被拒绝过,也曾拒绝过别人。这两者支撑着人的一生。”我们会在人生中经历拒绝,或被拒绝。大多数人都是在大大小小的“被拒绝”中成长起来的。“被拒绝”的意义就在于:叫人学会如何自处、前进和回头
请以“在被拒绝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确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1)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教人处事做人的道理,书中不少内容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隐射。(_____)
B.《农夫和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好事一定要分清善恶,否则有可能被坏人伤害。(《伊索寓言》)(______)
C.《水浒传》中,有两个好汉因为题反诗而遭殃,宋江酒后在浔阳楼上题反诗,卢俊义无故在自家的墙上题反诗。(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吴用道:“即今冬尽令城中埋伏,外面趋兵大进,里应外合,可以救难破城。”宋江道:“若要如此调兵,便请军师发落。”吴用道:“为头最要紧的是城中放火为号。你众兄弟谁敢与我先去城中放火?”只见阶下走过一人道:“小弟愿往!”
(《水浒传》)
“只见阶下走过一人”,这人是谁?吴用等人“里应外合”“救难破城”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运动——无价良药
(健康调查)
材料一: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过去只有王公贵族才易得的痛风、糖尿病等富贵病。据英国糖尿病协会报告,1935年全球有20亿人口,糖尿病患者有1500多万,而现在人口增加了2.5倍,但糖尿病患者却足足增加了10多倍。
材料二:一个名为“运动就是良药”的研究项目发现,如果人们进行适量的运动,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可以预防50%的乳腺癌以及60%的大肠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我们自己才是身体最好的医生,运动这剂无价良药我们随时可以服用。但是,现状并不乐观。目前,全球每年有近500万人死于运动缺乏,这一数据还在逐年增加。
材料三:美国一项基于54000人的死亡风险因素调查
(健康咨询)
某社区医生一天的健康咨询记录:
(1)方××,男,13岁,初一学生;身高1.60米,体重163斤,食欲旺盛,走路易气喘,时常提不起精神。
诊断:过度饮食、缺乏运动导致的肥胖。
建议:适当控制饮食,每天坚持有一定强度的运动,如跑步、打球、骑自行车等,每次最好运动45~60分钟,通过出汗来消耗身体热量,排出毒素,减轻体重。
(2)李××,女,15岁,初三学生;脸色蜡黄,消瘦,食欲不振。
诊断:学习紧张、久坐不动引起的消化不良,慢性肠胃炎。
建议:利用零散的时间运动,如课间做一些蹲立的动作或者跳绳、爬楼梯等,还可以骑自行车上下学,以积少成多的运动方式,促进新陈代谢,改善人体消化吸收功能,增进食欲,增加摄入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
(3)徐××,男,62岁,退休工人;近期吃得多,喝得多,尿频,易疲乏无力,体重有所下降。
诊断:疑似糖尿病早期症状。
建议:(1)到大医院作进一步检查。(2)加强运动,如慢跑、打太极等,在身体无不适的前提下,可以逐步提高运动强度;运动时尽量不要空腹,最好饭后1小时进行。
(健康知识)
当我们运动时,血液循环加速,血液冲洗血管壁,使原本处于收缩状态的小血管舒张以减少阻力,增加血流量,有利于清除血管壁上的脂类物质沉着,把机体深处的代谢废物最大限度地排出体外,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经常运动对慢性心血管病、肠胃病、糖尿病等都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当运动达到一定量时,身体会产生一种叫作内啡肽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使人产生愉悦感,调节心理状态,缓解不良情绪。有些疾病甚至不需要服用药物直接可以通过运动收到疗效,如不少轻度糖尿病患者只需坚持体育运动并注意饮食控制即可康复。
运动要讲究方式方法。强度较大的运动如打球、跳舞等不宜空腹,否则容易导致体内血糖降低、四肢乏力、胃肠痉挛、心律失常甚至猝死。也不宜饭后马上运动,一般半小时后为宜,各种运动方式最好交替进行,如今天跑步明天可以游泳。运动后如果疲惫不堪、肌肉疼痛,休息一两天后不能消失,下次运动就需要减量;如果感到关节、韧带不适,应尽快就医,以防病情变得复杂出现接连损伤。初练者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运动量。
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运动的瘦子比常运动的胖子,患上慢性心血管病、肠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几率可能更大。
B. 运动时出汗不仅可以排毒,还可以消耗热量,燃烧多余脂肪,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C. 运动后,会增进食欲,从而增加摄入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有可能会增加体重。
D. 运动后会出现肌肉疼痛、关节不适等症状,休息一两天后会自行消失。
2.(1)围绕文本主题,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你从图中得出的结论。(不超过20字)
