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出了三峡,江面宽阔,眼前豁然开朗。
B. 这次的演出,集合杰出的艺人同台亮相,其精彩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C. 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而同学们还沉醉在老师美妙的故事中。
D. 小伙伴们在花园里玩捉迷藏的游戏,不一会儿,大家都销声匿迹了。
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不成器;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成行。
(2)独学而无友,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如临深渊,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所不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 ,亲山亲水有亲人。(贺敬之《回延安》)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________)《桃花源记》)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jiǎo( )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gé( ),满被红霞照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优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1)根据拼音写汉字。
jiǎo ( )洁 仙山楼gé ( )
(2)请找出这段文字中的两个错别字,修改在下面。
改为 改为
(3)“漂渺”的意思是: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过很多很多的地方,我们来过又离开过;有过很多很多的朋友,我们相识又分开;有过很多很多的事情,我们经历过又忘记……岁月匆匆,但总有一些记忆是挥之不去的。
请以“ 依然留在我记忆中”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作文纸上;(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校名;(3)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4)字数不少于500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非宁静无以致远 致:______
(2)将复何及 复:______
(3)吾日三省吾身 日:______
(4)传不习乎 传:______
(5)三军可夺帅也 夺: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3.两文都谈了如何修养身心,甲文认为要做到__________,乙文要认为要做到__________。(两文都用原文语句填空)
4.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另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志”,结合《诫子书》和《论语》十二章(节选),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志”与“学”关系的?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一碗热元宵
章中林
①元宵,是我的最爱。这不,元宵节还没有到,妻子就给我做了热气腾腾的元宵一饱口福。吃着元宵,眼前忽然模糊起来,我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那年的元宵节。
②那年,我上初三。过了初八,我们就赶到学校去补课。滴水成冰,人冷得跺脚。但是我们还必须坚持着。食堂里,虽然也有些莱,但是我们没有钱,能够吃到的就是家里带去的辣椒酱、咸莱、萝卜之类。
③那天下着大雪,我正在宿含里准备吃晚饭,母亲来了。她一身身的雪,连头发上、围巾上都白了。她看着我,笑着,搓着手。
④看到母亲红肿的有些变形的手,想到母亲有严重的类风湿病,我皱了皱眉:“这么冷的天,你还跑来干什么?”“给你送好吃的呀。”母亲似乎并不在意我的不满,轻快地说,“猜一猜,我今天给你带来了什么?”
⑤“辣椒、咸菜呗。”
⑥“不对,”母亲解下系在胸前的带子,伸手从棉袄里摸出一个搪瓷缸,小心翼翼地打开,“看看,这是什么?”
⑦“元宵。今天正月十五。”看着热腾腾的元宵,我惊喜地叫起来,一把抢过糖瓷缸,引得两个室友都把目光投了过来。
⑧“馋猫,慢点。”母亲的话还没说完,一个元宵就报销了。芝麻红糖心的元宵,那个绵软那个甜香。世间有什么美味能够让我整个身体温暖得欢叫了呢?恐怕只有那晚的那个元宵了吧。
⑨这样的美食怎么能一个人独享呢?我把元宵给室友一个人夹了两个。
⑩母亲看着我表情有些不大自然,忽然抢过搪瓷碗,说,不要烫着,吃慢些,我来喂你。我想转身,但是看到母亲严厉的目光,我还是停下了脚步。母亲一勺一勺的,把元宵吹凉了喂给我吃。我尴尬地望着室友,可是想到母亲严厉的目光,我只得心不甘情不愿地吃着。
⑪那碗元宵,我吃了半个钟头,但是被室友一直奚落到初中毕业。每次回家,一想到这件事,我看到母亲总是觉得不舒服。
⑫直到在外谋生的父亲回家,他的一席话才让我羞愧难当——
⑬“为了你吃上元宵,她专门跑到街上用糯米换。为了你吃上热元宵,她把搪瓷缸放在胸前,冒着雪走了五里多地。为了你多吃元宵,她自己没有吃一个,还喂你吃。直到你吃完了,她才放心地离开。”
⑭“那么远的路,你妈来回摔了几跤,连手都破了,你知不知道?”父亲的话又回响在耳边,而我模糊的视线里似乎出现了母亲清晰的身影:矮小的个子,佝偻的脊背,一身的洁白,双手环抱在胸前,正艰难地跋涉在茫茫的雪原上……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
2.文中第①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3.在第⑪段中加点的词语“奚落”本义指用尖酸刻薄的话揭人短处,使人难堪。在文中“奚落”具体指什么?
4.关于元宵“我”和母亲的分歧在哪里?“我”后来是怎么认识这一分歧的?
5.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矮小的个子,佝偻的脊背,一身的洁白,双手环抱在胸前,正艰难地跋涉在茫茫的雪原上……