(2)阅读(健康咨询)和(健康知识),有条理地说说为什么运动是无价良药。
3.班主任陈老师工作很忙,平时很少运动,体质不太好,最近老是感冒,医生建议她加强运动。她制定了第一个星期的运动方案,这个方案还不够科学,请你提出修改建议。)
时间 | 周一至周五 | 周六 | 周日 |
运动 项目 | 每天步行 15分钟 | 跑步1小时,打 羽毛球30分钟 | 打羽毛球 1小时 |
时间 安排 | 上下班途中 | 晚饭后 40分钟之后 | 早饭前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孟子:我们的文化宝藏
鹿义霞
带着一颗朝拜的心,我又一次走近经典聆听孟子。书香扑面的时候,心被虔诚塞得满满。作为一代儒家宗师的孟子并没有走远,他是一座解读不尽的文化宝藏,依然穿越时空给后人启迪,给后人震撼!
这是一个秉持忧患、心怀天下的孟子——生于乱世,勇于济世;游于列国,长途跋涉;晓之以理,苦口婆心:他奔走在游说的路上,执著而坚定,焦灼而真诚。倡导仁政,反对战争,主张以德服人,抨击暴力治国,纵然缕缕碰壁却依然不失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人皆可以为尧舜”,“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20多年的游说生涯,他辗转奔走,他不辞劳苦,留下了悠长的足迹,留下了经典的语句,也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激情的孟子。那份知识分子的良知,给后人留下经久的感动。
这是一个满怀智慧、为民呼号的孟子——民生的艰辛与百姓的困苦触动着他的心灵。他重视民心的向背,深谙人民与天下的载舟覆舟关系;他向往理想社会图景,规劝统治者安定人民,善待民生。听:“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的话精髓而深情。锲而不舍宣扬民本思想,持之以恒做百姓代言人,他那份深刻,他那份执著,他那份大爱,让千年后的我们读到岁月的回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每当读到孟子这段话,心里就会猛然升腾起大片温暖,大片美好。
这是一个气节超然、卓然出众的孟子——呼唤高尚人格,是《孟子》不变的主题;追求气节超然,是孟子永恒的追求;注重人格修养,是孟子真挚的宣言。“养心莫善于寡欲”,“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这样的语言烙在心灵深处,指导着我们的做人,影响着我们的做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了很多人的精神坐标,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性格塑造,尤其对中国历代优秀知识分子的性格塑造,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想到孟子,常常想到这样四个字:浩然正气。
这是一个才学渊博、文采飞扬的孟子——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孟子的言辞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并耐人寻味。那些精彩的比喻,那些巧妙的构思,那些练达的语句,构成了孟子作品特别的气象。“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五十步笑百步”,“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的作品乃中国文坛之瑰宝。
这是一个提倡社会和谐的孟子,他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是一个睿智理性的孟子,他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这是一个自信的孟子,他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这是一个笑傲困难的孟子,他说:“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是中国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被尊为“亚圣”,儒家文化亦被称为“孔孟之道”。孟子在修身养性、治国安民、教育学习、交友处世、孝亲敬老等方面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警世名言,警醒后人反刍,引发后人思考。作为思想家的孟子,作为教育家的孟子,作为政治家的孟子,作为文学家的孟子,是一座解读不尽的文化宝藏。忽然想起有本书上这样说过:阅读孟子,让经典进入民间,让传统回归现实,让历史告诉未来。
1.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含标点限60个字内)
2.孟子作为我们的文化宝藏是一个丰富的多面体,你最喜欢文中所介绍的哪一个孟子?为什么?(含标点限120个字内)
3.文中说:“想到孟子,常常想到这样四个字:浩然正气,”请你引用在课本中学习过
的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中的相关语句作为这句话的论据并作简要的分析论证,(含标点限120个字内)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哼”匠老梁
尚书华
①认识老梁是四十多年前的事。
②那时他在林业局文工团当美工,人长得其貌不扬,个矮、罗圈腿,走起路来左摇右晃。当年他不过四十多岁,但说六十岁有人信我。到文工团报到的第一天,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他。见面时一怔,心想:文工团不都是俊男靓女待的地方吗?怎么长这模样的也能进来?随之又一想,莫非这人有大本事?
③后面的想法,很快得到了证实,此人的确不可小觑。有人告诉我,老梁是“特招”进文工团的。起初,他只是山里林场一个普通木匠,干些杂活。加之形象不佳,很被人瞧不起,常遭到别人的不屑;他又不愿说话,不愿接触人,没事总一个人憋在木匠房里鼓捣。但是活倒是越干越好。渐渐的,戏耍他的人少了,有人还当面夸他两句。他听了都不以为然,顶多用鼻子“哼”一声,宠辱不惊。
④那年,文工团排了一台大型话剧,布景难度很大,当时的美工完成不了,急得局工会主席在全局职工中广泛纳贤。有人推荐老梁去试试,老梁去了。工会主席见了面,打量他半天,问:你行吗?老梁听了,二话没说,扭头就走。工会主席连忙一把拽住说:试试,试试。老梁“哼”一声,勉强留了下来。
⑤老梁到了文工团,原来那个美工成了他的助手,给他打下手。一百个不服气。于是,工作上极不配合,时不时还故意制造点麻烦老梁却根本不在意。他吩咐助手干的活,助手完成后他看不上,但他什么也不说,闷不声咣咣几斧子,砸了,自己动手重来,那意思谁都明白,是打个样给你看看。几次下来,助手服了,乖乖地当起了徒弟。就这样,老梁有条不紊地利用十几天时间把全场布景赶了出来。工会主席乐得眉飞色舞,彩排那天把局党委书记请到了俱乐部,看完演出后,把老梁拽了过来,对书记说:这可是个大能人,是从林场挖来的大山参,宝贝呐!调文工团吧!书记意味深长地打量了一眼老梁,对工会主席说:就按你意见办。就这样,老梁调进了文工团。
⑥最让我佩服的是老梁先后给文工团做了两把贝司大提琴。这实在让我感到惊讶,直到今天都觉得神奇!当时是计划经济年代,全国也没有几家乐器厂,有钱买不着货。乐队低音部力量薄弱,团长做梦都想有把贝司大提琴。这事不知啥时装进了老梁心里。他把自己反锁进俱乐部三楼的布景制作室,一天天不出来,连下班吃饭时间也很少看见他。大家都知道他脾气倔,谁也不敢问他在干什么。直到两个多月后的一天,老梁将一把崭新的贝司大提琴交到团长面前时,团长顿时蒙了,以为是老梁有路子,托人买回了这个家什。团长问:多少钱?老梁“哼”了一声,扔出俩字:做的。做的?谁做的?团长更懵了。老梁没再回答,转身走了。团长瞅着他晃晃走远的背影,猛然醒过来。好你个老梁啊,可真有你的!
⑦老梁渐渐有了名气,在意他的人越来越多,连局机关的干部都对他刮目相看。而老梁还是老梁,处人待物跟先前没有任何两样。
⑧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全国上下各行各业大搞技术比武。省林业厅也下达文件,要在全省林业企业中举办一次“新兴林场沙盘模型设计”比赛。地点在省城,要求所属林业局各派一名能工巧匠参赛。老梁自然被选中。临行前,局工会主席把他请到办公室,就这次比赛的意义、名次、影响等,好一番叮嘱。老梁听到最后,习惯地用鼻子“哼”一声,连句话也没有。
⑨比赛共十天时间,前七天筹备,后三天安装,展厅就设在厅招待所会议室。前来参赛的人都想得个好名次,所以前七天大家都各自憋着劲闷在房间里鼓捣。待到后三天,才按组委会分好的选手区段,在展厅里忙活起来。只有老梁这边,剩下最后一天了,还仍是一片空白。于是,闲话出来了:这几天除了在食堂能见到他,再就不着面,没准是来混饭吃的……
⑩然而,就在比赛的前一天晚上,老梁开始从房间往展厅一趟趟折腾东西,一直忙到天亮,整个晚上眼都没眨。
(11)比赛正式开始了。在老梁的展区,一夜之间魔幻般地呈现出座漂亮的林场模型。厅长参观时更是乐得合不拢嘴,说:“想不到咱林区还真有能人,瞧瞧,除了小点,跟真的一样,以后的林场就按这个样子建。”
(12)面对荣誉和赞美之声,老梁依旧习惯性地用鼻子“哼”一声。
(13)如今,老梁已故去十几年了,但有关他的故事仍在林区流传,且愈传愈神奇、版本愈多。人们总会说,一个相貌不佳的人,靠过人的本事,赢得了别人的尊重,捍卫了自己的尊严。
(摘编自2017年3月20日《人民日报》)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
A. 老梁是“特招”进文工团的;“特招”加引号有特殊含义,暗示着老梁是因残疾获得特殊照顾进团的,但这丝毫无损于老梁的形象。
B. 老梁手艺超群,但干活时不愿让别人看,怕被人偷学去,可见他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却有那个时代少有的技术专利保护的意识。
C. 小说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写老梁外表的缺陷,然后极力表现他令人刮目相看的高超技艺,呈现出既有悬念又有波澜的艺术效果。
D. 老梁赴省城参赛,受到报到处的人严格查问,虽是正常的审查制度,老梁却很生气,可见他性格中也有略显偏执的倔的一面。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老梁调进文工团之后的事情。
3.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1)“工会主席连忙一把拽住说:试试,试试。”这一句的加点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2)“厅长参观时更是乐得合不拢嘴,说:‘想不到咱林区还真有能人,瞧瞧,除了小点,跟真的一样,以后的林场就按这个样子建。这一句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1)文章以“‘哼’匠老梁”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
(2)老梁的故事“愈传愈神奇、版本愈多”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中老梁的人物形象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乙)《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非虚言也。陛下秉①四海之众,曾亡柱干②之固守于四境?殆③开之不广,取之不明,劝之不笃。《传》曰:“土之美者善养禾,君之明者善养士。”中人④皆可使为君子。诏书进贤良,赦小过,无求备,以博聚英俊⑤。
-----(节选自《汉书》)
(注)①秉:执掌,②柱干:比喻担当重任的人,③殆:大概。④中人:中等资质的人⑤英俊:杰出人物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
食 马 者 不 知 其 能 千 里 而 食 也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一食或尽粟一石(________)
才美不外见(________)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________)
安求其能千里(________)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骈死于槽枥之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B. 虽有千里之能/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 策之不以其道/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D.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
4.翻译下列句子。
A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B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5.根据语段(甲)和语段(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
两个语段都在谈人才问题,都认为社会上有人才。人才怎样才能不被埋没?语段(甲)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强调①_________ 语段(乙)用②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强调③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